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调节池技术

技术编号:815642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调节池,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操作步骤实现:收集污水、压滤、调节池初步沉淀、斜管沉淀、水解酸化处理、接触氧化处理、自然沉淀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使污水进水水质均衡,排放水质达标,能有效处理生产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适用于EPS行业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调节池
技术介绍
エ业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伴随着生产会制造出大量的生产污水,这些生产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的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污水处理是企业实际中所要面临的ー个重要问题。目前污水处理中是将污水注入ー个调节池进行预沉降,之后将沉降后的待处理污水抽到斜管沉淀池进行加药助沉沉淀,之后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和接触氧化处理,这种处理 方法有以下缺点1、容易损坏斜管池中的斜管,増加企业维修成本;2、沉降效果不好,使进水水质不稳定,造成加药量増大,増加企业生产成本;3、沉降效果不好,加药量不容易确定,造成排出的水质各项指标不达标。因此,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能够使污水进水水质均衡,排放水质各项指标均衡且达标,并且能够有效处理生产污水的污水处理方法及专用调节池被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调节池。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收集污水将生产污水收集到压滤池; b.压滤在压滤池内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前段压滤处理,将压滤得到的液体输送至调节池,并回收压滤得到的固体滤料; c.初步沉淀在调节池内加入助沉药剂,该助沉药剂包含絮凝剂、助凝剂和中和剂的ー种或多种,其加药量为絮凝剂(碱式氯化铝)浓度8 10%,加药量15 30mg/L ;助凝剂(PAM或称为聚丙烯酰胺):浓度O. 5 I. 0%,加药量I. 5 3mg/L ;中和剂(石灰浆液):浓度10 20%,加药量按水质PH至7. O 8. O为准; 上述调节池包含池体(11),池体(11)分为混合池(5 )和助沉池(13 ),混合池(5 )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ロ(3)和曝气装置(4),助沉池(13)上设有出水ロ(1),助沉池(13)内设有至少ー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呈“S”型的助沉水道,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ロ( I)连接,上述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的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 在调节池内对待处理污水进行预沉淀处理,将沉淀固体通过污泥泵抽到压滤池内重复上述b步骤操作,将上层悬浮液体输送至斜管沉淀池; d.斜管沉淀将上述步骤输送的待处理污水通过斜管沉淀池经过斜管沉淀后将液体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将沉淀固体物质输送至污泥池;e.水解酸化处理在水解酸化池中加入营养盐,该营养盐包含尿素(N)、磷酸ニ氢铵(P)和葡萄糖的其中ー种或多种组合,其加入量尿素(N)为I 4千克/千吨,磷酸ニ氢铵(P)I 4千克/千吨,葡萄糖I 4千克/千吨;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降解后液体输送至接触氧化处理池; f.接触氧化处理上述所得液体在接触氧化池内利用好氧菌进行降解硝化处理,将硝化后液体输送至自然沉淀池; g.自然沉淀在自然沉淀池内对上述输送的液体进行自然沉淀,将沉淀后的液体输送至清水池,将沉淀固体物质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内重复e步骤操作; h.清水池抽检并排放抽检清水池中的水质并排放,将沉淀固体输送至污泥池; i.污泥池滤料回收在污泥池内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将上述d步骤和h步骤所得固体物质进行压滤处理,将得到液体输送至压滤池内重复b步骤操作,回收固体滤料。 上述c步骤所述的助沉药剂可以是助凝剂,也可以是混凝剂,还可以是助凝剂和混凝剂的混合物。作为改进,上述e步骤和f步骤后至少重复一次e步骤和f步骤。作为改迸,在自然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设ー个ニ级斜管沉淀池,即上述g步骤所得液体输送至ニ级斜管沉淀池,并在ニ级斜管沉淀池内加入混凝剂进行二次沉淀,将液体输送至清水池之后进行h步骤操作,固体物质输送至污泥池之后进行i步骤操作。一种调节池,包含池体(11),池体(11)分为混合池(5 )和助沉池(13 ),混合池(5 )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ロ(3)和曝气装置(4),助沉池(13)上设有出水ロ(1),助沉池(13)内设有至少ー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呈“S”型的助沉水道,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ロ( I)连接。作为改进,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的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两两相邻水道的连接处设有污泥泵(12)。作为改进,助沉池(13)内设有三个隔板(9),将池体(11)分成四个助沉水道,即助沉水道A (6)、助沉水道B (7)、助沉水道C (8)和助沉水道D (10)。作为改进,助沉水道A (6)的倾斜角度为35 55度;作为改进,助沉水道B (7)的倾斜角度为55 75度;作为改进,助沉水道C (8)的倾斜角度为55 75度;作为改进,助沉水道D (10)的倾斜角度为55 75度。