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744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和溴化锂溶液出口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和蒸汽凝水出口的换热管,所述的多个换热管呈纵横多排设置,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在腔体内的中部上、下交错分别设置有与溴化锂溶液出口和溴化锂溶液进口位置相应的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不仅改变了溶液流动状况,变直流为紊流,而且延长溶液路径,强化传热效果。该技术使用后,蒸汽凝水出口温度降低5℃,凝水换热器使用寿命提高两倍,从而保护了整个机组的真空度,也就会相应延长了机组的寿命,实现小改动大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
技术介绍
1963年世界第一台溴化锂制冷机诞生,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研究开发,其技术日趋成熟,目前溴化锂制冷机在制冷机行业市场份额已达到30%。根据溴化锂制冷机原理可知,蒸汽凝水换热器是溴化锂制冷机回收蒸汽凝水的一个换热设备,利用从高压发生器出来的蒸汽凝水的余热(约140°C)来预热从吸收器过来的溴化锂稀溶液,回收热能。因为设备安装尺寸的限制,一般设计为截面边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换热管为换热系数较高的铜管,换热管截面排布均为正方形,如图2所示。如图I所示,当溴化锂溶液从下方垂直进入腔体后,在换热器长度约三分之一区域是紊乱流动的,这个区域没有发生腐蚀现象。由于换热管是正方形排列,溶液在经过一段距离的紊流后,逐渐开始沿换热管轴向在管外壁水平两侧形成单一流向的流动(称为整流),越往后其流向越整齐,特别是在换热器总长60% 70%的区域(正好为“黄金分割”区),流向最为整齐,而换热管被腐蚀的区域恰好集中在这个区域。再往后的区域流动方向开始向出口移动,逐渐开始变得紊流。这样,由于溴化锂制冷机存在溶液腐蚀寿命较短、产能衰减及效能比相对较低等常见问题,限制了该机型的应用推广,仅仅在具有废热废气等低品质能源地区有实用价值。所以,如何提高溴化锂制冷机的效能比、减少腐蚀,成为溴化锂制冷机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换热管腐蚀的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和溴化锂溶液出口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和蒸汽凝水出口的换热管,所述的多个换热管呈纵横多排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其中,在腔体内的中部上、下交错分别设置有与溴化锂溶液出口和溴化锂溶液进口位置相应的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其中,所述的上折流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的下折流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二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采用本技术后,不仅改变了溶液流动状况,变直流为紊流,而且延长溶液路径,强化传热效果。该技术使用后,蒸汽凝水出口温度降低5°C,凝水换热器使用寿命提高两倍,从而保护了整个机组的真空度,也就会相应延长了机组的寿命,实现小改动大功效。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凝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凝水换热器的换热管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凝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凝水换热器的换热管分布示意图。其中2、溴化锂溶液进口,3、换热管,4、下折流板,5、蒸汽凝水出口,6、溴化锂溶液出口,7、上折流板,8、蒸汽凝水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 2和溴化锂溶液出口 6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 8和蒸汽凝水出口 5的换热管3,所述的多个换热管3呈纵横多排设置,在换热管3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3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在腔体内的中部上、下交错分别设置有与溴化锂溶液出口 6和溴化锂溶液进口 2位置相应的上折流板7和下折流板4。其中,所述的上折流7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的下折流板4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二处。工作时,溴化锂溶液从溴化锂溶液进口 2进入到腔体内,遇到截面为正三角形纵横多排设置的换热管,使得溴化锂溶液的流动状况变为紊流,再遇到下折流板4和上折流板7的折挡,使得溴化锂溶液的流动状况始终处于紊流状态,最后通过溴化锂溶液出口 6进行流出,这样减小了溴化锂溶液对换热管的冲刷,从而实现了减小换热管的腐蚀。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和溴化锂溶液出口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和蒸汽凝水出口的换热管,所述的多个换热管呈纵横多排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腔体内的中部上、下交错分别设置有与溴化锂溶液出口和溴化锂溶液进口位置相应的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折流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的下折流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二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和溴化锂溶液出口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和蒸汽凝水出口的换热管,所述的多个换热管呈纵横多排设置,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在腔体内的中部上、下交错分别设置有与溴化锂溶液出口和溴化锂溶液进口位置相应的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采用本技术后,不仅改变了溶液流动状况,变直流为紊流,而且延长溶液路径,强化传热效果。该技术使用后,蒸汽凝水出口温度降低5℃,凝水换热器使用寿命提高两倍,从而保护了整个机组的真空度,也就会相应延长了机组的寿命,实现小改动大功效。文档编号F28D7/16GK202630749SQ20122020857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谢奎狮, 熊永安, 杨建文, 胡彦伟 申请人: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和溴化锂溶液出口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和蒸汽凝水出口的换热管,所述的多个换热管呈纵横多排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奎狮熊永安杨建文胡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