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盲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及端壁,侧壁内围成孔,端壁将孔的一端封闭而形成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螺钉连接座在连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并且可以有效的缓解冲击或震动,提高了机械结构连接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螺钉连接座。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机械结构中,螺钉连接座非常常见,如图I所示,其包括有基体I及连接部2,在连接部2上设有连接孔3,螺钉穿过连接孔3后可以将两个部件进行连接。现有的螺钉连接座采用单纯的柱形结构,由于其结构设计缺陷,在连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破裂,并且现有的螺钉连接座的刚性较大,在接收冲击或震动时无法进行缓冲,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螺钉连接座,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螺钉连接座在连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并且可以有效的缓解冲击或震动,提高了机械结构连接的强度。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盲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及端壁,侧壁内围成孔,端壁将孔的一端封闭而形成盲孔。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为至少两个,各盲孔式加强结构相靠近,且其盲孔的朝向一致而形成蜂窝状结构。各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端壁的外侧平齐。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孔轴向的投影呈圆塔形,其两侧向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的侧壁圆滑过渡。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基体的侧部,至少一个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靠近该基体的侧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案是。一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通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通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通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侧壁内围成孔。其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通孔式加强结构为至少两个,各通孔式加强结构相靠近,且其通孔的朝向一致而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孔轴向的投影呈圆塔形,其两侧向所述通孔式加强结构的侧壁圆滑过渡。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基体的侧部,至少一个所述通孔式加强结构靠近该基体的侧部。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I、由于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盲孔式结构或通孔式结构,即在基体与连接座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盲孔或通孔,螺钉连接座在接收冲击或震动时可以有效的进行缓冲,同时,基体与连接座之间通过多个侧壁连接,有效的降低了应力集中,而端壁的设计,再次将应力集中降到最低,在应力过大时,端壁可以延缓侧壁的破裂; 2、采用蜂窝式结构,使盲孔式加强结构或通孔式加强结构处的应力分布更均匀,降低了单个盲孔或通孔破裂的机率,而各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端壁的外侧平齐,可以避免在端壁形成结构突变而造成应力集中;3、连接部呈圆塔形,并与盲孔式加强结构圆滑过渡,避免连接部与盲孔式加强结构或盲孔式加强结构之间出现结构突变;4、在接受撞击的情况下,基体的侧部更容易受到冲撞而破坏,而在机械结构的连接上,连接部也常设于基体的侧部位置,至少一个盲孔式加强结构或盲孔式加强结构靠近基体的侧部,可以避免在冲撞时直接对连接部造成损坏,提高螺钉连接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的螺钉连接座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螺钉连接座的结构图;图3是单个盲孔式加强结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I、基体,2、连接部,3、连接孔,4、盲孔式加强结构,5、侧壁,6、端壁,7、侧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一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I及设于基体I上的连接部2,在连接部2上设有连接孔3 ;在基体I与连接部2之间设有盲孔式加强结构4,连接部2通过该盲孔式加强结构4连接在基体I上,盲孔式加强结构4包括侧壁5及端壁6,侧壁5内围成孔,端壁6将孔的一端封闭而形成盲孔。其中,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4为三个,各盲孔式加强结构4相靠近,且其盲孔的朝向一致而形成蜂窝状结构,各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4端壁6的外侧平齐。所述连接部2沿所述连接孔3轴向的投影呈圆塔形,其两侧向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4的侧壁5圆滑过渡。所述连接部2设于所述基体I的侧部7,至少一个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4靠近该基体I的侧部7。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I、由于在基体I与连接部2之间设有盲孔式结构,即在基体I与连接座之间形成盲孔,螺钉连接座在接收冲击或震动时可以有效的进行缓冲,同时,基体I与连接座之间通过多个侧壁5连接,有效的降低了应力集中,而端壁6的设计,再次将应力集中降到最低,在应力过大时,端壁6可以延缓侧壁5的破裂;2、采用蜂窝式结构,使盲孔式加强结构4处的应力分布更均匀,降低了单个盲孔破裂的机率,而各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4端壁6的外侧平齐,可以避免在端壁6形成结构突变而造成应力集中; 3、连接部2呈圆塔形,并与盲孔式加强结构4圆滑过渡,避免连接部2与盲孔式加强结构4之间出现结构突变;4、在接受撞击的情况下,基体I的侧部7更容易受到冲撞而破坏,而在机械结构的连接上,连接部2也常设于基体I的侧部7位置,其中一个盲孔式加强结构4靠近基体I的侧部7,可以避免在冲撞时直接对连接部2造成损坏,提高螺钉连接座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所述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通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通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通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侧壁内围成孔。其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盲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及端壁,侧壁内围成孔,端壁将孔的一端封闭而形成盲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螺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为至少两个,各盲孔式加强结构相靠近,且其盲孔的朝向一致而形成蜂窝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I所述螺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端壁的外侧平齐。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螺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孔轴向的投影呈圆塔形,其两侧向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的侧壁圆滑过渡。5.如权利要求4所述螺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基体的侧部,至少一个所述盲孔式加强结构靠近该基体的侧部。6.ー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通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通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通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侧壁内围成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螺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式加强结构为至少两个,各通孔式加强结构相靠近,且其通孔的朝向一致而形成蜂窝状结构。8.如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螺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孔轴向的投影呈圆塔形,其两侧向所述通孔式加强结构的侧壁圆滑过渡。9.如权利要求8所述螺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基体的侧部,至少一个所述通孔式加强结构靠近该基体的侧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盲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及端壁,侧壁内围成孔,端壁将孔的一端封闭而形成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钉连接座,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其特征在于,在基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部通过该盲孔式加强结构连接在基体上,盲孔式加强结构包括侧壁及端壁,侧壁内围成孔,端壁将孔的一端封闭而形成盲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陈绍林,叶务占,古汤汤,郑和清,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