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热管系统和控制单元。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热管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单向阀、电磁阀、流体泵和电磁阀,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共用冷凝器、蒸发器,并且还共用一储液器。压缩机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低压开关与高压开关。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均连接在控制单元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控温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热管空调系统配合使用时更容易操控,运行时驱动力更稳定,节能减耗的效果更为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制冷热交换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房用的热管空调系统及其控温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的发展,机房数量逐年增多,机房规模逐年增大,机房内的设备也日益精细化,对机房内温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机房内的大量发热设备需要常年恒温,现在常见的机房恒温设备是空调,如果完全依靠空调系统降温,那空调压缩机就要常年运行。空调能耗主要在于空调压缩机,其能耗达到整个空调能耗的80%。现在国家在提倡节能 减排,而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就主是要减少压缩机的能耗了。空调技术和热管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现在两个系统独立运行。空调系统适用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高的场所,热管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场所。因为热管系统工作时不需要运行压缩机,所以热管系统的效能明显优于空调系统,使用热管系统可以大大的节省能耗。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机房适用的热管空调系统,使这两个系统能配合使用,是有广阔技术前景的技术创新方向,国内也有相关的技术创造成果出现,例如本申请人所有的中国专利号为2010202833746的专利技术,就提出了热管和空调配合使用,两套系统共用一套设备的技术创新。热管空调系统组合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大大节约了能耗,但是目前此类技术创造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热管系统运行时驱动力不足,热管和空调系统配合性不强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房用的热管空调系统及其控温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热管空调系统配合使用时更容易操控,运行时驱动力更稳定,节能减耗的效果更为显著。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与热管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所述热管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单向阀、电磁阀,流体泵,所述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共用冷凝器、蒸发器;所述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还共用一储液器;所述热管系统还包括流体泵和电磁阀;所述压缩机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低压开关与高压开关;还包括一控制单元,上述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均与控制单元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中,所述流体泵为小型压缩机。优选的是,所述的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中,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外侧对应设置有冷凝风机与蒸发风机。优选的是,所述的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中,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周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与控制单元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中,所述储液器内设置有压力报警装置,其与控制单元连接,当储液器中液体压力高于或者低于一定值时,压力报警装置启动工作,暂停系统的运转并发出故障信号。一种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控温方法,所述热管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高压开关、冷凝器、冷凝器风机、储液器、膨胀阀、蒸发器、蒸发器风机、低压开关与温度感测器及控制单元连接组合成为空调系统,所述热管空调系统中的单向阀、冷凝器、冷凝器风机、储液器、流体泵、电磁阀、蒸发器、蒸发器风机与温度感测器及控制单元连接组合成为热管系统;当机房外温度高于空调设定温度,控制单元启动空调系统对机房内温度进行调节,并将机房内温度稳定在设定的温度值;当机房外温度底于机房内温度,且其温差超过一定限度例如6°C,并且机房内温度超过热管设定温度,且小于空调设定温度时,控制单元启动热管系统对机房内温度进行调节,并将机房内温度稳定在设定的温度值。 优选的是,所述的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控温方法中,所述储液器内设置有压力报警装置,其与控制单元连接,当储液器中液体压力高于或低于一定值时,压力报警装置启动工作,暂停系统的运转并发出故障信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是将空调系统与热管系统共用,有效的降低了机房控温的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热管系统和空调系统配合使用时驱动力更强,控制更便捷。附图说明图I :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压缩机;2为单向阀,3为冷凝器,4为冷凝器风机,5为储液器,6为流体泵,7为电磁阀,8为膨胀阀,9为蒸发器,10为蒸发器风机,11为高压开关,12为低压开关。本专利技术热管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I、高压开关11、冷凝器3、冷凝器风机4、储液器5、膨胀阀8、蒸发器9、蒸发器风机10、低压开关11与温度感测器(未示出)及控制单元(未示出)依次连接组合成为空调系统,所述热管空调系统中的单向阀2、冷凝器3、冷凝器风机4、储液器5、流体泵6、电磁阀7、蒸发器9、蒸发器风机10与温度感测器(未示出)及控制单元(未示出)依次连接组合成为热管系统;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共用冷凝器3、冷凝器风机4、储液器5、蒸发器9、蒸发器风机10、温度感测器(未示出)及控制单元(未示出)。当机房外温度高于空调设定温度时(该设定温度可根据需要调整)运行空调系统。氟利昂由压缩机I输出进入冷凝器3进行冷却,变为氟利昂液体进入储液器5中,再进入膨胀阀8中进行节流,变为汽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9中进行蒸发降温,出来的气体再进入压缩机I中,高压开关11与低压开关12保护压缩机I的正常运转,如此循环制冷。在此过程中,流体泵6,电磁阀7,以及单向阀2都处于关闭状态。当机房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6°C (该设定温度可根据需要调整),且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且小于空调启动的设定温度,则运行热管系统,即氟利昂由蒸发器9出来(气体),通过单向阀2进入冷凝器3中进行冷却,变成液体进入储液器5中,再由流体泵6 (提供管路循环所需的动力),电磁阀7,进入蒸发器9中进行蒸发换热,如此循环。在此循环过程中,压缩机I处于关闭状态。在上述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控温工作中,储液器5内设置的压力报警装置(未示出)与控制单元(未示出)连接,当储液器5中液体低于一定值时,压力报警装置就会启动工作,暂停系统的运转,并发出故障信号。由上述两个系统相比,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工作时最大的区别在于空调系统中压缩机I处于工作状态,流体泵6与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热管系统中压缩机I处于关闭状态,流体泵6与电磁阀7处于开启状态。压缩机I的功耗在空调系统中占到80%的比 例,流体泵6的功耗远远小于压缩机I的功耗(约占10%左右),即热管系统的功耗远小于空调系统,能效比原高于空调系统。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描述的实施例。权利要求1.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与热管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所述热管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单向阀、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共用冷凝器、蒸发器; 所述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还共用一储液器; 所述热管系统还包括流体泵和电磁阀; 所述压缩机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低压开关与高压开关; 还包括一控制单元,上述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均与控制单元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泵为小型压缩机。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与热管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所述热管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单向阀、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共用冷凝器、蒸发器;所述热管系统与空调系统还共用一储液器;所述热管系统还包括流体泵和电磁阀;所述压缩机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低压开关与高压开关;还包括一控制单元,上述机房用热管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