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190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其由固定、喷淋两个设置中的固定头、支撑杆、水槽管、导电缆、移动轮、浮力塞、透水辊、自控器、导水管、喷淋管等构成,其中固定头置于支撑杆下端,支撑杆上端与水槽管下侧连接,水槽管置于支撑杆上侧和内侧设有分隔层,导电缆置于移动轮滑行道内侧,移动轮连接于自控器转轴一端,浮力塞置于水槽管分隔层通孔中,透水辊置于导水管下侧叉口中,自控器置于水槽管上侧,导水管上端与喷水管连通,喷淋管两端与导水管连通且下侧设有喷水孔或水咀。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结构精巧、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双边超宽架设、自控移动喷淋、快捷高效节水、安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较低,性价比极高,其推广综合效益极为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淋装置,特别是一种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乃至将来,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都应与环境资源保护同步进行,特别是对喻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的保护更为重要。因此,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除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滥采外,更有必要加强农业大田种植和一般种植与大棚种植灌溉,以及园林种植和足球场草坪及绿化花草等的喷淋、施肥、喷药、抗冻、保温等节约用水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使用,以图实现农业和园林种植科学喷淋节水和低耗高效的综合节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为此,极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综合技术性能优越和自动化程度更高及推广使用范围更广与节水环保效益更佳的自行移动式高效节水喷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相关技术缺陷和实际需要,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精巧、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双边超宽架设、自控移动喷淋、快捷高效节水、制用成本较低、安全可靠耐用和综合经济效益极高的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喷淋设置两个部分。所述固定设置包括固定头、支撑杆、水槽管、导电缆、移动轮,所述固定头设置于支撑杆下端和上端设有螺纹盲孔与支撑杆下端外侧螺纹吻接,且上端口外侧对称设有旋钻手把,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水槽管下侧一端连接和下端与固定头螺纹盲孔内侧吻接,所述水槽管设置于支撑杆上侧和内侧设有分隔层将槽管分隔层成上下间,且分隔层间接开有浮力塞通孔,以及水槽管上侧设有与导水管下端外侧滑配的通行槽和远离该滑通两侧设有移动轮滑行槽,所述导电缆设置于水槽管上侧的移动轮滑行道内侧且一侧裸露与自控器所属移动轮一侧金属体形成接触导电状态,所述移动轮连接于自控器转轴一端。所述喷淋设置包括浮力塞、透水辊、自控器、导水管、喷淋管,所诉浮力塞由上圆台体和下圆柱体组成和设置于水槽管中的分隔层上下通孔中,且浮力塞下圆柱体侧边设有上水孔,所述透水辊设置于导水管下侧叉口中和水槽管中的分隔层通水孔上,且周身设有透水孔并可前后滚动,所述自控器设置于水槽管上侧和导水管下端外侧,且内设转轴可将移动轮一侧与滑行槽一侧导电缆所接触的电源导入自控器中,所述导水管上端与喷水管连通和下端外侧分别与自控器连接并与水槽管通槽内侧滑配,且末端内侧与置于水槽管分隔层上侧的透水辊两端连接,所述喷淋管两端分别与导水管上端连通且下侧设有若干个喷淋水孔或水咀。其中所述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为左右和前后两侧两组以上对称同宽高设置模式。其中所述固定头与支撑杆也可不设螺纹吻接,而直接连接并进行固定,且固定头与固定杆为左右和前后两侧两组以上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导水管和喷淋管两端分别设有活接头以便安装与拆卸,并可根据喷淋场面宽度与高度等实际情况,采用活接方式将导水管加高或降低和将喷淋管加长或缩短进行组合设置。由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由于将固定设置、喷淋设置两个部分中的固定头、支撑杆、水槽管、导电缆、移动轮、浮力塞、透水辊、自控器、导水管、喷淋管等进行有机综合设置,其中固定头可固定支撑杆,支撑杆可支撑和升降水槽管高度,水槽管可设置和支持移动所述喷淋装置,导电缆可给自控器导电,移动轮可承受自控器驱动进行前后滚动及利用一侧金属体给自控器导电,浮力塞可在上侧透水辊压力作用下打开分隔层通水孔和在浮力作用下关闭通水孔,并通过所设上水孔给通水孔注水,透水辊可随导水管前后移动并压迫浮力塞下沉而打开水管槽中的分隔层通孔放水,自控器可定时自控与遥控和同步开启水槽管外部进水电磁阀放水和驱动移动轮按要求作前后滚动并随之带动导水管和喷淋管移动并适 时喷淋,导水管可设置透水辊和将水体导入喷淋管中,喷淋管可将导水管导入的水体或液肥或药剂进行喷施浇淋,且固定头与支撑杆也可不设螺纹吻接,而直接连接并进行固定,且固定头与固定杆为左右和前后两侧两组以上对称设置,导水管和喷淋管两端分别设有活接头以便安装与拆卸,并可根据喷淋场面宽度与高度等实际情况,采用活接方式将导水管加高或降低和将喷淋管加长或缩短进行组合设置。