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建专利>正文

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41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工作辊、滑动轴承、齿轮,工作辊偏心相对,两工作辊有一小段表面径向尺寸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相同,使上下工作辊在这部分表面的纵剖面边线始终平行;其中至少有一个工作辊的其余全部表面的径向尺寸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由工作辊中间向两边依秩减小,使工作辊在这些部分表面的纵剖面边线为向中心凸起的弧线。本装置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成型时间短、便于统一规格控制质量。(*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农业耕作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铁制农具锄头的锄头体部份机械化成型装置。现有锄头的锄头体部份在制造过程有两种成型方法一种是人力锻造;另一种是运用机械锻锤进行自由锻造。这两种锻造方法的共同点是对钢坯反复锤击,使之产生塑性变形,直到形成锄头体。上述工艺过程有这样的问题能耗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锄头体的质量全凭锻工的经验确定。经专利技术查新证实,国内尚无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的报道。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采用特殊表面的工作辊,对钢坯在可锻温度条件下一次连续辊压成型,装置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可实现锄具的统一质量、统一规格的批量生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由机架和工作辊组成,两工作辊偏心相对,通过上、下滑动的轴承支承干机架上,其中一工作辊轴作动力输入轴,两工作辊的端头通过一对啮哈的齿轮实现动力传递;两工作辊有一小段表面径向尺寸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相同,使上下工作辊在这部分表面的纵剖面边线始终平行;至少有一个工作辊其余全部表面的径向尺寸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由工作辊中间向两边依秩减小;使工作辊在这些部分表面的纵剖面边线为向中心凸起的弧线。本装置具有特殊的工作辊表面,当两工作辊相向旋转一个工作行程时,相对形成的型腔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着的型腔将在可锻温度状态下的钢坯辊压发生塑性变形,形成锄头体。本装置由于采用上、下相对的偏心的工作辊,决定了锄头体形成由厚至薄的竖向结构;由于工作辊表面径向尺寸的变化,两工作辊相对运动形成的型腔决定了锄头体顶端呈矩形,其余部分的横截结构均为两端厚、中间薄的形状。本技术的优点是1.从钢坯喂入工作辊型腔,到一个工作行程结束,坯料就由两工作辊间的型腔不断发生变化,将其挤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锄头体,故装置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成型时间短,工作效率高。2.便于统一质量、统一规格控制,对工人无特殊锻造技术要求。本技术与现有锄头体的制造方法相比所具备的显著优点,从以下实验数据可以看到据运用本技术制造锄头体,四人操作每小时可生产锄头体三百六十件,锄头体表面光洁平整,其外型尺寸一致。运用目前最普遍的锻造机械空气锤,两名熟练锻工操作,每小时可锻出锄头体十五件,产品经机械锤锻后再由锻工人力反复敲打整理,仍难以消除表面锤痕,各个锄头体的外型尺寸无法保持一致。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的结构图;图2、图3分别是锄头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4是两工作辊辊压锄头体矩形端头的工作状态图;图5是两工作辊辊压锄头体中段的工作状态图;图6是两工作辊辊压锄头体末端的工作状态图。图中1.机架 2.下滑动轴承 3.下齿轮 4.下工作辊 5.调整垫铁6.上齿轮 7.上工作辊 8.上滑动轴承 9.垫铁 10.螺杆 11.螺母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有下滑动轴承2和上滑动轴承8,它支承下工作辊4和上工作辊7。调整垫铁5在两轴承之间起着调整两工作辊之间的中心距的作用。工作辊4的辊轴又作动力输入轴;两工作辊一端有啮合的上、下齿轮3、6实现两工作辊间的动力传递,使它们作相向运动。上工作辊7由压紧螺杆10和螺母11通过上垫铁9压紧工作辊,使两工作辊实现合理的工作间隙,完成对锄头体的辊压成形。两工作辊工作段相对形成的型腔决定锄头体横截结构,两工作辊工作段的偏心距决定锄头体的竖向结构。图2是锄头的主视图,锄头体的三段剖视反映锄头体的横向结构为与锄脑相邻的锄头体的端面呈矩形且平齐,用于安放咬铁和装置锄把,此结构由两工作辊4、7一小段表面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具有相同的径向尺寸,从而使上、下工作辊4、7在这部分表面的纵剖面边线始终平行而形成矩形工作型腔而获得,即图4所示。图2另外两处剖视表明锄头体其余各横截结构均为两端厚、中间薄,此结构由两工作辊其余表面的径向尺寸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由工作辊中间向两边依秩减小,使上、下工作辊相对形成中间薄、两端厚的型腔而获得,如图5和图6所示。图3为锄头的左视图,它表明锄头体从与锄脑过渡处开始至刃部,具有上端厚,刃部薄并均匀过渡的结构特点,钢坯从图4所示的工作辊工作状态喂入辊压至图6所示的工作状态,就能完成对锄头体的上述结构特点的成形加工。这种型腔由厚到薄的纵向变化,则是由工作辊的偏心距来决定的。若调整两工作辊中心距、工作辊直径、工作辊偏心距、工作辊长度、钢坯规格及钢坯向工作辊型腔的喂入点,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锄头体的机械化成型加工。本装置也可将工作辊分成若干对相对的工作段,每对工作段具有不同偏心距、长度以及表面形状,从而实现不同规格、形状要求的锄头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由机架和工作辊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工作辊(4)、(7)偏心相对,通过上、下滑动轴承(2)、(8)支承于机架(1)上,其中一工作辊(4)的辊轴作动力输入轴,两工作辊(4)、(7)的端头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轮(3)、(6)实现动力传递;两工作辊有一小段表面径向尺寸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相同,使上下工作辊在这部分表面的纵剖面边线始终平行;其中至少有一个工作辊的其余全部表面的径向尺寸在同一纵剖面边线上由工作辊中间向两边依秩减小,使工作辊在这些部分表面的纵剖面边线为向中心凸起的弧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锄头体机械化成型装置,由机架和工作辊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工作辊(4)、(7)偏心相对,通过上、下滑动轴承(2)、(8)支承于机架(1)上,其中一工作辊(4)的辊轴作动力输入轴,两工作辊(4)、(7)的端头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轮(3)、(6)实现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
申请(专利权)人:谭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