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装纱纱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037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装纱纱笼,解决筒纱在装纱过程中由于高度落差较大,惯性导致筒纱出现滑纱、挂纱及密度不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包括包括底盘和垂直固定在底盘上的多条套纱柱,所述底盘的上方还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底盘平行,托盘套装在套纱柱上并可沿套纱柱上下滑动,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一吊取固定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染色行业的装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绞纱染色装纱时的纱笼。
技术介绍
纺织行业纺纱经络筒工序产出的筒纱,在进入染色工序时,需先将许多个纱筒套装到纱笼的每根套纱柱上,整个纱笼的套纱柱都套满纱筒后移到染色工序上染色。现有技术中,纱笼的套纱柱高度多设置2米多,在将纱筒 装到套纱柱上时,首先套装的纱筒是从套纱柱顶端套入,靠纱筒的自重从2米多高的顶端滑落到底层,高度落差较大,惯性导致筒纱经常出现滑纱、挂纱及密度不均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装纱纱笼,解决筒纱在装纱过程中由于高度落差较大,惯性导致筒纱出现滑纱、挂纱及密度不均等问题。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包括底盘和垂直固定在底盘上的多条套纱柱,所述底盘的上方还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底盘平行,托盘套装在套纱柱上并可沿套纱柱上下滑动,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一吊取固定件。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其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垂直固定在托盘上,所述第一吊取固定件固定在支架的自由端上。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其中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一端垂直固定于底盘的中心,立柱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吊取固定件,所述托盘中心设有适于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架围绕托盘的中心通孔对称设置有多个。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其中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卡勾,所述卡勾与第一吊取固定件相配合将固定板连接到支架上,固定板上与卡勾相对的另一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三吊取固定件。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其中所述支架设置4个,且相对支架的连线垂直。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其中所述固定板呈“十”字型。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增设一与底盘平行的托盘,且托盘可沿套纱柱上下滑动,通过行车吊取托盘上的第一吊取固定件使托盘沿套纱柱上下滑动,当刚开始装纱筒时,通过行车将托盘吊到上端,装好一层将托盘向下滑动放一层,直至托盘落到底盘上,纱笼便也完全装满。如此便解决了纱筒直接从2米多高的套纱柱顶端滑落到底层导致滑纱、挂纱及密度不均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中,进一步设置支架,将第一吊取固定件设置在支架的自由端上,可更加方便行车的吊取;在底盘中心设置垂直立柱,并在立柱自由端设置第二吊取固定件,方便在纱笼装满后将其吊取到染色工位;设置固定板,将其与多个支架相连接,如此整合后,行车只需吊取固定板上的第三吊取固定件即可,无需在行车上设置多个吊钩逐个连接每个支架上的第二吊取固定件;设置4个支架,且相对支架的连线垂直,固定板与其配合设置呈“十”字型,如此可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使支架的周边仍可设置套纱柱,有效利用空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可调式装纱纱笼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的俯视图;图2为图I中可调式装纱纱笼纱筒未装满时的A向剖视图;图3为图I中可调式装纱纱笼纱筒装满时的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包括底盘I和垂直固定在底盘I上的多条套纱柱2,底盘I的上方还设有托盘4,托盘4与底盘I平行,托盘4套装在套纱柱2上并可沿套纱柱2上下滑动,托盘4上设有第一吊取固定件7。在托盘4上垂直设置支架6,支架6的一端固定在托盘4上,托盘4上的第一吊取固定件7固定在支架6的另一自由端上。进一步在底盘I的中心垂直设置立柱5,立柱5的一端固定在底盘I上,立柱5的另一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吊取固定件8。托盘4中心设置适于立柱5穿过的通孔,支架6围绕托盘的中心通孔对称设置多个,如图I所示,支架6优选设置4个且相对支架6的连线垂直。进一步设置固定板9,固定板9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卡勾10,卡勾10与第一吊取固定件7相配合将固定板9连接到支架6上,固定板9上与卡勾10相对的另一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三吊取固定件3,如图I所示,固定板9优选呈“十”字型设置。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装纱前将固定板9上的卡勾10逐个对应卡到支架6上的第一吊取固定件7上,然后行车的吊钩勾住固定板9上的第三吊取固定件3。开始装纱,启动行车带动托盘4沿套纱柱2和立柱5向上滑动,到达套纱柱2轴向剩余一个纱筒的位置时停止上行,然后将每条套纱柱2装上纱筒,再启动行车将托盘4向下滑行,当下行一个纱筒的位置时再停止,继续给每个套纱柱2装纱筒,如此反复,直至整个套纱柱2完全装满纱筒,也即托盘4落到底盘I上。此时,将固定板9上的卡勾10逐个从第一吊取固定件7上解除,取走固定板9,将行车的吊钩直接勾住立柱5上的第二吊取固定件8,启动行车,将整个纱笼吊起送入染色工序。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装纱纱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I)和垂直固定在底盘(I)上的多条套纱柱(2),所述底盘(I)的上方还设有托盘(4),所述托盘(4)与底盘(I)平行,托盘(4)套装在套纱柱(2)上并可沿套纱柱(2)上下滑动,所述托盘(4)上设有第一吊取固定件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式装纱纱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6)一端垂直固定在托盘(4)上,所述第一吊取固定件(7)固定在支架¢)的自由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装纱纱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5),所述立柱(5)一端垂直固定于底盘(I)的中心,立柱(5)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吊取固定件(8),所述托盘(4)中心设有适于立柱(5)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架¢)围绕托盘(4)的中心通孔对称设置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装纱纱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卡勾(10),所述卡勾(10)与第一吊取固定件(7)相配合将固定板(9)连接到支架(6)上,固定板(9)上与卡勾(10)相对的另一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三吊取固定件⑶。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调式装纱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设置4个,且相对支架(6)的连线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装纱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呈“十”字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装纱纱笼,解决筒纱在装纱过程中由于高度落差较大,惯性导致筒纱出现滑纱、挂纱及密度不均等问题。本技术可调式装纱纱笼包括包括底盘和垂直固定在底盘上的多条套纱柱,所述底盘的上方还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底盘平行,托盘套装在套纱柱上并可沿套纱柱上下滑动,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一吊取固定件。文档编号D06B23/04GK202595482SQ20122015436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童庆宣 申请人:安徽极纺汽车内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装纱纱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和垂直固定在底盘(1)上的多条套纱柱(2),所述底盘(1)的上方还设有托盘(4),所述托盘(4)与底盘(1)平行,托盘(4)套装在套纱柱(2)上并可沿套纱柱(2)上下滑动,所述托盘(4)上设有第一吊取固定件(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庆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极纺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