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可调式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组合负载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8350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可调式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组合负载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直流接入单元、单相交流接入单元、三相交流接入单元和负载单元、负载类别和可调负载的控制单元;将直流负载箱、单相交流负载箱、三相交流负载箱组合安装在一台箱体内,通过直流接触器、单相交流接触器和三相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相互闭锁,实现直流负载、单相交流负载、三相交流负载的三种功能,并可方便地切换。负载箱底部装有带止位功能的脚轮,使用时可便于移动。从而大大节约制造成本,减少用户的投资和设备的占用空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移动可调的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组合型负载箱。
技术介绍
电器设备制造厂和变电站、发电厂配合调压设备和仪器仪表,在出厂前对成套电气设备(如直流屏、站用电屏、电能表柜等)的电气性能和技术指标都需要进行出厂试验或验收(如直流屏主要技术指标稳压精度、稳流精度、均流不平衡度、纹波系数、COS Φ和站用电屏、电度表屏的带负载通电试验等),而同样的,在变电站或发电厂可对大修后电气设备的电气性能的检测,而在这些检测项目中,负载箱均是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而在目前,针对直流设备、单相交流设备和三相交流设备的检测均需要配备不同的负载箱,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支出。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移动可调式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组合负载箱,通过切换,可以通过一台箱体完成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的负载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可调式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组合负载箱。能够由一台负载箱实现直流负载、单相交流负载、三相交流负载的三种功能,从而大大节约制造成本,减少用户的投资和设备的占用空间。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移动可调式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组合负载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直流接入单元、单相交流接入单元、三相交流接入单元和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包括三组负载管组,每一组负载管组均包括了数量相同的负载管,每一组中的负载管均并联在一起且每一并联支路上均通过一个负载控制开关控制该支路的通断,从而可方便控制负载电流的大小,其中,第一组负载管组两端的并联公共接点分别为a接点和b接点,第二组负载管组两端的并联公共接点分别为a’接点和b’接点,第三组负载管组两端的并联公共接点分别为a’’接点和b’’接点,所述b接点、b’接点和b’’接点联接在一起;所述直流接入单元包括正极接入端子、负极接入端子、直流输入空气断路器SB2、直流接触器和直流负载断路器,所述正极接入端子和负极接入端子分别联接a接点和b接点,形成正、负极输入线路,所述直流负载断路器设置在正、负极输入线路上,用于控制两者的通断,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线圈的两端分别联接在正、负极输入线路上,形成直流接触器支路,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在正极或负极输入线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入单元包括火线接入端子、零线接入端子、单相交流接触器和交流负载断路器,所述火线接入端子和零线接入端子分别联接a接点和b接点,形成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所述交流负载断路器设置在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上,用于控制两者的通断,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的两端分别联接在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上,形成单相交流接触器支路,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在火线接入线路或零线接入线路上;所述三相交流接入单元包括U相接入端子、V相接入端子、W相接入端子、N相接入端子、三相交流接触器和三相交流负载断路器,所述U相接入端子、V相接入端子、W相接入端子和N相接入端子分别联接a接点、a’接点、a’’接点和b’’接点,分别形成U相接入线路、V相接入线路、W相接入线路和N相接入线路,所述三相交流负载断路器设置在U相接入线路、V相接入线路、W相接入线路和N相接入线路上,用于控制这四条线路的通断,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的一端联接在U相接入线路或V相接入线路或W相接入线路上,另一端联接在N相接入线路上,形成三相交流接触器支路,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在U相接入线路上,第二常开触点设置在V相接入线路上,第三常开触点设置在W相接入线路上;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和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五常闭触点串联后,设置在单相交流接触器支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与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闭触点串联后,设置在直流接触器支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与直流·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串联后,设置在三相交流接触器支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与直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并联后,串接在a接点与a’接点之间;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五常开触点与直流接触器的第五常开触点并联后,串接在a’接点与a’ ’接点之间。