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半导制冷的急性毒物传感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811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7:55
一种基于半导制冷的急性毒物传感芯片,属于电子领域。它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急性毒物生物传感器体积大,不能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不足。它由复苏液存储层、PN结温度传感器层、PN结制冷层组成,其特征是芯片底层为PN结制冷层。芯片在一块半导体硅片上通过参杂工艺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芯片的上层为复苏液存储层。用于存放发光微生物复苏液。中间层为PN结温度传感器层。可以通过该层监测到温度变化。下层为PN结制冷层。此层用于使芯片温度保持在4℃,从而使发光微生物复苏液可以长时间保持其发光特性。该芯片主要用于监测水急性毒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大面积监测水污染意义重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半导制冷的急性毒物传感芯片
技术介绍
水环境的恶化将对人类生存造成危害,因而及时地对水环境进行急性毒物监测意义重大。由于水环境水域面积巨大,对及时监测而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保证。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解决大面积水域监测的好方法。目前还没有能够在实际中应用的急性毒物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原因在于应用于急性毒物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物传感器是不可逾越的瓶颈。急性毒物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化学分析方法,虽然精确但耗时长,不易于实现在线监测;另一种方法为生物检测法,该方法还可细分水蚤法、鱼检测法、发光微生物法。发光微生物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发光作用是发光细菌正常生理状态下所具有的性质,它是细胞呼吸作用的副产物,而呼吸作用则是细胞和生物代谢的基本过程,细菌的发光直接和其呼吸相关。当细胞活性受到毒性物质作用后,·其活性将受到抑制,从而使呼吸速率下降,进而导致发光降低。样品的毒性越强,发光细菌的光损失越多。将光强的变化通过光敏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即可确定毒性含量。应用发光微生物法基本原理制造的水急性毒物监测装置已经在水厂的监测中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半导制冷的急性毒物传感芯片,芯片由复苏液存储层、PN结温度传感器层、PN结制冷层组成,其特征是芯片底层为PN结制冷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胜非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