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冷凝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746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冷凝传热管,该传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翅片,所述翅片沿轴向的间距呈有规律的宽窄变化;优选情况下,所述翅片沿轴向呈有规律的高低变化。高度错落有致、间距均匀变化的螺旋状翅片可使管外翅片间冷凝液膜的表面张力变化,能使“Gregorig”效应增强(冷凝液膜厚度不一致分布可减小平均热阻),进而提高管外冷凝换热效果;同时可加速冷凝液的下流,使换热效果增强,管束效应改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热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化冷凝传热管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高效理念的倡导,冷凝器设计要求换热性能逐步提高,而高效换热管正是影响冷凝器换热性能的核心因素。公开号为CN198282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铜热交换管,管外为三角形截面的光滑翅片,这种光滑翅片可增大换热面积,用于冷凝器中能减少冷凝液膜,加快冷凝液下滴的速度,比光管的换热效率高。但是这种光滑翅片之间的冷凝液容易“搭桥”,从而使冷凝液流动不顺畅,翅片上冷凝热阻增大降低换热效率。公开号为CN10181343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冷凝传热管,使用了翅顶开槽翅片结构,其锯齿状结构能够刺穿冷凝液膜,而翅上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冷凝换热性能。 上述现有冷凝器传热管的结构如图I、图2所示(图3是其主视投影图),在传热管主体外表面分布有翅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冷凝侧的换热性能,但由于翅片高度一致,翅片间距一致,且呈均匀分布,不能充分利用冷凝液的表面张力改善换热性能,因此,传热管的换热效率相对不高,不能充分满足制冷设备对冷凝器换热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化冷凝传热管,通过强化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化冷凝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间的间距沿轴向呈有规律的宽窄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永强王志军孙新春王晨辉张小广李前方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