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喷嘴壳体和旋流插入件的实心锥心喷嘴,其中所述喷嘴壳体具有包括排放孔的出口腔,且其中出口腔设置在旋流插入件的下游。旋流插入件在其外周上具有至少一个旋流通道,旋流通道在旋流部分中螺旋地或与旋流插入件的纵向中心轴线成一角度地延伸,且在出口部分中沿轴向方向延伸,出口部分从旋流部分的端部延伸至旋流通道的下游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心锥形喷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壳体和旋流插入件的实心锥形喷嘴,其中壳体具有包括出口孔的出口腔,且其中出口腔设置在旋流插入件的下游。
技术介绍
为了产生锥形射流,所需的是促使流在喷嘴出口孔的上游旋转。这是通过将待喷射的流体引导穿过旋流插入件中的至少一个旋流通道来实现的。流体在离开旋流通道时的旋转运动导致出口腔中的压力梯度,其中静压力从出口腔的壁部朝出口腔的中心或出口腔的旋转轴线减小。如果出口腔中心处且因此旋转轴线区域中的静压力太低,则其导致中空锥形射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实心锥形喷嘴。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壳体和旋流插入件的实心锥形喷嘴,其中壳体具有包括出口孔的出口腔,且出口腔设置在旋流插入件的下游,其中旋流插入件在其外周上具有至少一个旋流通道,旋流通道在旋流部分中螺旋地或相对于旋流插入件的纵向中心轴线成一角度延伸,而在从旋流部分端部延伸至旋流通道下游端的出口部分中沿轴向方向延伸。令人惊讶的是,借助于本专利技术,有可能借助于至少一个旋流通道的沿轴向延伸的出口部分来影响出口腔内的压力梯度,使得实现实心锥形射流。出口部分的长度可用作影响实心锥形射流内的流体分布的设计参数。例如,出口腔可为半球形的或具有平底部或球形底部的盲孔形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旋流插入件的下游端面设有凹口,凹口基本设置在旋流插入件的中心处且与旋流通道部分地相交。提供这种凹口可对出口腔中的流动状态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凹口还可影响出口腔内的压力梯度,使得可实现具有均匀的流体分布的实心锥形射流。凹口的深度及其与至少一个旋流通道相交的平面构成影响喷嘴中的流体分布的设计参数。有利的是,凹口在出口部分的区域中与旋流通道相交。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凹口具有平的、弯曲的或锥形的底部。凹口底部的形状可影响喷射的实心锥形射流。依靠凹口的底部以及旋流通道底部的不同形状,旋流通道与旋流插入件中的凹口相交的平面改变,以便可以以此方式来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射流图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两个或多个旋流通道设置在旋流插入件的外周上。改变旋流通道的数目也使得有可能影响射流图案。旋流通道的横截面可调整为适合出口孔的横截面,以便实现较不容易受到扼流效应的喷嘴。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旋流插入件端面中的凹口与所有旋流通道部分地相交。以此方式,在出口腔的中心处以及在出口腔的整个横截平面实现均匀的压力平衡,以便在产生的实心锥形射流中能够实现均匀的流体分布。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至少一个旋流通道在轴向方向上沿开始于旋流通道上游进入点的入口部分延伸,然后并入旋流部分中,且最终在轴向方向上沿出口部分延伸。以此方式,有可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中的减小的流动阻力,且尤其是在流体沿轴向方向流入旋流部分中时,以便稳定旋流部分上游的流动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旋流通道相对于旋流插入件的纵向中心轴线的梯度在其旋流部分内变化。还有可能的是,以此方式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射流图案和流动阻力。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喷嘴的最窄的横截面由出口孔限定。以此方式,有可能极大地防止旋流通道的扼流效应,且提供总体上较不容易受到扼流问题的喷嘴。权利要求和参照附图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所示的不同实施例的独立特征可按要求与彼此任意地合并,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指出的横截平面H-H的视图,图3为从上方倾斜地取得的图1中所示的实心锥形喷嘴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实心锥形喷嘴的侧视图,图5为以分解视图显示的图1中所示的实心锥形喷嘴的等比例视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侧视图,图7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6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8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侧视图,图9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8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10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侧视图,图11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10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侧视图,图13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12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14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侧视图,图15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14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16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顶视图,图17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