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IDC机房的闭式冷却塔制冷系统,包括闭式冷却塔、水冷制冷机组、冷水罐、冷冻水泵、冷却水泵、IDC机房末端装置、嵌入式控制系统、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冬季闭式冷却塔干工况运行,避免水冷制冷机组开机,节能,防冻;过渡季闭式冷却塔湿工况运行,避免水冷制冷机组开机,节能;夏季夜间闭式冷却塔湿工况运行,避免水冷制冷机组开机,节能;夏季日间水冷制冷机组开机;利用冷水罐蓄能,推迟水冷制冷机组运行时间;停水期利用冷水罐的储水功能,保障停水期间IDC机房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IDC机房的空气调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IDC机房的闭式冷却塔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IDC (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中由于设备运行散热量大,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机房温度需要常年控制在22°C ±2°C。IDC机房的特殊性如下(1)全年都是冷负荷,所以需要全年开启制冷系统,并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2) IDC机房空调系统由于冷负荷大,制冷系统能耗很高;(3)为保证IDC机房在停水情况下依然能正常运行,要求配备蓄水池。现有IDC机房由于规模的扩大,采用水冷制冷机组配合IDC末端装置的系统形式越来越多。传统采用水冷制冷机组配合IDC末端装置的系统采用的开式冷却塔,需要配备的蓄水池容积要求大,占地面积大,耗水量大;且由于IDC机房全年都需开启水冷制冷机组,运行费用极高。为降低运行费用,目前推广的免费制冷技术主要采用风冷自然冷却。采用风冷自然冷却系统存在如下缺点(1) IDC机房内的洁净度难以保证;(2) IDC机房内的湿度难以控制;(3)风道大,占地面积大,费用高;(4)使用时间有限,节能节电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IDC机房空调系统技术的上述缺陷,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应用于IDC机房的闭式冷却塔制冷系统,通过闭式冷却塔和冷水罐配合水冷制冷机组,解决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IDC机房的闭式冷却塔制冷系统,包括由管道连接的闭式冷却塔、水冷制冷机组、冷水罐、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IDC机房末端装置,以及电连接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以及各电动阀门;自来水管、冷水罐的第一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与闭式冷却塔的补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的出水口由管道经第三电动阀门与冷水罐的进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的出水口又由管道经顺序连接的第四电动阀门和第五电动阀门与冷却水泵的进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的出水口还由管道经顺序连接的第四电动阀门和第六电动阀门与冷冻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的第一出水口由管道经第七电动阀门与冷冻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冷冻水泵的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IDC机房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接,IDC机房末端装置的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第八电动阀门、第九电动阀门与水冷制冷机组的第一进水口、闭式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水泵的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水冷制冷机组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的第二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闭式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冷水罐的第二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第五电动阀门、第六电动阀门与冷却水泵的进水口、冷冻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水冷制冷机组的第一进水口处,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闭式冷却塔的进水口处,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闭式冷却塔的进风口处;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以及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输入嵌入式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控制各电动阀门以及闭式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闭式冷却塔风机变频器输出的信号控制闭式冷却塔中的风机,闭式 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输出的信号控制闭式冷却塔中的喷淋循环水泵。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闭式冷却塔工况运行模式可以在冬季不开启水冷制冷机组的基础上,利用处于干工况运行的闭式冷却塔,获得足够低温的冷冻水,满足IDC机房的需求。同时,闭式冷却塔的冷却盘管与IDC机房末端装置组成闭式系统,有效避免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保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设备的洁净程度。此外,闭式冷却塔在温度接近或低于0°C的情况下干工况运行,避免喷淋水冻结造成的对闭式冷却塔的损坏,有效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技术采用闭式冷却塔工况运行模式可以在过渡季(春、秋季)不开启水冷制冷机组的基础上,利用处于湿工况运行的闭式冷却塔,获得足够低温的冷冻水,满足IDC机房的需求。本技术采用闭式冷却塔工况运行模式可以在夏季夜间不开启水冷制冷机组的基础上,利用处于湿工况运行的闭式冷却塔,获得足够低温的冷冻水,满足IDC机房的需求。有效缩短水冷机组的运行时间,节能、节电、经济。在上述水冷制冷机组不开启,利用闭式冷却塔制冷的时候,把冷却后的水通到冷水罐,可以保证流量,并延长利用闭式冷却塔供冷的时间。当夏季日间的温度逐渐升高时,冷水罐内的水温已经不能满足IDC机房末端装置的空调需求的时候,才开启制冷机组,获得足够低温的冷冻水,满足IDC机房的需求。本技术采用紧急停水模式可以在停水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冷水罐内的水满足闭式冷却塔的喷淋补水需要,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保障IDC机房不间断、正常的运行。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制冷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制冷系统的运行方式总图。