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5200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水流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包括隔膜式压差开关,隔膜两侧分别设有两连通的导管,导管一端连通在疏水锥管大端前吸鱼管管壁上,另一端连通在与疏水锥管小端前射流器吸口的管壁上;双向阀杆上端设有与隔膜式压差开关连接的电动杆,隔膜式压差开关是根据隔膜两边产生的压差所控制驱动电动杆,当压差增大时,电动杆带动双向阀杆向下移动,上阀口关闭,下阀口打开,压差恢复正常,电动杆复位,双向阀杆向上移动,上阀口打开,下阀口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能防止鱼水密度过高造成的疏水锥管堵塞,能自动解决吸鱼锥管堵塞的问题,确保组合式吸鱼泵安全可靠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射流吸鱼泵,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
技术介绍
中国是水产品养殖大国,随着渔业现代化发展,作为网箱渔业养殖业的相关配套设备,吸鱼泵越来越多的投入到使用中,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不同样式的吸鱼泵,如离心式吸鱼泵、气力式吸鱼泵、真空式吸鱼泵、射流式吸鱼泵等,其中射流式吸鱼泵有较多优点,例如对活鱼体损伤较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等。现有的射流式吸鱼泵,如图I所示,包括一根吸鱼管I与疏水锥管2大端连接,疏 水锥管2的小端与射流器10的吸入口连接,射流器10的喷射腔与水泵11的排水口连接,操作时,将吸鱼泵吸鱼管I置于鱼水混合液中,水泵11吸水口设置在外部水源,吸鱼泵启动后,水泵11的高压水流进入射流器10的喷射腔,射流吸口产生负压把活鱼抽吸至射流器10的喷射腔,再由射流器10出口排出送入活鱼收集处。上述的射流式吸鱼泵抽吸活鱼时,于由射流吸流量小,而鱼的本能的习性是逆向逃离,活鱼不易进入吸鱼管,常常吸鱼泵工作很久,得到的鱼很少,通常吸鱼鱼水比约为I :10,效率低下,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电能;同时,在现实海洋吸鱼作业中,疏水锥管2的疏水孔往往被飘浮在水中的澡类、水母、塑料片等杂物堵塞,有时吸上的鱼水也会出现鱼多水少,过密的鱼被吸在疏水锥管内管壁上引起疏水锥管2堵塞,此时一旦疏水锥管2被堵,要在管道内清除被堵障碍物是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I)现有的吸鱼泵吸鱼鱼水比低,效率低下,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电能;2)组合式射流吸鱼泵的疏水锥管2 —旦被堵塞,在管内故障很准排除。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包括吸鱼管1,疏水锥管2,射流器10,水泵11,其中,疏水锥管2大端连接吸鱼管,小端与射流器10吸入口连接,水泵11排水口与射流器10喷射腔连接,还包括套在疏水锥管2外侧的输水调节水箱组,所述输水调节箱组包括疏水箱3,稳流箱4,变流箱5,外水管6,所述疏水箱3呈矩形体长条状,疏水箱3内沿疏水锥管2轴心线之间均由隔水板隔开,形成至少两个隔水腔,每个隔水腔中的疏水锥管2管壁上方均开有疏水孔,前壁上部均开有溢水口 7,上部均开有气孔9 ;所述稳流箱4套设于疏水箱3外,通过所述溢水口 7和气孔9与疏水箱3导通,所述变流箱5位于稳流箱4下方并与稳流箱4连通,所述变流箱5下方与外水管6连通,一侧面与水泵吸水口连通,外水管6伸入水下;所述变流箱5与稳流箱4连接处设有上阀口 14,变流箱与外水管连接处设有下阀口 15,上阀口 14和下阀口 15之间穿过一根双向阀杆13,所述双向阀杆13阀杆上设两阀芯,阀杆插入固定在变流箱5箱体上的滑动轴套内,所述双向阀杆13向下移动时,上阀口 14关闭,下阀口 15打开,所述双向阀杆13向上移动时,上阀口 14打开,下阀口 15关闭,所述变流箱5与水泵11的吸水口导通,变流箱5的下阀口 15还与所述外水管6连通;还包括隔膜式压差开关16,所述隔膜式压差开关16的隔膜两侧腔体分别连接导管17,所述导管17再分别与输水调节箱外部的锥管大端管壁及输水调节箱与射流器11之间的锥管小端管壁连通,所述双向阀杆14上端设有电动杆18,所述电动杆18与所述隔膜式压差开关16连接,所述隔膜式压差开关16根据隔膜两边水压差的大小启动所述电动杆18,所述电动杆18带动双向阀杆14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双向阀杆13上部设有浮体12。进一步的,每个溢水口 7宽度、高度均相同,所述疏水箱3的前壁上还纵向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流量调节板8,所述流量调节板8能够部分挡住所有溢水口 7。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调节板8下边缘呈斜线状,所述流量调节板8靠近疏水锥管2小端一侧比靠近疏水锥管2大端一侧低。