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它解决了现有的成球架操作牵伸张力大易导致毛条断裂损伤的问题。本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包括基座,基座上对称设置两组条筒,基座的一侧边处设置位于两组条筒之间的喂入机构,每组条筒对应设置能连接驱动各个条筒自转的传动机构,每组条筒的顶侧呈平直贯彻有纵梁,纵梁上正对每个条筒上方设置一卷绕机构,卷绕机构与纵梁之间形成往复滑动连接,位于两组条筒之间且对应每组条筒设置一导向斜梁,导向斜梁上均匀排列若干组导向转轮,若干组导向转轮与成组排列的条筒呈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毛条提供了强效保护,减少毛条断头率,提升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操作可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涉及ー种毛条复洗机,特别是ー种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
技术介绍
毛条复洗联合机主要由喂入架、轧机、水槽、烘房及成球架五大部件组成。另可根据客户需要选购配料站(自动加料)、水循环回用装置等。毛条复洗联合机的工作原理为在齿轮减速电机的带动下,毛条从毛球中拉出,经过机架上的导条辊、分条转向进入出口压辊并引入轧机;随后由喂入架输出的毛条引入轧机入口导条辊,经喷淋管加湿(或冲洗)后,在齿轮减速电机与气缸的作用下轧辊连续不断 地对毛条进行挤压,污水由轧辊下部的污水斗排出,正常情况下挤压后的毛条经绕毛导条 辊进入水槽。(如果下轧辊出现绕毛时,绕毛导条辊变位使限位开关动作并报警);轧机绕毛导条辊输出的毛条经水槽导条辊进入水槽内(槽内注入水和药剂),浸入液体中的毛条在齿轮减速电机和水泵的作用下,多孔辊筒带动毛条通过自身辊面周长80%的有效区,经导条辊输出毛条至下一台轧机。水泵的作用使液体均匀迅速滲透毛条,穿过多孔辊,由叶轮送到槽体ニ侧,经滤毛板流回槽内,起到一种强烈的循环作用;经最后一台轧机压辊输出的毛条通过一台带驱动的输送导带装置喂入至烘干室,烘干室内分ニ个温控区,每ニ个园网滚筒为一区。每个温控区域都装有独自的排湿系统、和独立的温控系统,风机、热交換器组成ー套热风循环系统。毛条在齿轮减速电机的带动和风机的强吹吸作用下,均匀的热空气迅速穿过毛条带走毛条中的水分,从而使潮湿的毛条变干;烘干后的毛条最后通过ー对不锈钢轧送棍输出至出条架成球,由烘房轧送棍输出的毛条通过机架上的隔条棒、导条棍和瓷导条器,卷放在ニ只卷绕滚筒间的木质筒子上,在齿轮减速电机的作用下,由游车的往复运动形成毛球。现有毛条复洗设备中的最后一道成球エ序都是采用游车往复运动成球的结构,而游车成球需要一定量值的牵伸张力,由此毛条受到牵伸作用力的量值过大,从而往往在成球过程中易被拉断,导致了毛条的毛纤维损伤,直接影响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明显降低了产品品质,削减了经济利润,丧失了市场竞争力。故根据上述技术问题及缺陷,急需尽快研究专利技术ー种更加具有先进科技含量的自动机械结构,从而在成球エ序中仅使用极低牵伸张カ或无牵伸的情况下完成,进ー步确保毛条的完整性,提升其成品的优良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ー种利用条筒旋转与游车往复移动相配合的拉料卷绕作用,使毛条在极低张カ下自动卷绕入条筒中,进而减少毛条的断头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品质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对称设置两组条筒,所述基座的ー侧边处设置位于两组条筒之间的喂入机构,所述每组条筒对应设置能连接驱动各个条筒自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每组条筒的顶侧呈平直贯彻有纵梁,所述纵梁上正对每个条筒上方设置ー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与纵梁之间形成往复滑动连接,位于两组条筒之间且对应每组条筒设置一导向斜梁,所述导向斜梁上均匀排列若干组导向转轮,所述若干组导向转轮与成组排列的条筒呈一一对应设置。 本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每组条筒设置呈一一平齐的两排,每排设置五个条筒,故整体成球架中共设置二十个条筒。整体成球架呈对称布局设置,由此增强结构设置的合理性,増加毛条成球的工作效率。因每组中平排对应两个条筒,故单侧导向斜梁上的每组中设置两个导向转轮,两个导向转轮一一对应平排的两个条筒。喂入机构为毛条进入成球架的首位结构部件,故喂入机构设立于两组条筒之间的进料前端侧,毛条进入喂入机构,经过梳理并同步向两侧的分组条筒运送,毛条直向延伸出喂入机构,由外侧至中央逐次分线后经过不同位置的导向转轮,而后形成向两侧的90°传输转向角,进ー步毛条由上至下进入所正对的卷绕机构,最終通过卷绕机构的往复平移与条筒的自转使得毛条呈规律性卷绕入条筒内,完成毛条成球操作。