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屏蔽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158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波屏蔽罩,其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且该印刷电路板设有电子元件,其中该电磁波屏蔽罩包含罩体与框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磁波屏蔽罩通过罩体与框体的结合,使该电子元件避免电磁波的干扰,也可在二次加工的过程中达到轻易地对该电子元件进行更换和检测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波屏蔽罩,尤指用于遮罩电子元件的电磁波屏蔽罩。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为避免因受到电磁波的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而影响到该电子产品执行的效能,例如该电子产品可为智慧型行动电话、平板电脑与可携式电脑等。如图I所示,传统解决电磁波干扰的方法是在印刷电路板 2上的电子元件4附近设有多个定位孔22,再提供具有多个接脚62的屏蔽框6,以由这些接脚62穿过这些定位孔22而对应接合后,使该印刷电路板2与该屏蔽框6结合固定,再将屏蔽罩8覆盖并结合于该屏蔽框6上,进而形成可阻隔电磁波的屏蔽壳体。其中,该屏蔽框6的表面形成多个凹槽64 (也可为凸点),该屏蔽罩8形成多个对应这些凹槽64的凸点82 (也可为凹槽),以供该屏蔽罩8与该屏蔽框6可由该等凹槽64与这些凸点82相结合而固定。然而,当该印刷电路板2的电子元件4因检测或更换而需要进行拆解该屏蔽壳体,但由于在拆解的过程中,该屏蔽罩8需通过将这些凹槽64与这些凸点82脱离而令该屏蔽罩8自该屏蔽框6拆解下,但前述脱离的动作可能因重复拆解或施力不当而导致该屏蔽罩8产生变形无法再重复使用,使其造成增加成本的问题。再者,针对该屏蔽罩8进行设计与开模,也会增加制造成本。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磁波屏蔽罩,除可使电子产品的电子元件达成防止电磁波的干扰外,更同时可达到以低成本的方式对该电子元件进行更换的功效。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波屏蔽罩,可提供电子元件防止电磁波的干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波屏蔽罩,可方便地对该电子元件进行检测和更换。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波屏蔽罩,可降低屏蔽罩制造的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其它目的,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电磁波屏蔽罩,是提供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且该印刷电路板设置有电子元件,其中该电磁波屏蔽罩包含框体与罩体,该框体结合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且该框体具有开口,用于外露出该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以及,该罩体与该框体结合,且该罩体覆盖于该框体上,用以封闭该开口,使该电磁波屏蔽罩遮罩该电子兀件。与已知技术相较,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波屏蔽罩,其由框体与罩体的结合,以提供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电子元件对电磁波屏蔽的作用,而防止电磁波的干扰,更可达到轻易地并低成本地更换和检测该电子元件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为已知屏蔽罩与印刷电路板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磁波屏蔽罩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说明图2电磁波屏蔽罩的结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磁波屏蔽罩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黏贴层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6为说明图4中的电磁波屏蔽罩与印刷电路板的组装示意图。图中2 印刷电路板22定位孔4 电子元件6 屏蔽框62 接脚64 凹槽8 屏蔽罩82 凸点10、10’电磁波屏蔽罩12 罩体14 框体142 框本体144接合部1442 开口146固定部16 黏贴层162 离型纸164黏着体1642 第一表面1644 第二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和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磁波屏蔽罩的分解示意图与结合示意图。在图2中,电磁波屏蔽罩10是提供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图未示)上,且该印刷电路板设置有电子元件及具有多个定位孔22。其中,该电磁波屏蔽罩10包含罩体12与框体14。该框体14结合在该印刷电路板上,具有框本体142、接合部144、固定部146与开口 1442,而该框本体142、该接合部144与该固定部146可为一体成型或者组合的态样,在该框本体142、该接合部144与该固定部146以一体成型为例示说明。其中,该框本体142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只要该框本体142所围绕的区域是可围绕在该电子元件的周缘即可,在该框本体142是以矩形为例示说明。该罩体12是与该框体14结合,且该罩体12可拆卸地覆盖于该框体14上,用以封闭该开口 1442,使该电磁波屏蔽罩10遮罩该电子元件。其中,该罩体12为薄片状,且该罩体12的材质可为铜、铝或锡的金属,例如铜箔、铝箔或锡箔等。其中,在本说明书中关于“上缘表面”与“下缘表面”的定义,都是指在一元件中面积较大的表面,且“上缘”与“下缘”的形容词是用以区别不同的表面而便于说明。其中,该接合部144形成在该框本体142的上缘表面,用于供该框体14对应结合于该罩体12的一侧。同时地,该接合部144围绕在该开口 1442的周缘,使得在该框体14与该印刷电路板结合时,可由该开口 1442外露出该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其中,该罩体12的面积大于该开口 1442的面积。此外,该开口 1442可直接地破设形成在该接合部144上(换言之,在形成该开口1442前,该接合部144完整地覆盖于该框本体142的上缘表面),或者由一体成型的方式直接地形成具有该开口 1442的接合部144。值得注意的是,该开口 1442的数目不仅只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口 1442而为单一个的型态,依据其它实际需求,该开口 1442可为多个 的型态,只要能够使得该电子元件可由该开口 1442而外露出,即属本技术所定义的开Π 1442。该固定部146形成在该框本体142的下缘表面,用于供该框本体142固定在该印刷电路板上。其中,该固定部146可利用接脚型态或表面黏着(SMD)等方式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使得该框体14邻近地设置于该电子元件的周缘,且该框体14可在该印刷电路板上进行拆卸或安装。在此,该固定部146以多个接脚型态为例,且该等接脚是自该框本体142延伸形成。再者,该等接脚的设置位置、数量及型态是对应于该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孔的位置、数量及型态。请参照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磁波屏蔽罩的分解示意图。在图4中,电磁波屏蔽罩10’是包含该罩体12、该框体14与黏贴层16。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电磁波屏蔽罩10’更包含该黏贴层16,该黏贴层16是设置于该框体14的接合部144与该罩体12之間,用于供该罩体12以黏贴方式结合于该框体14,并且使该罩体12完全地封闭该开口 1442,以在该电子元件的周缘形成屏蔽空间,进而使该电子元件可防止电磁波的干扰。其中,该黏贴层16可更包含多个离型纸162与黏着体164,这些离型纸162分别地设置于该黏着体164的第一表面1642与相对该第一表面1642的第二表面1644。再者,该黏着体164的第一表面1642可预先地黏贴至该罩体12或该框体14的接合部144,而该黏着体164的第二表面1644与该离型纸162黏贴,用以在将该离型纸162剥离该黏着体164之后,可进一步供该罩体12与该框体14贴合。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黏贴层16不仅只是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提的具有这些离型纸162与该黏着体164的型态,也可为例如直接涂覆具有黏着特性的胶体在该罩体12或该接合部144,即只要该黏贴层16能使该罩体12与该框体14紧密结合而该罩体12可遮蔽该开口 1442,即属本技术中该黏贴层16所述的范畴。请参照图6,为说明图4中的电磁波屏蔽罩与印刷电路板结合的组装示意图。在图6中,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波屏蔽罩,其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且该印刷电路板设置有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波屏蔽罩包含:框体,其结合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且该框体具有开口,用于外露出该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以及罩体,其与所述框体结合,且该罩体覆盖于所述框体上,用以封闭所述开口,使该电磁波屏蔽罩遮罩该电子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仕博陈昙龙谢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