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车载计算机、中心服务计算机、宽带天线、射频接收机、GPS接收器、移动载体、车载GPRS模块和服务端GPRS模块;车载计算机、宽带天线、射频接收机、GPS接收器、移动载体、车载GPRS模块构成移动测试端;移动测试端动态采集测试点的电磁环境辐射数据,并通过服务端GPRS模块上传至中心服务计算机,中心服务计算机根据电磁环境辐射数据获取电磁环境监测与分析结果,并实时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空间电磁环境的动态测定、分析处理和实时显示,为治理电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便于对电磁环境做出科学评估,为城市的电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电磁环境进行监测的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和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无线网络技术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空间电磁环境的形成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界的电磁辐射,它是由电噪声、太阳和外层空间的宇宙噪声和摩擦充放电噪声引起的,其中主要是天电噪声;二是由用频设备的操作带来的电磁辐射,如高压送变电系统,电力机车,高频感应炉,微波治疗仪,广播电视发射塔,移动通/[目基站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环境中的电磁辐射能密度,由此产生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早在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己经发现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多年研究成果表明,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健康效应、电磁干扰及引燃引爆作用。因此,电磁环境的质量情况已引起世界各国及有关学术组织的普遍关注,正在为公众所认识。但是过去的电磁环境测量主要是针对一些固定台站和固定点位的测量,是针对电 磁兼容的测量。此外,在一般电磁环境测量大多采用平均方格法布点,将待测区域平均划分为1X1的方格形子区,原则上选每个方格中心点作为监测点。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①监测点太多,工作量太大;②所选的监测点,大多数没有代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时监测点太多,工作量太大以及所选的监测点,大多数没有代表性,从而无法实现对电磁环境做出科学评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车载计算机、中心服务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宽带天线、射频接收机、GPS接收器、移动载体、车载GPRS模块和服务端GPRS模块;所述车载计算机还包括监测与分析模块、电磁环境数据库;所述宽带天线安装在所述射频接收机上;所述射频接收机、所述GPS接收器、所述车载GPRS模块与所述车载计算机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移动载体上;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与所述服务端GPRS模块连接;所述车载GPRS模块与所述服务端GPRS模块之间采用无线方式实现信息通讯;所述车载计算机、所述宽带天线、所述射频接收机、所述GPS接收器、所述移动载体、所述车载GPRS模块构成移动测试端;该移动测试端动态采集测试点的电磁环境辐射数据,并通过所述服务端GPRS模块上传至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根据所述电磁环境辐射数据获取电磁环境监测与分析结果,并实时显示。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宽带天线采集测试点的电磁信号,并传送至所述射频接收机,所述射频接收机对该电磁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测试点的电场强度信息,并输出至所述监测与分析模块。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车载计算机、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均存储有地理信息系统GIS。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车载计算机通过所述监测与分析模块发出频段指令给所述射频接收机进行远程工作模式监控。 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车载计算机通过所述监测与分析模块对从所述射频接收机接收的测试点的电场强度信息,从所述GPS接收器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从所述电磁环境数据库中提取的地图分布信息,按照电磁数据单元格式存储在所述电磁环境数据库,形成电磁辐射环境数据。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车载计算机通过所述监测与分析模块在由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产生的电子地图与所述电磁辐射环境数据进行电磁辐射-电子地图的叠加,形成一层关于电磁场强分布的图层,以直观地反映综合场强及功率超标点信息。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电磁环境辐射数据包括电磁环境的频率、场强、功率。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车载计算机通过所述监测与分析模块对所述射频接收机所需的起止频率、扫瞄带宽、扫描时间、参考电平、测试点的地理位置坐标、温度、湿度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设置。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将所存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产生的电子地图信息与所述电磁环境福射数据进行叠加,形成一层关于电磁场强分布的图层,以直观地反映综合场强及功率超标点信息。所述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电场强度信息为10 13. 2范围内长中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三个频段的综合场强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是将电磁环境测试系统集成在移动载体内,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PRS无线网络等技术,实现空间电磁环境的动态测定、分析处理和实时显示,为治理电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便于对电磁环境做出科学评估,为城市的电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技术基于3S技术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优点I)通过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电磁环境资源数据库,可以对电磁环境分析评估,最终实现对电磁环境资源的监测、规划和管理,即区域范围内电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电子地图的可视化管理;2)通过对城市居民电磁环境中单位面积高频辐射能量的计算,进行电磁辐射污染水平评估;此外为重要地点如雷达站、机场、火车站、医院、化工厂等的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分析、处理和管理提供方便;尤其是把实际测量值与模拟值相对照,可帮助发现非法设台、擅自增大功率及互调干扰等情况,以排查存在干扰隐患的频率和台站;3)通过电磁环境移动监测平台,人们可以便捷地了解身边的电磁环境质量,合理安排电子设备的使用,尽可能地降低电磁环境辐射污染,继而提高居住的环境质量,尽量减少由电磁辐射干扰所造成的损失。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基于3S技术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I所示,是本技术基于3S技术的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电磁环境监测系统110除包括车载计算机100、中心服务计算机80之外,还包括宽带天线10、射频接收机20、GPS接收器30、监测与分析模块40、电磁环境数据库50、移动载体60、车载GPRS模块70和服务端GPRS模块90。宽带天线10、射频接收机20、GPS接收器30、车载GPRS模块70和车载计算机100安装在移动载体60 (即汽车)上。宽带天线10安装在射频接收机20上。射频接收机20、GPS接收器30和车载GPRS模块70与车载计算机100连接。监测与分析模块40和电磁环境数据库50存储在车载计算机100中。中心服务计算机80与服务端GPRS模块90连接。车载GPRS模块70与服务端GPRS模块90之间采用无线方式实现信息通讯。车载计算机100、宽带天线10、射频接收机20、GPS接收器30、移动载体60、车载GPRS模块70构成移动测试端,用于动态采集测试点的电磁环境辐射数据,并通过服务端GPRS模块90的无线交互上传至中心服务计算机80,中心服务计算机80根据电磁环境辐射数据获取电磁环境监测与分析的结果,并将该结果在G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车载计算机、中心服务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宽带天线、射频接收机、GPS接收器、移动载体、车载GPRS模块和服务端GPRS模块;所述宽带天线安装在所述射频接收机上;所述射频接收机、所述GPS接收器、所述车载GPRS模块与所述车载计算机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移动载体上;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与所述服务端GPRS模块连接;所述车载GPRS模块与所述服务端GPRS模块之间采用无线方式实现信息通讯;所述车载计算机、所述宽带天线、所述射频接收机、所述GPS接收器、所述移动载体、所述车载GPRS模块构成移动测试端;该移动测试端动态采集测试点的电磁环境辐射数据,并通过所述服务端GPRS模块上传至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所述中心服务计算机根据所述电磁环境辐射数据获取电磁环境监测与分析结果,并实时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合鹏,郑箘,宗原,闫国玉,于然,龚丽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七零六所,北京市爱威电子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