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实时在线个性化换热智能控制系统,尤其涉及高混凝土坝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换热的控制。
技术介绍
对于特高拱坝,施工期的防裂的重点是混凝土温度控制。拱坝混凝土的温度问题主要应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两方面来解決。从温控角度,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最高温度以及最终稳定温度是三个特征温度,最高温度等于浇筑温度加上水化热温升。而最终稳定温度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和坝体结构形式,所以工程上主要控制的是浇筑温度和水化热温升。目前高拱坝的施工中温度控制主要控制3个温差基础温差、内外温差和上下层温差。基础温差通过最高温度控制,内外温差通过表面保温和内部通水冷却温度控制,上下层温差则通过混凝土最高温度及合理的通水冷却过程控制。通水冷却第一次在工程领域中的正式应用源于上世纪30年代,1931年美国垦务局在欧瓦希(Owyhee)拱坝上进行了混凝土水管冷却的现场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此后的两年,美国垦务局在修建胡佛水坝(Hoover)的过程中首次在混凝土仓中全面预埋冷却水管进行人工冷却,起到了较理想的温控防裂效果。随后冷却水管以其应用的灵活性、可靠性及多用性等特点,在世界各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实时在线个性化换热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在新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中安装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混凝土温度;在所有或部分换热管上安装的第一内插式数字测温装置,实时测量换热介质温度;在所有或部分换热管上安装的控制装置,对换热介质的流量和方向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斌,林鹏,胡昱,周绍武,汪志林,洪文浩,王仁坤,李炳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