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铅加热输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616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2:31
一种液态铅加热输送管,涉及铅蓄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在外管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侧有加热层,加热层与外管之间填充有隔热层,隔热层为石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用于输送高温金属铅液,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可对输送的铅液进行加热,防止铅液在输送过程中冷却固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蓄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铅加热输送管
技术介绍
常用的充电电池除了锂电池之外,铅酸电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电池统。铅蓄电池的优点是放电时电动势较稳定,缺点是比能量(单位重量所蓄电能)小,对环境腐蚀性强。铅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铅蓄电池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22 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现有技术中,生产铅蓄电池时,需要用到很多金属铅,并需要对金属 铅进行一系列的加工,高温融化后的液态铅温度很高,一般管道无法输送,并且还要保证在铅液输送过程中不会冷却凝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防止铅液冷却的液态铅加热输送管。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态铅加热输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在外管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侧有加热层,加热层与外管之间填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石棉。本技术结构简单,可用于输送高温金属铅液,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可对输送的铅液进行加热,防止铅液在输送过程中冷却固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I所示,一种液态铅加热输送管,包括外管I和内管4,所述内管4在外管I内部,内管4外侧有加热层3,加热层3与外管I之间填充有隔热层2,隔热层2为石棉。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液态铅加热输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在外管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侧有加热层,加热层与外管之间填充有隔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态铅加热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石棉。专利摘要一种液态铅加热输送管,涉及铅蓄电池生产设备
,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在外管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侧有加热层,加热层与外管之间填充有隔热层,隔热层为石棉。本技术结构简单,可用于输送高温金属铅液,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可对输送的铅液进行加热,防止铅液在输送过程中冷却固化。文档编号F16L53/00GK202629462SQ20122027057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徐尚松 申请人:滁州金恒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定远县金恒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态铅加热输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在外管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侧有加热层,加热层与外管之间填充有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尚松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金恒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定远县金恒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