ー种专用板框式压滤机,包含机架(24),机架(24)上设有压滤机构(19),其特征在于压滤机构(19 )下方设有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含集污板(23 ),所述集污板(23 )的两端通过固定销(22)固定在机架(24)上,且集污板(23)能以固定销(22)为轴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能使污水进水水质均衡,排放水质各项指标均衡且达标,能有效处理生产污水。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エ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污水处理池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A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B方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板框式压滤机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I是出水口,2是进水ロ,3是加药ロ,4是曝气装置,5是混合池,6是助沉水道A, 7是助沉水道B, 8是助沉水道C, 9是隔板,10是助沉水道D, 11是池体,12是污泥栗,13是助沉池,14是进料栗,15是料池,16是回流阀,17是进料阀,18是压カ表,19是压滤机构,20是活塞,21是液压缸,22是固定销,23是集污板,24是机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參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エ艺示意图,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收集污水将生产污水收集到压滤池; b.压滤在压滤池内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前段压滤处理,将压滤得到·的液体输送至调节池,并回收压滤得到的固体滤料; c.初步沉淀在调节池内加入助沉药剂,该助沉药剂包含絮凝剂、助凝剂和中和剂的ー种或多种,其加药量为絮凝剂(碱式氯化铝):浓度8%,加药量30mg/L ;助凝剂(PAM或称为聚丙烯酰胺)浓度I. 0%,加药量3mg/L ;中和剂(石灰浆液)浓度20%,加药量按水质PH至8.O为准; 上述调节池包含池体(11),池体(11)分为混合池(5)和助沉池(13),混合池(5)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ロ(3)和曝气装置(4),助沉池(13)上设有出水ロ(1),助沉池(13)内设有至少ー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呈“S”型的助沉水道,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ロ( I)连接,上述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的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 在调节池内对待处理污水进行预沉淀处理,将沉淀固体通过污泥泵抽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收集污水:将生产污水收集到压滤池;b.压滤:在压滤池内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前段压滤处理,将压滤得到的液体输送至调节池,并回收压滤得到的固体滤料;c.初步沉淀:在调节池内加入助沉药剂,该助沉药剂包含絮凝剂、助凝剂和中和剂的一种或多种,其加药量为絮凝剂(碱式氯化铝):浓度8~10%,加药量15~30mg/L;助凝剂(PAM或称为聚丙烯酰胺):浓度0.5~1.0%,加药量1.5~3mg/L;中和剂(石灰浆液):浓度10~20%,加药量按水质PH至7.0~8.0为准;上述调节池包含池体(11),池体(11)分为混合池(5)和助沉池(13),混合池(5)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口(3)和曝气装置(4),助沉池(13)上设有出水口(1),助沉池(13)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呈“S”型的助沉水道,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1)连接,上述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的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在调节池内对待处理污水进行预沉淀处理,将沉淀固体通过污泥泵抽到压滤池内重复上述b步骤操作,将上层悬浮液体输送至斜管沉淀池;d.斜管沉淀:将上述步骤输送的待处理污水通过斜管沉淀池经过斜管沉淀后将液体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将沉淀固体物质输送至污泥池;e.水解酸化处理:在水解酸化池中加入营养盐,该营养盐包含尿素(N)、磷酸二氢铵(P)和葡萄糖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其加入量尿素(N)为1~4千克/千吨,磷酸二氢铵(P)1~4千克/千吨,葡萄糖1~4千克/千吨;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降解后液体输送至接触氧化处理池;f.接触氧化处理:上述所得液体在接触氧化池内利用好氧菌进行降解硝化处理,将硝化后液体输送至自然沉淀池;g.自然沉淀:在自然沉淀池内对上述输送的液体进行自然沉淀,将沉淀后的液体输送至清水池,将沉淀固体物质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内重复e步骤操作;h.清水池抽检并排放:抽检清水池中的水质并排放,将沉淀固体输送至污泥池;i.污泥池滤料回收:在污泥池内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将上述d步骤和h步骤所得固体物质进行压滤处理,将得到液体输送至压滤池内重复b步骤操作,回收固体滤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强吴振刚赵理新吴晓娜陈凤陈风春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