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氯化钠的提纯
,具体涉及一种二苯甲酰甲烷(DBM)生产过程中副产物氯化钠的提纯方法和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二苯甲酰甲烷(DBM)合成的工艺路线为采用苯甲酸甲酯与苯乙酮为原料,以乙醇/乙醇钠为催化剂,以二甲苯为溶剂进行克莱森酮酯缩合法合成制备。随着产量规模的增大,在生产过程中伴生大量氯化钠副产物。由于该反应是在二甲苯溶剂中进行,因此副产物氯化钠固体颗粒表面黏附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如二甲苯和DBM,外观为淡黄色,带有浓重的刺激性异味,pH值范围在I 2之间。这种大量含有二甲苯和DBM的氯化纳副产物不仅影响环境,也浪费了氯化纳资源。 工业副产盐已报道的提纯方法有煅烧法、溶解再结晶等方法。煅烧法是把副产物氯化钠在窑炉中高温煅烧,使粘附其表面的有机物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氯化钠在煅烧过程中保持不变,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煅烧消耗大量能源,同时在煅烧过程中还伴随着废气的产生。溶解再结晶则是使副产物氯化钠完全溶解在水溶液中,而有机物不溶解于水,通过油水两相分离而获得不含有机物的氯化钠水溶液,把该水溶液再浓缩、结晶,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副产盐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化盐在常温条件下使工业副产物固体氯化钠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相混合,所述工业副产物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与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例为5:3~2:1,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2)、洗涤向步骤1)中得到的悬浊液中加入碱水溶液得到混合溶液,搅拌均匀,直至混合溶液的PH值为7~8,继续搅拌,直到混合溶液的表层出现油状漂浮物,并凝聚成颗粒,而混合溶液的下层有白色固体氯化钠颗粒出现;然后向混合溶液的下层持续输入纯净的饱和氯化钠水洗涤液,混合溶液中的上层溶液则挟带着表层油状漂浮物从混合溶液的上侧溢出而得到溢出液;3)、过滤所述溢出液首先经过过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功,倪源满,范旭,余水情,王珊,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