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力输送线路杆塔用的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它包括2根抗弯复合绝缘部件和2根抗拉复合绝缘部件,4个端部金具和4个根部金具分别装在抗弯复合绝缘部件和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的端部和根部;其中,与抗弯复合绝缘部件两端分别装的端部金具和根部金具均为粘接;与抗拉复合绝缘部件两端分别装的端部金具和根部金具均为压接;一端部金具连接板将4个所述端部金具通过螺栓固接其上组装成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因其改进了复合绝缘部件的结构,有效减轻了复合横担的自重,缩短了导线和铁塔之间的电气间隙圆直径,降低走廊宽度和塔高。其结构简单、组装快捷,可排列成鼓型、伞形等塔型以缩短其杆塔高度及长度,节省占地,有益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主要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杆塔上。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中,横担多采用金属结构,金属横担与主杆直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焊接量大,费焊材和工时,且在安装时经常出现横担和横担基座扭曲变形的情况。为了解决金属横担与主杆连接费时费工的缺陷,近年来用复合材料制作绝缘子横担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复合材料横担具有自重轻、也可满足对横担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要求;但该复合材料横担起载荷作用的芯棒通常为实心结构,虽然相对于金属横担自重轻多了,却没有将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心芯棒 的复合材料横担的长度和横担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塔高和走廊宽度也无法改变;在目前城市用地日益紧缺的情况下,缩短高压输电线路的走廊宽度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塔高已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复合绝缘部件的芯棒的形状,减轻复合材料横担的自重,可降低塔高和走廊宽度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用的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力输电线路杆塔用的复合材料横担,其特点为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用的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根抗弯复合绝缘部件和2根抗拉复合绝缘部件,4个端部金具和4个根部金具;所述端部金具分别装在所述抗弯复合绝缘部件的端部和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的端部;所述根部金具分别装在抗弯复合绝缘部件的根部和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的根部;其中,与抗弯复合绝缘部件两端分别组装的端部金具和根部金具均为粘接;与抗拉复合绝缘部件两端分别组装的端部金具和根部金具均为同轴压接;一端部金具连接板将4个所述端部金具通过螺栓固定其上组装成所述复合材料横担。上述的抗弯复合绝缘部件由芯棒和包覆层构成;所述芯棒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或丄形;其中,十字形芯棒截面的最大宽度为80 100mm,最小宽度50 70mm ;所述包覆层包裹在该芯棒的外部,该包覆层为伞裙状,该伞裙状由若干个大、小伞裙以大小相间的形式间隔排列而成;其大、小伞裙相间的距离均等,均为20 40mm ;所述大伞裙的外径为130 150mm,小伞裙的外径为100 120mm,伞裙的平均厚度为5 7mm。上述的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由芯棒和包覆层构成;所述芯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形截面的直径为40 70_ ;所述包覆层为伞裙状,该伞裙状由若干个大、小伞裙以大小相间的形式排列间隔排列而成;其大、小伞裙相间的距离均等,均为20 40mm ;所述大伞裙的外径为100 120mm,小伞群的外径为80 100mm,伞裙的平均厚度为5 7mm。上述的芯棒为由环氧树脂拉挤固化体系和无碱玻璃纤维纱经拉挤工艺成型,其中,环氧树脂拉挤固化体系和无碱玻璃纤维纱混合的质量比为25:75 ;上述的伞裙为硅橡胶经注射工艺一体成型。 上述的端部金具分设为连接板和连接部;其中连接部为管状,管状的壁厚为3 6_,长度为70 100_ ;该管状的内腔截面形状和与其连接的抗弯复合绝缘部件芯棒或抗拉复合绝缘部件芯棒的截面形状配合设置;所述连接板为一与连接部相接的直板和与该直板成15度角翻边的 梯形筋板;在该梯形筋板上均匀间隔开有3个筋板通孔。上述直板的长度为150 200mm,宽度为50 IOOmm ,厚度为3 6mm ;所述梯形筋板的长度为150 200mm,其底边长为150 200mm,顶边长为20 170mm,高度为50 70mm,梯形筋板的厚度为3 6mm ;所述筋板通孔的直径为20mm ;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为 40 50mm。