促使本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一般农业、园林和特色大田、大棚种植及足球场等大型草坪的自动移动控制与大跨度一次性大面积科学高效喷水滴淋、施液肥、洒药剂和车间、厂棚防火灭火等,其推广使用可综合节水降耗省力增效50%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具有设计结构精巧、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双边超宽架设、自控移动喷淋、快捷高效节水、安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较低,性价比极高等优势,其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明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的通水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的闭水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固定头,2-支撑杆,3-水槽管,4-浮力塞,5-透水棍,6_导电缆,7-移动轮,8-自控器,9-导水管,10-喷淋管。 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喷淋设置两个部分。所述固定设置包括固定头I、支撑杆2、水槽管3、导电缆6、移动轮7,所述固定头I设置于支撑杆2下端和上端设有螺纹盲孔与支撑杆2下端外侧螺纹吻接,且上端口外侧对称设有旋钻手把,其作用是固定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端与水槽管3下侧一端连接和下端与固定头I螺纹盲孔内侧吻接,其作用是支撑和升降水槽管3高度,所述水槽管3设置于支撑杆2上侧和内侧设有分隔层将槽管分隔层成上下间,且分隔层间接开有浮力塞4通孔,以及水槽管3上侧设有与导水管9下端外侧滑配的通行槽和远离该滑通两侧设有移动轮7滑行槽,其作用是设置和支持移动所述喷淋装置,所述导电缆6设置于水槽管3上侧的移动轮7滑行道内侧且一侧裸露与自控器8所属移动轮7 —侧金属体形成接触导电状态,其作用是给自控器导电,所述移动轮7连接于自控器8转轴一端,其作用是承受自控器8驱动进行前后滚动及利用一侧金属体给自控器8导电。所述喷淋设置包括浮力塞4、透水辊5、自控器8、导水管9、喷淋管10,所诉浮力塞4由上圆台体和下圆柱体组成和设置于水槽管3中的分隔层上下通孔中,且浮力塞4下圆柱体侧边设有上水孔,其作用是在上侧透水辊5压力作用下打开分隔层通水孔和在浮力作用下关闭通水孔,并通过所设上水孔给通水孔注水,所述透水辊5设置于导水管9下侧叉口中和水槽管3中的分隔层通水孔上,且周身设有透水孔并可前后滚动,其作用是随导水管前后移动并压迫浮力塞4下沉而打开水管槽3中的分隔层通孔放水,所述自控器8设置于水槽管3上侧和导水管9下端外侧,且内设转轴可将移动轮7 —侧与滑行槽一侧导电缆6所接触的电源导入自控器中,其作用是定时自控与遥控和同步开启水槽管3外部进水电磁阀放水和驱动移动轮7按要求作前后滚动并随之带动导水管9和喷淋管10移动并适时喷淋, 所述导水管9上端与喷水管10连通和下端外侧分别与自控器8连接并与水槽管3通槽内侧滑配,且末端内侧与置于水槽管3分隔层上侧的透水辊5两端连接,其作用是设置透水辊5和将水体导入喷淋管10中,所述喷淋管10两端分别与导水管上端连通且下侧设有若干个喷淋水孔或水咀,其作用是将导水管9导入的水体或液肥或药剂进行喷施浇淋。其中所述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为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移高效节水喷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喷淋设置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设置包括固定头(1)、支撑杆(2)、水槽管(3)、导电缆(6)、移动轮(7),所述固定头(1)设置于支撑杆(2)下端和上端设有螺纹盲孔与支撑杆(2)下端外侧螺纹吻接,且上端口外侧对称设有旋钻手把,所述支撑杆(2)上端与水槽管(3)下侧一端连接和下端与固定头(1)螺纹盲孔内侧吻接,所述水槽管(3)设置于支撑杆(2)上侧和内侧设有分隔层将槽管分隔层成上下间,且分隔层间接开有浮力塞(4)通孔,以及水槽管(3)上侧设有与导水管(9)下端外侧滑配的通行槽和远离该滑通两侧设有移动轮(7)滑行槽,所述导电缆(6)设置于水槽管(3)上侧的移动轮(7)滑行道内侧且一侧裸露与自控器(8)所属移动轮(7)一侧金属体形成接触导电状态,所述移动轮(7)连接于自控器(8)转轴一端;所述喷淋设置包括浮力塞(4)、透水辊(5)、自控器(8)、导水管(9)、喷淋管(10),所诉浮力塞(4)由上圆台体和下圆柱体组成和设置于水槽管(3)中的分隔层上下通孔中,且浮力塞(4)下圆柱体侧边设有上水孔,所述透水辊(5)设置于导水管(9)下侧叉口中和水槽管(3)中的分隔层通水孔上,且周身设有透水孔并可前后滚动,所述自控器(8)设置于水槽管(3)上侧和导水管(9)下端外侧,且内设转轴可将移动轮(7)一侧与滑行槽一侧导电缆(6)所接触的电源导入自控器中,所述导水管(9)上端与喷水管(10)连通和下端外侧分别与自控器(8)连接并与水槽管(3)通槽内侧滑配,且末端内侧与置于水槽管(3)分隔层上侧的透水辊(5)两端连接,所述喷淋管(10)两端分别与导水管上端连通且下侧设有若干个喷淋水孔或水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战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