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申专利>正文

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085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器中预冷段的风冷换热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拆卸方便、便于清理、使用成本低的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包括若干换热管,换热管为翅片管,翅片管的管体为直管,还包括左、右管板和左、右管箱,左、右管箱上均具有开口端,左、右管箱上在开口端处连接有法兰,左、右管箱分别通过法兰连接在左、右管板上,左、右管板上均设有若干管孔,翅片管的左、右端管口分别穿过左、右管板上的相应管孔与左、右管箱相连通,右管箱上设有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采用管板管箱式结构,可以在不拆卸管线的情况下打开管箱,清理、检修或局部更换管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器的换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器中预冷段的风冷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一般采用集管式结构,如图I所示,冷却器预冷段(采用风冷形式)的换热管I’采用弯管结构,每组换热管I’中的被冷却介质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采用直接焊接在进口总管2’和出口总管3’上的结构。冷却器预冷段采用这种集管式结构的换热装置,由于换热管I’的弯管结构具有弯折管段4’,换热管I’的进口管段5’和出口管段6’之间就会有一定量的进出口管段间距,由此使得冷却器的壳体高度增加,整机设备占用空间增大,成本增加;另外,换热管I’采用弯管结构,弯折管段4’内的管垢不好清理,容易出现堵塞现象,导致预冷段换热管整体换热效率降低。此外,由于换热管I’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直接焊接在一根进口总管2’和出口总管3’上,在使用过程中,若换热 管I’中的其中一根管束出现泄露现象,那么整个进口总管2’或出口总管3’均不能继续使用,从而导致整个换热装置报废,更换换热装置导致成本增加,且严重影响了冷却器整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便于清理、使用成本低的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包括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翅片管,翅片管的管体为直管,还包括左、右管板和左、右管箱,左、右管箱上均具有开口端,左、右管箱上在开口端处连接有法兰,所述左、右管箱分别通过法兰连接在左、右管板上,所述左、右管板上均设有若干管孔,所述翅片管的左、右端管口分别穿过左、右管板上的相应管孔与左、右管箱相连通,所述右管箱上设有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其中所述右管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右管箱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右管板和右管箱的内壁上。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隔板将伸入右管箱内的所有换热管分隔为两层管,使得被冷却介质能够在双管层结构中进行多次循环,换热效率较高。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翅片管为碳钢管,所述翅片管是通过将翅片环绕焊接在直管管体上而成。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法兰为方形法兰,所述左、右管板均为方形管板,所述左、右管箱的开口端为方形开口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其中的换热管由现有技术中的弯管改进为直管结构,清理方便,体积紧凑;且换热管采用翅片管,在风冷情况下加速散热;此外,配合直管式换热管结构,在直管换热管两端均采用换热管管口穿过管板与管箱相连通、管板通过法兰与管箱连接,采用这种可拆卸式管箱管板结构,可以在不拆卸管线的情况下打开管箱,清理、检修或局部更换管束,同时,也可在换热装置发生个别换热管泄露时,现场堵塞漏管,并继续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集管式结构中,一旦单管发生泄露,就需要将整个换热装置更换,导致整台换热装置报废,使用效果不好,且更换的成本较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预冷段换热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3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中的右管板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中的方形法兰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包括若干换热管,换热管为翅片管1,翅片管I的管体为直管,还包括左、右管板21、22和左、右管箱31、32,左、右管箱31、32上均具有开口端,左、右管箱31、32上在开口端处连接有法兰41、42,左、右管箱31、32分别通过法兰41、42连接在左、右管板21、22上,左、右管板21、22上均设有若干管孔2a,翅片管I的左、右端管口分别穿过左、右管板21、22上的相应管孔2a与左、右管箱31、32相连通,右管箱31上设有总进液口 31a和总出液口 31b。如图2所不,右管箱31内设有隔板31c,隔板31c将右管箱31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隔板31c的左端固定在右管板21内壁上的长条形槽5中,隔板31c的右端固定在右管箱31内壁上。如图3所示,左、右管板21、22均为方形管板;如图4所示,法兰41、42均为方形法兰;左、右管箱31、32的开口端为与方形法兰41、42相适应的方形开口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右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包括若干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翅片管(1),翅片管(1)的管体为直管,还包括左、右管板(21、22)和左、右管箱(31、32),左、右管箱(31、32)上均具有开口端,左、右管箱(31、32)上在开口端处连接有法兰(41、42),所述左、右管箱(31、32)分别通过法兰(41、42)连接在左、右管板(21、22)上,所述左、右管板(21、22)上均设有若干管孔(2a),所述翅片管(1)的左、右端管口分别穿过左、右管板(21、22)上的相应管孔(2a)与左、右管箱(31、32)相连通,所述右管箱(31)上设有总进液口(31a)和总出液口(31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器的预冷段换热装置,包括若干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翅片管(1),翅片管(I)的管体为直管,还包括左、右管板(21、22)和左、右管箱(31、32),左、右管箱(31、32)上均具有开口端,左、右管箱(31、32)上在开口端处连接有法兰(41、42),所述左、右管箱(31、32)分别通过法兰(41、42)连接在左、右管板(21、22)上,所述左、右管板(21,22)上均设有若干管孔(2a),所述翅片管(I)的左、右端管口分别穿过左、右管板(21、22)上的相应管孔(2a)与左、右管箱(31、32)相连通,所述右管箱(31)上设有总进液口(311a)和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申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汪申刘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