在上述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所述喂入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辊与下辊,所述下辊的两端铰接于对称支板上,且下辊的一端驱动连接减速电机,所述上辊的两端固连升降汽缸,所述升降汽缸定位装配于上述对称支板上,所述上辊、下辊的端部对应固套上齿轮、下齿轮,所述上齿轮能够在上辊下降位移后与下齿轮形成啮合连接,所述上辊与下辊的入料外侧固设用于将毛条进行均分梳理的分条梳。当停机状态时,上辊处于脱离位置,其端部套设的上齿轮与下辊端部的下齿轮分离;当进行喂入传输操作时,毛条经过分条梳后进入上辊与下辊之间,且位于两端的升降气缸同步驱动上辊下降,至上齿轮与下齿轮达成啮合连接,同时上辊与下辊之间的毛条受压持力作用,减速电机驱动下辊以匀速旋转,通过啮合连接同步带动上辊按同样速率旋转,进而呈夹持受压的毛条在滚动摩擦力的作用下持续定向输送。在上述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所述分条梳具有平行于上辊、下辊的梳杆,所述梳杆的两端固设在上述对称支板上,所述梳杆上沿垂向均匀排列若干梳齿,所述梳齿的外端呈尖锥形。相邻梳齿之间设定合理的齿隙距离,使得毛条经梳理后分线适当。尖锥形的梳齿端部便于插深入毛条中进行梳理分离。在上述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每组条筒端侧且呈竖立设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驱动连接传动电机,所述传动轴的底端沿轴向固连驱动带轮,所述每个条筒的底部固连ー传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上述传动带轮顺次连接。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之间通过减速结构传动相连,由此得到驱动条筒的适当转速。驱动带轮的直径规格小于传动带轮,且两者的直径比可经过计算设定,由此实现成比例的減速效果。传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故传动轴底端固连的驱动带轮同速自转,通过传动带的传动连接使得各个传动带轮上的条筒自转,且每个条筒均以相同方向、相同速率旋转。在上述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所述驱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位于首位的传动带轮形成直接传动连接,且驱动带轮与首位传动带轮之间设置能与传动带张紧接触的张紧轮,所述首位传动带轮与其余传动带轮的外周套设一整体式传动带,且每两相邻的传动带轮之间设置一与传动带张紧接触的张紧轮。由于每组中设置两排平齐的条筒,而每个驱动带轮同时带动两排条筒,故驱动带轮的周向具有上下两层带槽,其一带槽套接传动带后与一排传动带轮的首位相连接,另ー带槽套接传动带后与另ー排传动带轮的首位相连接。每排传动带轮由一整体式传动带套接相连。在上述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所述条筒的底部设置脚轮,所述传动带轮的顶部固设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开设定位槽,所述脚轮一一嵌设入上述定位槽内形成卡接定位相连。条筒的底部呈对称设置两个脚轮,传动带轮、转盘与条筒均沿同一轴线由下至上依次设立。在上述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所述卷绕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设进料喇叭ロ,所述进料喇叭ロ的底端出口处设置相互平行的带槽辊与加压辊,所述带槽辊轴向连接滚动电机,所述带槽辊与加压辊相压合滚面之间为压料通道,所述压料通道的上方对峙上述进料喇叭ロ,所述压料通道的下方对峙设有集束锥ロ。支撑架将进料喇叭ロ、带槽辊、加压辊与集束锥ロ等均集成为一体式结构,由此使得各部件之间相互定位且整体进行往复平移动作。在上述的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中,所述加压辊安设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装设用于调整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毛条复洗机条筒式成球架,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对称设置两组条筒,所述基座的一侧边处设置位于两组条筒之间的喂入机构,所述每组条筒对应设置能连接驱动各个条筒自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每组条筒的顶侧呈平直贯彻有纵梁,所述纵梁上正对每个条筒上方设置一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与纵梁之间形成往复滑动连接,位于两组条筒之间且对应每组条筒设置一导向斜梁,所述导向斜梁上均匀排列若干组导向转轮,所述若干组导向转轮与成组排列的条筒呈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加阳,王成吉,崔桂华,孙杰,王森栋,徐荣梅,赵天洁,
申请(专利权)人: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