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589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23
一种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包括一个第一喷嘴,一个第二喷嘴,以及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第二喷嘴的弹性销,以及一个导流喇叭。所述第一喷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虹吸口,一个插入端,以及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喷嘴包括第二虹吸口,一个套筒,一个第二通孔。所述弹性销与所述第一、第二通孔过盈配合并插设在该第一、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虹吸口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虹吸口的中轴线对齐。由于具有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以及弹性销构成的定位机构,当将所述第一喷嘴与第二喷嘴组装起来时,就可以使多个第一虹吸口与多个虹吸口相对准,从而可以避免在第一、第二虹吸口之间所吸入的空气流中形成乱流,而相互干扰,进而避免减少到达被除尘面的气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吹气装置上的喷嘴,特别是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
技术介绍
如图I及图2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空气吹尘枪,以及用于该空气吹尘枪的喷嘴。所述空气吹尘枪包括一个枪身I,一个设置该枪身I上的喷嘴2。所述喷嘴2为一具有轴向中心通孔3的中空体,其包括一个第一本体4,以及一个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枪身I另一端的第二本体5。所述第一本体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中心通孔连通的四个第一虹吸口 6。所述第二本体5的外圆周面上也设置有与中心通连通的四个第二虹吸口 7。当该空气吹尘枪工作时,会从所述第一、第二虹吸口 6、7虹吸入更多之空气流量,从而使得第二本体5的出风口面积增加,相对地除尘面积亦扩增,进而增加除尘速度。·在组装所述第一、第二本体1、2时,使所述第一、第二虹吸口 6、7处于同一周向截面上,会有更多的气流进入。否则会使从第一虹吸口 6吸入的空气流与从第二虹吸口 7吸入的空气流形成干扰,进而减少到达被除尘面的气流。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喷嘴2,在组装时,很难确定对准所述第一、第二虹吸口 6、7。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时对准所述第一、第二虹吸口的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以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包括一个第一喷嘴,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喷嘴一端的第二喷嘴,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第二喷嘴的弹性销,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喷嘴上且位于第一喷嘴相对侧的导流喇叭。所述第一喷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虹吸口,一个位于该第一虹吸口一侧的插入端,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插入端上的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喷嘴包括与第一虹吸口的数量相当的第二虹吸口,一个与所述插入端相配合的套筒,一个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第二通孔。所述弹性销与所述第一、第二通孔过盈配合并插设在该第一、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虹吸口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虹吸口的中轴线对齐。所述导流喇叭包括一个沿气流方向渐宽的喇叭口,该喇叭口的开口角度与该喇叭口到第一喷嘴与空气吹尘枪的连接处的距离成反比。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虹吸口中一个的中轴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与第一虹吸口相对应的第二虹吸口的中轴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二虹吸口连接的第二本体。优选地,所述第二虹吸口设置在所述套筒与第二本体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与所述第一虹吸口相邻的间隔条的中轴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与所述第二虹吸口相邻的间隔条的中轴线上。优选地,所述导流喇叭还包括一个用于与第二喷嘴螺纹连接的连接部。由于具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的第一、第二通孔,以及弹性销所构成的定位机构,当将所述第一喷嘴与第二喷嘴组装起来时,就可以使第一喷嘴的多个第一虹吸口与第二喷嘴的多个虹吸口相对准,且可以固定所述第一喷嘴与第二喷嘴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在第一、第二虹吸口之间所吸入的空气流中形成乱流,而相互干扰,进而避免减少到达被除尘面的气流。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第I图为现有的空气吹尘枪以及用于该空气吹尘枪上的喷嘴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第2图为图I的喷嘴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第3图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的立体爆炸示意图。第4图为图3的弹性销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作为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3及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10。所述喷嘴10包括一个第一喷嘴11,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嘴11上的第二喷嘴12,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第二喷嘴11、12的弹性销1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喷嘴12上且位于第一喷嘴11相对侧的导流喇叭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11与第二喷嘴12以卡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喷嘴11包括一个第一本体111,一个设置在该第一本体111上的第一虹吸口 112,一个设置在该第一本体111 一端的用于连接空气吹尘枪(图未示)的喷气端的内螺纹孔113,一个设置在所述该第一本体111的另一端的用于连接第二喷嘴12的插入端114。所述第一虹吸口 112开设在所述第一本体111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一虹吸口 112。可以想到的是,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任意多个该第一虹吸口 112。该第一虹吸口 112的形状依需求可设为三角形、长圆孔形、圆形、方形或是其他各种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亦得以适当地变更,完全视需求而改变。当所述第一喷嘴11喷流出高速流动的压缩空气,以每分钟150公升之流量消耗空气压缩机之空气储存量,该第一喷嘴11喷流出低压高速之空气时,于该第一喷嘴11周围之第一虹吸口 112形成真空状态,汲入第一虹吸口 112外部高压的空气,大量空气由第一虹吸口 112流入与高速喷流之压缩空气在第一喷嘴11内部混合喷流,从而增加气流的流量,进而增加除尘效果。所述插入端114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插入端114的侧壁上的第一通孔115。该第一通孔115沿插入端114的径向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销13。所述第一通孔115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个第一虹吸口 112的中轴线上,也可以设置在与该第一虹吸口 112相邻的间隔条116的中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15设置在任意一个第一虹吸口 112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喷嘴12包括一个第二本体121,一个设置在该第二本体121 —侧的套筒122,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121与套筒122之间的第二虹吸口 123。为了扩大该喷嘴10的除尘面积,所述第二本体121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122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二虹吸口 123设置在一个斜面上。为了使每一个第一虹吸口 112与第二虹吸口 123相对应,该第二虹吸口 123的数量与第一虹吸口 112的数量相等。所述套筒122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销13的第二通孔124。同所述第一通孔115,该第二通孔124也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个第二虹吸口 123的中轴线上,也可以设置在与第二虹吸口 123相邻的间隔条125的中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124设置在任意一个第二虹吸口 123的中轴线上。同第一虹吸口 112,所述第二虹吸口 123与第一虹吸口 112有相同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二本体121相对于螺接端12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以与导流喇叭14螺接。所述弹性销13插设在所述第一、第二通孔115、124中。如图4所示,该弹性销13在初始状态其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第二通孔115、124的直径,以使该弹性销13与该第一、第二通孔115、124过盈配合。所述导流喇叭14可以与第二喷嘴12 —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当然可 以想到的是,该导流喇叭14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如弹性销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喇叭14与第二喷嘴12以螺接方式连接。该导流喇叭14包括一个用于与第二喷嘴12螺接的连接端141,一个与该连接端141 一体成型的喇叭口 142。该喇叭口 142沿气流方向渐宽。由于高压气流离开空气吹尘枪(图未示)的出气口越远,其速度衰减的越大,其受外界低压气流的影响也越大,所以此时,喇叭口 142的开口角度应该越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吹气装置的喷嘴,包括一个第一喷嘴,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喷嘴一端的第二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第二喷嘴的弹性销,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喷嘴上且位于第一喷嘴相对侧的导流喇叭,所述第一喷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虹吸口,一个位于该第一虹吸口一侧的插入端,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插入端上的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喷嘴包括与第一虹吸口的数量相当的第二虹吸口,一个与所述插入端相配合的套筒,一个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第二通孔,所述弹性销与所述第一、第二通孔过盈配合并插设在该第一、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虹吸口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虹吸口的中轴线对齐,所述导流喇叭包括一个沿气流方向渐宽的喇叭口,该喇叭口的开口角度与该喇叭口到第一喷嘴与空气吹尘枪的连接处的距离成反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玲艳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士森铜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