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39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包括:内机和外机,外机包括冷却塔和设置在冷却塔内的制冷装置,冷却塔包括设置在塔体顶部的抽风装置,以及设置在抽风装置下方的喷淋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冷凝板和设置在冷凝板下方的制冷源,制冷源包括第一冷源和第二冷源,内机包括蒸发器,蒸发器上设置有气体管道,内机内设置有储水器,气体管道连接在储水器一侧,气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冷凝器,储水器另一侧连接第一水流管道,第一水流管道连接在喷淋装置上,冷凝板上连接有第二水流管道,第二水流管道连接在蒸发器上,由蒸发器内排出的液体充分制冷之后在循环回蒸发器中,从而能够吸收蒸发器中更多的热量,提高分体机的散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通信业不仅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也是一个高耗能产业,原因在于通信基站内需要常年控制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下,这样就需要在基站内设置空调以及时调控基站内的温度,但市场上的热交换设备在调控基站内温度的时候,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这将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升高。因此在保证通信基站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如何实现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并降低企业的成本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0003]公告号:CN202494187U提出一种机房空调热管分体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特征为:分体机由外机和内机组成,外机包括外机钣金框架、外机风机、冷凝器和铜配管;外机风机设置于外机钣金框架外部,冷凝器设置于外机钣金框架内,内机包括内机钣金框架、内机风机、储液器、控制盒、蒸发器和流体泵系统。通过采用热管作为换热器件,使得所述机房空调热管分体机具有高导热性,流体泵可以让热管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使得其能耗减小,这样既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
[0004]但在使用过程中外机仅靠设置一个冷凝器和外机风机无法很好对液体进行制冷,从而容易导致热交换效果差,分体机整体无法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故而现在提出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包括:所述外机包括冷却塔和设置在所述冷却塔内的制冷装置,所述冷却塔包括设置在塔体顶部的抽风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抽风装置下方的喷淋装置,所述制冷装置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下方;
[0007]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凝板和设置在所述冷凝板下方的制冷源,所述制冷源包括第一冷源和第二冷源,所述第一冷源包括第一制冷剂罐和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罐上的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二冷源包括第二制冷剂罐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制冷剂罐上的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制冷剂罐内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所述第一制冷剂进入所述第一冷凝管中流通,所述第二制冷剂罐内设置有第二制冷冷剂,所述第二冷剂进入所述第二冷凝管中流通;
[0008]所述内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气体管道,所述内机内设置有储水器,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在所述储水器一侧,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储水器另一侧连接第一水流管道,所述第一水流管道连接在所述喷淋装置上;
[0009]所述冷凝板上连接有第二水流管道,所述第二水流管道连接在所述蒸发器上。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机包括内机风机、储液器、控制盒、有流体
泵系统,所述内机风机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上方,所述储液器和所述流体泵系统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流管道连接在所述蒸发器上方,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在所述蒸发器下方。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板上设置有凹槽积水口,所述第二水流管道连接在所述凹槽积水口上。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侧面开设进风板,所述进风板设置在所述制冷装置一侧。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由所述内机向所述外机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冷却塔外表面,且所述管道还设置有泵机。
[001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电机、网罩、传动机构和扇叶,所述网罩盖设于所述扇叶上,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网罩上,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扇叶。
[001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罐内设置有氟利昂制冷剂,所述氟利昂制冷剂进入所述第一冷凝管中流通。
[001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制冷剂罐内设置有乙二醇制冷剂,所述乙二醇制冷剂进入所述第二冷凝管中流通。
[001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凝管由所述第一制冷剂罐出来后一次连接第一压缩机、蒸发器及膨胀阀。
[0019]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在冷凝板底部设置双制冷源,双制冷源工作时能够向冷凝板不断输送冷源,保证冷凝板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使其喷淋在冷凝板上的待冷却液体被充分冷却,从而保证液体在回流至蒸发器后吸收更多热量,使其热交换效果更佳,并且当室外温度低于

6摄氏度时,可切换乙二醇作为载冷剂对进行制冷,减少压缩机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0021](2)本技术通过将外机设置为冷却塔结构,通过将待冷却液体通过第二水流管道进入至冷却塔内的喷淋装置,并通过喷淋装置上将需要冷却液体喷洒至冷凝板上,冷凝板底部的冷却源对液体进行冷却的同时,抽风装置启动,外部的风在抽风装置的作用下从进风板进风口进入,并由冷却塔的底部向上流动,对液体进行二次冷却,从而使其由蒸发器内排出的液体充分制冷之后在循环回蒸发器中,从而能够吸收蒸发器中更多的热量,提高分体机的散热效果。
[0022](1)本技术通过将流经蒸发器后变为气体的水通过冷凝器冷却为液态之后,在通过流体泵系统加压克服第一管道阻力,进入冷却塔内进行制冷后,再经由第二管道流回蒸发器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减排,同时通过管道实现热交换,其导热性性高,从而使其能耗减小。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外机剖面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抽风装置立体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内机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内机;11、蒸发器;12、气体管道;13、储水器;14、内机风机;15、控制盒;16、流体泵系统;
[0029]2、外机;21、制冷装置;22、抽风装置;220、进风板;23、喷淋装置;221、电机;222、传动机构;223、扇叶;24、制冷装置;241、第一冷源;2410第一制冷剂罐;2411、第一冷凝管;242、第二冷源;2420、第二制冷剂罐;2421、第二冷凝管;243、冷凝板;2430、凹槽;244、第一压缩机;
[0030]3、第一水流管道;4、第二水流管道;5、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2]如图1

2所示,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包括:内机1和外机2,外机2包括冷却塔和设置在冷却塔内的制冷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包括:内机和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包括冷却塔和设置在所述冷却塔内的制冷装置,所述冷却塔包括设置在塔体顶部的抽风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抽风装置下方的喷淋装置,所述制冷装置设置在所述喷淋装置下方;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凝板和设置在所述冷凝板下方的制冷源,所述制冷源包括第一冷源和第二冷源,所述第一冷源包括第一制冷剂罐和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罐上的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二冷源包括第二制冷剂罐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制冷剂罐上的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制冷剂罐内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所述第一制冷剂进入所述第一冷凝管中流通,所述第二制冷剂罐内设置有第二制冷剂,所述第二制冷剂进入所述第二冷凝管中流通;所述内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气体管道,所述内机内设置有储水器,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在所述储水器一侧,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储水器另一侧连接第一水流管道,所述第一水流管道连接在所述喷淋装置上;所述冷凝板上连接有第二水流管道,所述第二水流管道连接在所述蒸发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双制冷源的机房空调分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包括内机风机、储液器、控制盒、有流体泵系统,所述内机风机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上方,所述储液器和所述流体泵系统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俊韦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