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向同步变位机构及拧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470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向同步变位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且左右对称布置,并通过导向机构与所述底板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四个沿调整方向延伸的斜向滑槽,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斜向滑槽一一对应的纵向滑槽;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同时向内或同时向外移动。该机构通过简单的调整即可实现待调整部件在四个方向上的同时变位,从而实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间距位置的快速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设有所述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的拧紧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设备
,特别是用于拧紧机的四向同步变位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设有所述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的拧紧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装配加工等流水线的发展,以及装配工位的细分,对装配的时间要求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一些对扭矩要求比较大或者需要多个螺栓同时拧紧的情况下,仅靠工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此能解决大扭矩且保证多个螺栓同时拧紧的拧紧机发展的非常迅速,拧紧机在装配线中的使用不仅仅提高了装配的效率,而且装配时对力矩和角度的控制也能达到比较精确的程度,在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方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尤其在车桥固定和轮胎安装等场合,拧紧机的使用非常普遍。在一家生产厂家有多款类似产品且结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多个产品共用一条生产线不仅能够根据市场及时的调整产品的产量还能降低生产线的成本。所以也要求拧紧机能同时适用于不同产品的拧紧要求,满足不同位置的螺栓的拧紧要求。目前调整拧紧轴的变换大多是通过调整对角线拧紧轴的位置变化或者单独对每个轴的位置变化进行调整来实现,对每根轴的单独调整或者每两根轴的单独调整都需要在调整完成后对四根轴的位置进行校对,保证四根轴都处于正确的位置,因此调整时比较麻烦,需要反复的调整和校对。因此,如何缩短拧紧机变位调整的时间,同时保证变位调整的准确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向同步变位机构。该机构通过简单的调整即可实现待调整部件在四个方向上的同时变位,从而实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间距位置的快速切换。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的拧紧机。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向同步变位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且左右对称布置,并通过导向机构与所述底板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四个沿调整方向延伸的斜向滑槽,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斜向滑槽一一对应的纵向滑槽;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同时向内或同时向外移动。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杠;所述丝杠通过两端的轴承和轴承座安装于所述底板,其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均设有螺纹座,并分别通过螺纹座与所述丝杠两端的螺纹相配合。优选地,所述丝杠横向布置于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方的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丝杠的一端为手动操作端或设有动力装置。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两端的平行压板,所述平行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并引导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横向滑动。优选地,所述斜向滑槽沿调整方位的对角线方向分布。优选地,各所述斜向滑槽分别沿45度对角线方向分布。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拧紧机,包括拧紧机本体和拧紧轴调整机构,所述拧紧轴调整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四向同步变位机构,所述拧紧轴穿过所述托板上的纵向滑槽和底板上的斜向滑槽,并通过紧固件定位。优选地,所述拧紧轴与纵向滑槽接触的两侧呈弧形,与纵向滑槽为线接触;所述拧紧轴与斜向滑槽接触的两侧呈平面,与斜向滑槽为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锁紧所述拧紧轴的端螺母。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四向同步变位机构在调整时,通过驱动机构可带动多个待调整部件同时向心或背心运动,从而实现多个待调整部件的同步变位,可以通过确认任意两个待调整部件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多个待调整部件的位置的确认。这样,可大幅缩短变位调整的时间,使调整变的更加的快捷和方便。并且该机构与传统的分别对各待调整部件或对两组对角线方向上的待调整部件进行调整的机构相比,简化了结构的复杂程度,不仅有助于减轻设备的总体重量,还降低了设备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拧紧机设有所述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由于所述四向同步变位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的拧紧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为图I中所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所提供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拧紧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拧紧机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A-A视图。图中I.底板 2-1.第一托板 2-2.第二托板 3.丝杠 4.平行压板 5.轴承6.轴承座7.螺纹座8.斜向滑槽9.纵向滑槽10.拧紧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图2,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四向同步变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为图I中所底板的结构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四向同步变位机构,主要由底板I、第一托板2-1、第二托板2-2和丝杠3等部件组成。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位于底板I上方且左右对称布置,平行压板4位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的两端,平行压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I上,在平行压板4的作用下,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只能沿丝杠3的轴向方向移动。当然,除了平行压板4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弓I导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横向滑动,例如横向的导轨等等。丝杠3通过两端的轴承5和轴承座6安装于底板I,并位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上方的中间位置,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上均设有螺纹座7,并分别通过螺纹座7与丝杠3两端的螺纹相连接,由于丝杠3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因此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只能同时向内或同时向外移动。丝杠3的一端为手动操作端,可使用扳手或其他工具转动丝杠,也可以加装动力装置,以实现自动变位功能。此外,丝杠3偏向一边布置也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 底板I上开设有四个沿45度对角线方向分布的斜向滑槽8,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2-2上开设有与各斜向滑槽8 对应的纵向滑槽9,斜向滑槽8呈长方形,纵向滑槽9呈两端为三角形的梭形。这里,对斜向滑槽8和纵向滑槽9的形状不做绝对的限定,可综合考虑加工设备、待调整部件的截面形状等因素进行设计。此外,斜向滑槽8还可以按照其他角度的对角线方向分布,视实际需要而定,如图3所示,底板I上的四个斜向滑槽8沿30度对角线方向分布,同样可以实现同步调整的目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并不局限于上述丝杠机构,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同时带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向内或向外移动的设备,例如一组背向设置、活塞杆伸缩方向相反的同步液压油缸或气缸,或者由一定啮合关系的齿轮驱动的运动方向相反的齿条等等。请参考图4、图5、图6,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拧紧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不抒紧机的俯视图;图6为图3的A-A视图。除了上述四向同步变位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拧紧机,包括拧紧机本体和拧紧轴调整机构,所述拧紧轴调整机构为上文所述的四向同步变位机构,拧紧机的拧紧轴10穿过托板上的纵向滑槽9和底板上的斜向滑槽8,并通过端螺母锁紧。上述拧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拧紧轴10需要变位时,先拧松拧紧轴的端螺母,用一扳手或者其他工具转动丝杠3,丝杠3在两个轴承座6的作用下只能转动,丝杠3的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联接的螺纹座7,由于螺纹座7固定在拖板上,因此螺纹座7只能在丝杠3的带动下沿丝杠轴向方向带动拖板移动,两拖板在平行压板4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向同步变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且左右对称布置,并通过导向机构与所述底板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四个沿调整方向延伸的斜向滑槽,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斜向滑槽一一对应的纵向滑槽;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同时向内或同时向外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尔樑于钦江李会收耿丽珍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