与2根抗弯复合绝缘部件端部相接的2个端部金具,其连接板上梯形筋板的翻边方向互为反向;与2根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端部相接的2个端部金具,其连接板上梯形筋板的翻边方向互为反向。上述的根部金具分设为根部连接板和根部连接部;该根部连接板为与根部连接部相接的长板,长板的自由端为弧形状,在该平板上均匀间隔开有2个长板通孔;所述根部连接部的内腔截面形状和与其连接的抗弯复合绝缘部件芯棒或抗拉复合绝缘部件芯棒的截面形状配合设置。上述的端部金具连接板由一多边平板和与多边平板垂直设置的耳板一体铸造而成;其中多边平板为2边对称的异形板;沿长向中段的两侧为斜边,斜边向外伸的一端侧边为梯形边,斜边向内缩小的一端为三角边,与两侧斜边平行开设有2排通孔,每排通孔均匀间隔开有3个;耳板为矩形板,其一边与该三角边的底面垂直相接,与该相接边相对的另一边为弧形边;所述耳板的中部设有一挂接悬垂绝缘子的耳板通孔,该耳板通孔的直径为20mmo其中,2排通孔中心连线的直线夹角为25 35度,相邻2个通孔的间隔距离与所述端部金具连接部的通孔间距相同;上述多边平板的长度为150 200mm,宽度为150 200mm,板厚为3 6mm ;上述耳板的长度为50 80mm,宽度为40 70mm,板厚为3 6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2根抗弯复合绝缘部件和2根抗拉复合绝缘部件通过端部金具连接组装在一起后,再将与2根抗弯复合绝缘部件根部和2根抗拉复合绝缘部件根部的根部金具用螺杆将其连接在杆塔塔身上。抗弯复合绝缘部件的芯棒采用十型截面或丄形截面的拉挤棒;抗拉复合绝缘部件采用圆形截面的拉挤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是圆柱形实心杆作芯棒的缺陷,芯棒结构的变化可减轻复合材料横担的自重;同时,还可以采用低电压等级悬垂绝缘子甚至取消悬垂绝缘子,缩短了导线和铁塔之间的电气间隙圆直径,缩短了横担长度及横担间距离降低了走廊宽度和塔高,鼓型塔可压缩走廊宽度4m,降低全塔高度3m ;伞型塔可压缩走廊宽度7m,降低全塔高度3m。2、组合式的复合材料横担,其结构简单,组装方法快捷简便,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横担的安装效率。3、该复合材料横担包括2个抗弯复合绝缘部件和2个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的组合使用,并需用多个端部金具和根部金具连接在一起;各部件均属规格件,易于批量化生产;并且在塔上安装时,根据排列要求将塔身连接部分改变长度即可排列成为鼓型、伞型等不同塔型;有效减少了由该复合材料横担组合安装的高压输电杆塔占用的地面面积。4、使复合材料横担的性能优势以及良好的绝缘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复合材料横担免去了酸腐蚀的危害,可弥补金属横担易腐蚀的不足;并具有良好的吸振能力,可达到交直流复合横担的运行要求相应的技术指标;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高压输电线路塔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抗弯复合绝缘部件I、I’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抗拉复合绝缘部件2、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端部金具6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I中端部金具7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I中根部金具3、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I中端部金具8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I中端部金具9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I中根部金具4、4’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I中端部金具连接板5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横担与高压输电线路塔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包括2根抗弯复合绝缘部件1、1’和2根抗拉复合绝缘部件2、2’ ;每根复合绝缘部件的端部分别装有端部金具6、端部金具7、端部金具8、端部金具9 ;将4根复合绝缘部件的端部金具组装为一体的端部金具连接板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用的复合材料组合式横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根抗弯复合绝缘部件和2根抗拉复合绝缘部件,4个端部金具和4个根部金具;所述端部金具分别装在所述抗弯复合绝缘部件的端部和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的端部;所述根部金具分别装在抗弯复合绝缘部件的根部和抗拉复合绝缘部件的根部;其中,与抗弯复合绝缘部件两端分别组装的端部金具和根部金具均为粘接;与抗拉复合绝缘部件两端分别组装的端部金具和根部金具均为同轴压接;一端部金具连接板将4个所述端部金具通过螺栓固定其上组装成所述复合材料横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军,于成,赵爱军,郝春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