进一步,所述负载箱还包括轴流风机单元,所述轴流风机单元包括至少一台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通过外部电源供电,由风机可控开关控制电源通断;进一步,所述直流接入单元还包括直流负载指示灯,所述直流负载指示灯的两输入端分别接入正、负极输入线路;所述单相交流接入单元还包括单相交流负载指示灯,所述单相交流负载指示灯的两输入端分别接入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所述三相交流接入单元还包括三相交流负载指示灯,所述三相交流负载指示灯的一个输入端接入U相接入线路、V相接入线路或W相接入线路中的一条线路,另一个输入端接入N相接入线路;进一步,所述直流接入单元还包括直流监测电压表和直流监测电流表,所述直流监测电压表的两测量端分别接入正、负极输入线路,所述直流监测电流表串接在正极输入线路或负极输入线路上,所述直流监测电压表和直流监测电流表的电源通过外部仪表电源供电;进一步,所述单相交流接入单元还包括单相交流监测电压表和单相交流监测电流表,所述单相交流监测电压表的两测量端分别接入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所述单相交流监测电流表通过电流互感器设置在火线接入线路上,所述单相交流监测电压表和单相交流监测电流表的电源通过外部仪表电源供电;进一步,所述三相交流接入单元还包括多功能电参数表,所述多功能电参数表的电压测量端分别接入U相接入线路、V相接入线路、W相接入线路和N相接入线路,所述多功能电参数表的电流测量绕组分别设置在U相接入线路、V相接入线路和W相接入线路上,所述多功能电参数表的电源通过外部仪表电源供电;进一步,所述负载箱还包括绝缘监察单元,所述绝缘监察单元包括多个试验电阻,所述试验电阻的接线柱设置在面板上,通过专用测试线可对每一路直流输出馈线及母线对地绝缘试验;进一步,所述负载管采用带有散热铜片的不锈钢定阻管;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止位功能的轮子,可方便地移动;进一步,每组负载管包括有6个负载管,6个负载管的负载电流分别为O. 5A、1A、2A、4A、8A、10A。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直流负载箱、单相交流负载箱、三相交流负载箱组合安装在一台箱体内,通过直流接触器、单相交流接触器和三相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相互闭锁,实现直流负载、单相交流负载、三相交流负载的三种功能,并可方便地切换,从而大大节约制造成本, 减少用户的投资和设备的占用空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内部电气元件连接示意图;图2为轴流风机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绝缘监测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可调式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组合负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直流接入单元、单相交流接入单元、三相交流接入单元和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包括三组负载管组,每一组负载管组均包括了数量相同负载管,每一组中的每一支负载管通过一个负载控制开关控制该支路的通断,然后并联在一起,其中,第一组负载管组两端的并联公共接点分别为a接点和b接点,第二组负载管组两端的并联公共接点分别为a’接点和b’接点,第三组负载管组两端的并联公共接点分别为a’’接点和b’’接点,所述b接点、b’接点和b’’接点联接在一起;所述直流接入单元包括正极接入端子(DC+)、负极接入端子(DC?)、直流接触器和直流负载断路器(SB2),所述正极接入端子(DC+)和负极接入端子(DC?)分别联接a接点和b接点,形成正、负极输入线路,所述直流负载断路器(SB2)设置在正、负极输入线路上,用于控制两者的通断,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线圈(KM2)的两端分别联接在正、负极输入线路上,形成直流接触器支路,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设置在正极或负极输入线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入单元包括火线接入端子(ACL)、零线接入端子(ACN)、交流负载断路器(SB1)和单相交流接触器,所述火线接入端子(ACL)和零线接入端子(ACN)分别联接a接点和b接点,形成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所述交流负载断路器(SB1)设置在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上,用于控制两者的通断,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1)的两端分别联接在火线接入线路和零线接入线路上,形成单相交流接触器支路,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设置在火线接入线路或零线接入线路上;所述三相交流接入单元包括U相接入端子(X1)、V相接入端子(X2)、W相接入端子(X3)、N相接入端子(X4)、三相交流接触器和三相交流负载断路器(SB3),所述U相接入端子(X1)、V相接入端子(X2)、W相接入端子(X3)和N相接入端子(X4)分别联接a接点、a’接点、a’’接点和b’’接点,分别形成U相接入线路、V相接入线路、W相接入线路和N相接入线路,所述三相交流负载断路器(SB3)设置在U相接入线路、V相接入线路、W相接入线路和N相接入线路上,用于控制这四条线路的通断,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3)的一端联接在U相接入线路或V相接入线路或W相接入线路上,另一端联接在N相接入线路上,形成三相交流接触器支路,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31)设置在U相接入线路上,第二常开触点(KM32)设置在V相接入线路上,第三常开触点(KM33)设置在W相接入线路上;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KM22)和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五常闭触点(KM35)串联后,设置在单相交流接触器支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KM12)与三相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闭触点(KM34)串联后,设置在直流接触器支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KM13)与直流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KM23)串联后,设置在三相交流接触器支路上;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KM14)与直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KM24)并联后,串接在a接点与a’接点之间;所述单相交流接触器的第五常开触点(KM15)与直流接触器的第五常开触点(KM25)并联后,串接在a’接点与a’’接点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兆源廖立平赵应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泊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