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87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1:57
一种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它包括阀芯外壳、把手、旋转座、上瓷片、下瓷片及底座,其特征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上分布有进水孔,阀芯外壳周壁两侧内壁中部相对处各设左、右竖向的且两内侧壁均分别呈斜面状的弹豆槽,旋转座周壁一侧处设竖向的突起部分,所设竖向的突起部分上设径向的盲孔,径向的盲孔内埋入弹簧,弹簧的外端部处设弹头,其分别与左、右竖向的弹豆槽形成配合,上瓷片一端设呈扇形状的缺口,下瓷片上端面上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进出水孔,底座上端面上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的上、下端面处分别设相配的带密封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可用于分水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水阀阀芯,特别是涉及一种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
技术介绍
传统的分水阀阀芯都为提拉式分水阀阀芯,这种传统的分水阀阀芯在放水时,通常采用将分水阀阀芯的把手向上拉起或向下压紧来控制两路出水,由于操作把手时手感差,用力大小很难撑握,不易控制到位,经常发生只有通过多次反复操作才能使两路出水的其中一路出水得到完全关闭,如此操作使用且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即会出现不是其中一路出水关闭后漏水就是其中另一路出水关闭后漏水,无法完全控制,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的不当使用状况下,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是这种传统的分水阀阀芯且依靠密封圈结构来控制两路出水,所使用的密封圈受到损坏,则造成关闭后漏水现象的发生,由此,大大缩短了分水阀阀芯的使用周期,也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及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它不但能有效消除两路出水的其中一路出水关闭后的漏水现象发生,而且,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同时使用周期得到极大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技术的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包括阀芯外壳、把手、旋转座、上瓷片、下瓷片及底座,所述阀芯外壳呈“凸”字形状,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上端上设带O形密封圈的环形状凹槽,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设左、右定位缺口,所述左定位缺口的宽度小于右定位缺口的宽度,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前、后端上设前、后锁紧窗口,所述把手呈圆柱形状,所述把手上端面上设内螺纹孔,所述把手上端部的周壁上分布有竖向的筋条,所述把手下端部的周壁上设有相隔一定间距且各带上、下O形密封圈的上、下环形状凹槽,所述把手底面的中部处向下延伸有一横向的且中部设径向的插销孔的片状体,所述片状体中部所设径向的插销孔处固定有一插销,所述旋转座为圆柱体,所述旋转座上端面上设与所述把手底面处向下延伸有一横向的且中部设径向的插销孔的片状体相配合的盲孔,所述旋转座上端面上所设盲孔的周壁的前、后端处分别设相对的前、后凹槽,所述旋转座下端面上分布有凸起的固定体,所述旋转座上端面上还设一软性垫圈,所述上瓷片为圆柱体,所述上瓷片上端面上设与所述旋转座下端面上所分布的凸起的固定体相配合的固定座,所述下瓷片为圆柱体,所述下瓷片周壁的前、后端分别设前、后限位缺口,所述底座上端面上的前、后端分别设与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前、后端所设的前、后锁紧窗口相配的前、后限位锁紧卡头,所述底座上端面上的左、右端分别设与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所设左、右定位缺口相配合的且呈片状的左、右定位座,所述把手底面中部处向下所延伸的横向的且中部所设径向的插销孔处固定有插销的片状体与所述旋转座上端面上所设盲孔形成嵌接联接,与此同时,所述插销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旋转座上端面上所设盲孔的周壁的前、后端处分别所设相对的前、后凹槽处形成嵌接联接,所述软性垫圈安置在所述旋转座上端面上,所述旋转座下端面上分布的凸起的固定体与所述上瓷片上端面上所设的固定座形成嵌接联接,所述上瓷片与所述下瓷片形成接触联接,所述下瓷片周壁的前、后端分别所设前、后限位缺口与所述底座上端面上的前、后端分别所设前、后限位锁紧卡头下端部内侧形成嵌接联接,所述阀芯外壳套装在所述把手、所述旋转座、所述上瓷片及所述下瓷片外并形成配合,所述阀芯外壳上端部的内壁与所述把手下端部形成密封联接,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下端面且安设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所设左、右定位缺口与所述底座上端面上的左、右端分别所设呈片状的左、右定位座形成嵌接联接,与此同时,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前、后端所设的前、后锁紧窗口与所述底座上端面上的前、后端分别所设的前、后限位锁紧卡头上端部的外侧形成嵌接联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上分布有进水孔,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左、右侧内壁的中部相对处分别设有左、右竖向的弹豆槽,所述左、右竖向的弹豆槽的两内侧壁均分别呈斜面状,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左、右侧内壁的中部相对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竖向的弹豆槽与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所设左、右定位缺口均分别上下相对,所述旋转座周壁的一侧处设有一竖向的突起部分,所述旋转座周壁的一侧处所设的竖向的突起部分上设有一径向的盲孔,所述径向的盲孔内埋入有一呈圆柱形状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外端部处设有一弹头,所 述弹头的左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弹头的右端部且为弹头的呈圆锥形状的左端部的右端面的中部处向右延伸的与所述弹簧的内径相配的圆柱体,所述弹头的右端部的圆柱体与所述弹簧的外端部处形成嵌接联接,所述弹头的呈圆锥形状的左端部且分别与所述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左、右侧内壁的中部相对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竖向的弹豆槽形成配合,所述上瓷片一端还设有呈扇形状的缺口,所述下瓷片上端面上还设有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进出水孔,所述底座上端面上还设有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所述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与所述下瓷片上端面上所设纵向且呈菱形状的左、右进出水孔分别相对且相配,所述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的上端面处设有相配的内带内密封圈的凹槽,所述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的下端面处还设有相配的内带外密封圈的凹槽。