16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18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顶视图,图19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18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20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顶视图,图21为从下方倾斜地取得的图20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22为从下方取得的图6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23为图22中指出的横截平面C-C的视图,图24为从下方取得的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25为图24中指出的横截平面D-D的视图,图26为从下方取得的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27为图26中指出的横截平面E-E的视图,图28为从下方取得的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29为图28中指出的横截平面F-F的视图,图30为用于示出旋流通道横截面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图解视图,图31为用于示出旋流通道横截面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另一图解视图,图3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图解视图,图33为从下方取得的图32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34为图33中指出的横截平面B-B的视图,图35为图33中指出的横截平面A-A的视图,图36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37为从下方取得的图36中所示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38为图37中指出的横截平面D-D的视图,图39为图37中指出的横截平面C-C的视图,图40为从下方取得的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图41为从下方取得的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以及图42为从下方取得的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的旋流插入件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实心锥形喷嘴10。实心锥形喷嘴10具有壳体12,壳体12设有六边形轮廓14和螺纹(图中未示出),以便使壳体能够螺接到连接线上。壳体12具有大体上为圆柱的形状。图2为图1中指出的横截平面H-H的视图。壳体12具有出口腔16和出口孔18。旋流插入件20设置在壳体12中的出口腔16的上游。旋流插入件20基本上为盘形,且设有在其外周上的两个旋流通道22,24。在其邻近出口腔16的端面处,旋流插入件设有盲孔形式的中心凹口26,其具有平面底部和圆形横截面。出口腔16在其邻近旋流插入件20的区域中为普通圆柱形状。在普通圆柱部分的下游,出口腔16的横截面朝出口孔18减小。在该渐缩部分中,出口腔16具有大致半球形的形状。出口孔18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第一圆柱部分28,以及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心锥形喷嘴,包括喷嘴壳体(12)和旋流插入件(20;?44;?56;?68;?82;?92;?106;?112;?122;?128;?140;?150;?160),其中所述喷嘴壳体(12)具有包括排出孔的出口腔(16),以及其中所述出口腔(16)设置在所述旋流插入件(20;?44;?56;?68;?82;?92;?106;?112;?122;?128;?140;?150;?160)的下游,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插入件(20;?44;?56;?68;?82;?92;?106;?112;?122;?128;?140;?150;?160)在其外周处具有至少一个旋流通道(22,?24;?45,?47;?60,?66;?70,?71;?82,?83;?94;?108,?110;?114,?118,?116;?134,?136;?146,?148;?152,?154;?162,?164,?166),所述旋流通道在旋流部分(40;?48;?62;?72;?86)中螺旋地或相对于所述旋流插入件的纵向中心轴线(32)成一角度地延伸,且在从所述旋流部分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旋流通道的下游端的出口部分(42;?50;?64;?74;?88)中沿轴向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01 DE 102011078508.61.一种实心锥形喷嘴,包括喷嘴壳体(12)和旋流插入件(20;44;56;68;82;92;106;112;122;128;140;150;160),其中所述喷嘴壳体(12)具有包括出口孔(18)的出口腔(16),以及其中所述出口腔(16)设置在所述旋流插入件(20;44;56;68;82;92;106;112;122;128;140;150;160)的下游,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插入件(20;44;56;68;82;92;106;112;122;128;140;150;160)在其外周处具有至少一个旋流通道(22,24;45,47;60,66;70,71;82,83;94;108,110;114,118,116;134,136;146,148;152,154;162,164,166),所述旋流通道在旋流部分(40;48;62;72;86)中螺旋地或相对于所述旋流插入件的纵向中心轴线(32)成一角度地延伸,且在从所述旋流部分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旋流通道的下游端的出口部分(42;50;64;74;88)中沿轴向方向延伸,使得流体在旋流通道中沿轴向方向至少部分地偏斜,所述旋流插入件的下游端面设有凹口(26;52;66;76;90;104;124;130;142),所述凹口相对于所述旋流插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施奈德,
申请(专利权)人:莱希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