再进一步的,相邻的溢水口(7)未被流量调节板(8)遮挡的部分的面积差等于对应位置相邻锥管的截面积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利用输水调节箱组,包括疏水箱、稳流箱、变流箱、外水管、双向阀杆、浮体等主要组成;它能起到调配水流,稳定水流压力,误吸入空气后水位自然下降切换阀门,从而确保了水泵安全的运转。3)隔膜式压差开关利用疏水锥管内堵塞产生的两端压差,来控制电动杆对双向阀杆的切换,达到清除疏水锥管内堵塞障碍物的目的从而方便的解决组合式射流吸鱼泵锥管内鱼堵塞的问题。4)利用浮体浮力的特性,防止空气吸入水泵,当输水调节箱组内进入空气,浮体随液面下降,所述双向阀杆上部设有浮体,双向阀杆将切断输水调节箱组供水泵的水流,打开外部水源供水泵。射流器把箱中的空气从疏水锥管上方疏水孔中抽出,控制了空气吸入水泵,提高了组合式吸鱼泵工作的可靠性。5)增加了疏水箱前壁上方的气孔,当疏水箱进入空气后,能把空气从疏水箱侧壁上方的气孔输入稳流箱,稳流箱体内的水位下降,双向阀杆切换,由射流器把箱内空气排出,加强了水泵的使用安全性。6)利用流量调节板下边缘呈斜线状,为了保持锥管段内流速、压力相同,使鱼在管道内作均速运动,也辟免了鱼在管内受堵。7)利用流量调节板上下移动调节开度,使溢流口流出水的总流量满足供水泵吸口的流量,确保水泵正常运转。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射流式吸鱼泵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的部分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I吸鱼管,2疏水锥管,3疏水箱,4稳流箱,5变流箱,6外水管,7溢水口,8流量调节板,9气孔,10射流器,11水泵,12浮体,13双向阀杆,14上阀口,15下阀口,16隔膜式压差开关,17导管,18电动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 4所示,一种带自动控制系统的射流式吸鱼泵装置,包括吸鱼管1,疏水锥管2,射流器10,水泵11,疏水锥管2大端连接吸鱼管,小端与射流器10吸入口连接,水泵11排水口与射流器10喷射腔连接,水泵11的进水口与变流箱5连接,还包括套在疏水·锥管外侧的输水调节水箱组,所述输水调节箱组包括疏水箱3,稳流箱4,变流箱5,外水管6 ;所述疏水箱3呈矩形体长条状,疏水箱3内沿疏水锥管2轴心线之间均由隔水板隔开,形成至少两个隔水腔,每个隔水腔前壁的下部均开有竖直长条形溢水口 7,前壁下部均开有溢水口 7,上部均开有气孔9,所述稳流箱4套设于疏水箱3外,通过所述溢水口 7与疏水箱3导通,所述变流箱5位于稳流箱4下方并与稳流箱4连通,所述变流箱5下方与外水管6连通,一侧面与水泵吸水口连通,外水管6伸入水下;所述变流箱5与稳流箱4连接处设有上阀口 14,变流箱与外水管连接处设有下阀口 15,上阀口 14和下阀口 15之间穿过一根双向阀杆13,所述双向阀杆13阀杆上设两阀芯,阀杆插入固定在变流箱5箱体上的滑动轴套内,阀杆13上部设有浮体12,所述双向阀杆13向下移动时,上阀口 14关闭,下阀口 15打开,所述双向阀杆13向上移动时,上阀口 14打开,下阀口 15关闭,双向阀杆13的上下移动由稳流箱4内的浮体12在水位的变化而移动。还包括隔膜式压差开关16,所述隔膜式压差开关16的隔膜两侧腔体分别连接导管17,所述导管17再分别与输水调节箱组外部的锥管大端管壁及输水调节箱组与射流器2之间的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包括吸鱼管(1),疏水锥管(2),射流器(10),水泵(11),其中,疏水锥管(2)大端连接吸鱼管,小端与射流器(10)吸入口连接,水泵(11)排水口与射流器(10)喷射腔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疏水锥管(2)外侧的输水调节水箱组,所述输水调节箱组包括疏水箱(3),稳流箱(4),变流箱(5),外水管(6),所述疏水箱(3)呈矩形体长条状,疏水箱(3)内沿疏水锥管(2)轴心线之间均由隔水板隔开,形成至少两个隔水腔,每个隔水腔中的疏水锥管(2)管壁上方均开有疏水孔,前壁上部均开有溢水口(7),上部均开有气孔(9);所述稳流箱(4)套设于疏水箱(3)外,通过所述溢水口(7)和气孔(9)与疏水箱(3)导通,所述变流箱(5)位于稳流箱(4)下方并与稳流箱(4)连通,所述变流箱(5)下方与外水管(6)连通,一侧面与水泵吸水口连通,外水管(6)伸入水下;所述变流箱(5)与稳流箱(4)连接处设有上阀口(14),变流箱与外水管连接处设有下阀口(15),上阀口(14)和下阀口(15)之间穿过一根双向阀杆(13),所述双向阀杆(13)阀杆上设两阀芯,阀杆插入固定在变流箱(5)箱体上的滑动轴套内,所述双向阀杆(13)向下移动时,上阀口(14)关闭,下阀口(15)打开,所述双向阀杆(13)向上移动时,上阀口(14)打开,下阀口(15)关闭,所述变流箱(5)与水泵(11)的吸水口导通,变流箱(5)的下阀口(15)还与所述外水管(6)连通;还包括隔膜式压差开关(16),所述隔膜式压差开关(16)的隔膜两侧腔体分别连接导管(17),所述导管(17)再分别与输水调节 箱外部的锥管大端管壁及输水调节箱与射流器(11)之间的锥管小端管壁连通,所述双向阀杆(14)上端设有电动杆(18),所述电动杆(18)与所述隔膜式压差开关(16)连接,所述隔膜式压差开关(16)根据隔膜两边水压差的大小启动所述电动杆(18),所述电动杆(18)带动双向阀杆(14)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英士曹建军毛燕文王君门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