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宁专利>正文

叉车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776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叉车秤,包括两个叉车腿,以及装在叉车腿中的四个对称分布的传感器叉车腿的截面为C形,其侧壁顶部设有向内的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叉车称结构简单,称重精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衡器,具体涉及一种叉车秤,应用于需要对物体进行搬运和称重的场合。
技术介绍
叉车秤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如果称重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将会阻碍它的应用。一般要求物体放在叉面的任何一个位置上其误差不能超过lkg。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最理想的状态是当物体压在叉面上时,叉车腿完全不变形,这样所有的力量最终加在传感器上使传感器完全感受到被称物体的重量。这样显示出的数字才是真实的物体重量。现在中国的叉车秤的秤体有两种设计一种是在标准的手动液压搬运车车腿上加装传感器和仪表进行称重,称之为改装秤;另一种是把标准的手动液压搬运车的车腿改变 结构后加装传感器和仪表进行称重,参见图I。对于第一种改装秤来讲,由于不是专用秤体以至于各方面技术指标达不到称重和使用要求,现在逐渐被淘汰。另一种改变了车腿结构后虽然称重精度有所提高但还是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就阻碍了该产品的应用。生产厂家为了能提高称重精度就用加大加厚钢材的办法来抵消车腿变形造成的称重不准。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秤体的自重加大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钢材的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称重精度并没有提高多少,误差还是很大。综上,在实际应用中要使叉车腿不变形是做不到的,就现在设计而言,在有限的空间里无论钢板加到多厚都不能阻止叉车腿变形。也就是说用加大加厚材料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根据这种情况只能改变叉车腿的设计方案,和改变传感器与罩板顶部的连接方案,使叉车腿的变形与传感器的变形能够匹配才能满足与称重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称重精度更高的叉车秤。本技术所述的叉车秤,包括两个叉车腿,以及装在叉车腿中的四个对称分布的传感器。叉车腿的结构有两种,第一种叉车腿的结构特征为其截面为C形,其侧壁顶部设有向内的翻边。翻边的设置使叉车腿在受力时可以有效的控制腿的扭曲,其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保证称重精度。在传感器安置位置的正上方设有加强板固定连接翻边;加强板上有两个通孔,两个紧固螺丝分别穿过这两个通孔将传感器固定在叉车腿上。从叉车腿的剖面上看加强板和叉车腿形成一个矩形,这样既能节省材料又能提高叉车腿受力强度。减少了叉车腿因受力而产生的形变,保证了称重精度。每个叉车腿上盖有罩板、设有内螺纹的压头安装板焊接与罩板内壁顶部,内螺纹压头上端与压头安装板螺纹连接,下端设有内螺纹;传感器和叉车腿底部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内螺纹压头伸入该通孔中;吊紧螺丝伸入该通孔与内螺纹压头螺纹连接;内螺纹压头和吊紧螺丝可卡住传感器;罩板的外端悬空。作为第二种各零部件的连接方式,仍为每个叉车腿上盖有罩板、设有内螺纹的压头安装板焊接与罩板内壁顶部,有所不同的是设置一个外螺纹压头,其上端与压头安装板螺纹连接,下端设有外螺纹;传感器和叉车腿底部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外螺纹压头伸入该通孔中;吊紧螺母伸入该通孔与外螺纹压头螺纹连接;外螺纹压头和吊紧螺母可卡住传感器;罩板的外端悬空。当被称物体压在罩板上时,秤体受力变形。由于罩板与腿的变形是不一样的并且随着压力点不同,变形量也在变。这样传感器不是受到了垂直向下的力,以至于造成了称重不准。为了消除施加在传感器上的侧向力,传感器压头与传感器之间就要浮动,但如果四个都浮动那么当被称物体位于叉尖部时,罩板的后部就会翘起来,造成不能称重甚至损坏秤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位于叉尖处的前两只传感器与传感器压头浮动,位于叉根靠近三角体与液压缸处的后两只传感器与传感器压头固定。这样就能抵消由于罩板和秤腿变形的不同造成的称重不准,使被称物体的重量通过罩板完全垂直的施与传感器,这样叉尖处也能很准确的称重即增加了有效的称重面积,保证了称重精度。