图3是正常情况下,闭式冷却塔冷却运行方式的环路图。图4是正常情况下,水冷制冷机组制冷运行方式下的冷冻水循环环路图。图5是正常情况下,水冷制冷机组制冷运行方式下的冷却水循环环路图。图6是正常情况下,本技术制冷系统的供水图。图7是紧急停水情况下,本技术制冷系统的供水图。附图符号说明I.闭式冷却塔;2.水冷制冷机组;3.冷水罐;4.冷冻水泵;5.冷却水泵;6. IDC机房末端装置;7.嵌入式控制系统;8.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9.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10.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11.电动阀门;12.电动阀门;13.电动阀门;14.电动阀门;15.电动阀门;16.电动阀门;17.电动阀门;18.电动阀门;19.电动阀门;20.闭式冷却塔风机变频器;21.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制冷系统包括闭式冷却塔I、水冷制冷机组2、冷水罐3、冷冻水泵4、冷却水泵5、IDC机房末端装置6、嵌入式控制系统7、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8、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9、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10、闭式冷却塔 风机变频器20、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21以及多个电动阀门11 19。见图1,自来水管、冷水罐3的第一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电动阀门11、电动阀门12与闭式冷却塔I的补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I的出水口由管道经电动阀门13与冷水罐3的进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I的出水口又由管道经顺序连接的电动阀门14和电动阀门15与冷却水泵5的进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I的出水口还由管道经顺序连接的电动阀门14和电动阀门16与冷冻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一出水口由管道经电动阀门17与冷冻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冷冻水泵4的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IDC机房末端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IDC机房末端装置6的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电动阀门18、电动阀门19与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一进水口、闭式冷却塔I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水泵5的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二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闭式冷却塔I的进水口连接;冷水罐3的第二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电动阀门15、电动阀门16与冷却水泵5的进水口、冷冻水泵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IDC机房的闭式冷却塔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管道连接的闭式冷却塔(1)、水冷制冷机组(2)、冷水罐(3)、冷冻水泵(4)、冷却水泵(5)和IDC机房末端装置(6),以及电连接的嵌入式控制系统(7)、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8)、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9)、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10)、闭式冷却塔风机变频器(20)、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21)以及各电动阀门(11~19);自来水管、冷水罐(3)的第一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第一电动阀门(11)、第二电动阀门(12)与闭式冷却塔(1)的补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1)的出水口由管道经第三电动阀门(13)与冷水罐(3)的进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1)的出水口又由管道经顺序连接的第四电动阀门(14)和第五电动阀门(15)与冷却水泵(5)的进水口连接,闭式冷却塔(1)的出水口还由管道经顺序连接的第四电动阀门(14)和第六电动阀门(16)与冷冻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一出水口由管道经第七电动阀门(17)与冷冻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冷冻水泵(4)的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IDC机房末端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IDC机房末端装置(6)的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第八电动阀门(18)、第九电动阀门(19)与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一进水口、闭式冷却塔(1)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水泵(5)的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二出水口由管道直接与闭式冷却塔(1)的进水口连接;冷水罐(3)的第二出水口由管道分别经第五电动阀门(15)、第六电动阀门(16)与冷却水泵(5)的进水口、冷冻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8)安装在水冷制冷机组(2)的第一进水口处,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闭式冷却塔(1)的进水口处,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闭式冷却塔(1)的进风口处;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8)、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9)以及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10)采集的信号输入嵌入式控制系统(7),嵌入式控制系统(7)输出的信号控制各电动阀门(11~19)以及闭式冷却塔风机变频器(20)、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21);闭式冷却塔风机变频器(20)输出的信号控制闭式冷却塔(1)中的风机,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变频器(21) 输出的信号控制闭式冷却塔(1)中的喷淋循环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陆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