·本技术所述的叉车秤,其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与第一种结构有所不同的是叉车腿的截面为C形,其侧壁底部设有向内的翻边;设置传感器安装板,其两端固定连接翻边,其中间设有两个通孔,紧固螺丝穿过通孔将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上。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结合前述第一种零部件连接方式对应的结构为每个叉车腿上盖有罩板;设有内螺纹的压头安装板焊接与罩板内壁顶部,内螺纹压头上端与压头安装板螺纹连接,下端设有内螺纹;传感器设有通孔,内螺纹压头伸入该通孔中;吊紧螺丝伸入该通孔与内螺纹压头螺纹连接;内螺纹压头和吊紧螺丝可卡住传感器;罩板的外端悬空。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结合前述第二种零部件连接方式对应的结构为每个叉车腿上盖有罩板、设有内螺纹的压头安装板焊接与罩板内壁顶部,外螺纹压头上端与压头安装板螺纹连接,下端设有外螺纹;传感器设有通孔,外螺纹压头伸入该通孔中;吊紧螺母伸入该通孔与外螺纹压头螺纹连接;外螺纹压头和吊紧螺母可卡住传感器;罩板的外端悬空。本技术所提供的叉车秤在不增加叉车秤自身的重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叉车腿的结构减少了叉车腿在称重过程中发生的形变,增加了称重精度。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叉车秤的叉车腿结构。图2为本技术的叉车秤的叉车腿的第一种结构,右侧叉车腿去除罩板。图3为现有叉车秤的叉车腿的纵向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叉车腿的第一种结构的横向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叉车腿的第一种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叉车秤的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右侧叉车腿去除罩板。图7为本技术的叉车秤的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的横向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的传感器安装板的结构图图11为本技术的传感器安装板的A-A截面图图12为本技术的传感器安装板的B-B截面图图13为本技术的设内螺纹的压头结构图。图14为本技术的设外螺纹的压头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一参见图2,右侧叉车腿为拿掉罩板后的叉车腿第一种结构的内部构成图。本技术所述的叉车秤,包括两个叉车腿2,以及装在其内陷的沟槽中的四个对称分布的传感器4,叉车腿2的截面为C形,其侧壁顶部设有向内的翻边3。参见图4,在传感器4安置位置的上方设有加强板5固定连接翻边3,传感器4的下方垫有传感器安装垫板6,加强板5上有两个通孔,两个紧固螺丝7分别穿过这两个通孔将传感器4固定在叉车腿2上。参见图4和图5,每个叉车腿2上设有罩板I、设有内螺纹的压头安装板8焊接与罩板I内壁顶部,内螺纹压头9和压头安装板8螺纹连接,传感器4和叉车腿2底部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内螺纹压头9从正上方伸入传感器4的通孔中;吊紧螺丝10从正下方穿过叉车腿2底部伸入传感器4的通孔中,与压头9螺纹连接,即内螺纹压头9和吊紧螺丝10可卡住传感器;罩板I的外端悬空。具体实施例二叉车腿的结构同实施例一,有所不同的是作为第二种各零部件的连接方式,每个叉车腿2上设有罩板I、设有内螺纹的压头安装板8焊接与罩板I内壁顶部,外螺纹压头和压头安装板8螺纹连接,传感器4和叉车腿2底部设有同轴心的通孔,外螺纹压头从正上方伸入传感器4的通孔中;吊紧螺母从正下方穿过叉车腿2底部伸入传感器4的通孔中,与外螺纹压头螺纹连接,即外螺纹压头和吊紧螺母可卡住传感器;罩板I的外端悬空。具体实施例三参见图6,右侧叉车腿为拿掉罩板后的叉车腿的第二种结构的内部构成图。本技术所述的叉车秤,包括两个叉车腿11,以及装在其内陷的沟槽中的四个对称分布的传感器4 ;参见图7-9,叉车腿11的截面为C形,其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秤,包括两个叉车腿(2),以及装在叉车腿(2)中的四个对称分布的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叉车腿(2)的截面为C形,叉车腿(2)的侧壁顶部设有向内的翻边(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宁
申请(专利权)人:季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