本技术改变了现有的分水阀阀芯,且利用现有的冷热水阀阀芯,并对其进行了改变,即在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上增设进水孔,把手及旋转座联接固定后设为任意旋转,在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左、右侧内壁的中部相对处分别设左、右竖向的弹豆槽,在旋转座周壁的一侧处设一竖向的突起部分,所设竖向的突起部分上设一径向的盲孔,所设径向的盲孔内埋入有一呈圆柱形状的弹簧,所设弹簧外端部处设一左端部呈圆锥形状的弹头,左端部呈圆锥形状的弹头与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左、右侧内壁的中部相对处所设左、右竖向的弹豆槽分别形成配合,在上瓷片一端还设为呈扇形状的缺口,在下瓷片上端面上设有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进出水孔,在底座上端面上设有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右出水孔与下瓷片上端面上所设纵向且呈菱形状的左、右进出水孔分别相对且相配。本技术的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的使用,把手及旋转座既可作完全顺时针旋转,又可作完全逆时针旋转,旋转把手并通过旋转座带动上瓷片转动,当在旋转座周壁一侧处所设竖向的突起部分上所设一径向的盲孔内埋入呈圆柱形状的弹簧外端部处所设的左端部呈圆锥形状的弹头嵌入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的左侧内壁中部处所设的左竖向的弹豆槽内或右侧内壁中部处所设的右竖向的弹豆槽内,此时由手感可得到的弹头弹入弹豆槽内的感觉,并且,上瓷片一端所设呈扇形状的缺口、下瓷片上端面上所设纵向且呈菱形状的左进出水孔或右进出水孔及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出水孔或右出水孔一一相对,水流从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上分布的进水孔处进入并通过上瓷片一端所设呈扇形状的缺口及下瓷片上端面上所设纵向且呈菱形状的左进出水孔后从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左出水孔流出,或者,水流从阀芯外壳下端部周壁上分布的进水孔处进入并通过上瓷片一端所设呈扇形状的缺口及下瓷片上端面上所设纵向且呈菱形状的右进出水孔后从底座上端面上所设纵向的且呈菱形状的右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60度旋转分水阀阀芯,它包括阀芯外壳(1)、把手(2)、旋转座(3)、上瓷片(4)、下瓷片(5)及底座(6),所述阀芯外壳(1)呈“凸”字形状,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上端上设带O形密封圈(11)的环形状凹槽(12),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设左、右定位缺口(14、15),所述左定位缺口(14)的宽度小于右定位缺口(15)的宽度,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前、后端上设前、后锁紧窗口(16、17),所述把手(2)呈圆柱形状,所述把手(2)上端面上设内螺纹孔(21),所述把手(2)上端部的周壁上分布有竖向的筯条(22),所述把手(2)下端部的周壁上设有相隔一定间距且各带上、下O形密封圈(23、24)的上、下环形状凹槽(25、26),所述把手(2)底面的中部处向下延伸有一横向的且中部设径向的插销孔(27)的片状体,所述片状体中部所设径向的插销孔(27)处固定有一插销(28),所述旋转座(3)为圆柱体,所述旋转座(3)上端面上设与所述把手(2)底面处向下延伸有一横向的且中部设径向的插销孔(27)的片状体相配合的盲孔(31),所述旋转座(3)上端面上所设盲孔(31)的周壁的前、后端处分别设相对的前、后凹槽(32、33),所述旋转座(3)下端面上分布有凸起的固定体(34),所述旋转座(3)上端面上还设一软性垫圈(35),所述上瓷片(4)为圆柱体,所述上瓷片(4)上端面上设与所述旋转座(3)下端面上所分布的凸起的固定体(34)相配合的固定座(41),所述下瓷片(5)为圆柱体,所述下瓷片(5)周壁的前、后端分别设前、后限位缺口(51、52),所述底座(6)上端面上的前、后端分别设与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前、后端所设的前、后锁紧窗口(16、17)相配的前、后限位锁紧卡头(61、62),所述底座(6)上端面上的左、右端分别设与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所设左、右定位缺口(14、15)相配合的且呈片状的左、右定位座(63、64),所述把手(2)底面中部处向下所延伸的横向的且中部所设径向的插销孔(27)处固定有插销(28)的片状体与所述旋转座(3)上端面上所设盲孔(31)形成嵌接联接,与此同时,所述插销(28)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旋转座(3)上端面上所设盲孔(31)的周壁的前、后端处分别所设相对的前、后凹槽(32、33)处形成嵌接联接,所述软性垫圈(35)安置在所述旋转座(3)上端面上,所述旋转座(3)下端面上分布的凸起的固定体(34)与所述上瓷片(4)上端面上所设的固定座(41)形成嵌接联接,所述上瓷片(4)与所述下瓷片(5)形成接触联接,所述下瓷片(5)周壁的前、后端分别所设前、后限位缺口(51、52)与所述底座(6)上端面上的前、后端分别所设前、后限位锁紧卡头(61、62)下端部内侧形成嵌接联接,所述阀芯外壳(1)套装在所述把手(2)、所述旋转座(3)、所述上瓷片(4)及所述下瓷片(5)外并形成配合,所述阀芯外壳(1)上端部的内壁与所述把手(2)下端部形成密封联接,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下端面且安设在所述底座(6)的上端面上,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所设左、右定位缺口(14、15)与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左、右端分别所设呈片状的左、右定位座(63、64)形成嵌接联接,与此同时,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前、后端所设的前、后锁紧窗口(16、17)与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前、后端分别所设的前、后限位锁紧卡头(61、62)上端部的外侧形成嵌接联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上分布有进水孔(13),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左、右侧内壁的中部相对处分别设有左、右竖向的弹豆槽(18、19),所述左、右竖向的弹豆槽(18、19)的两内侧壁均分别呈斜面状,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左、右侧内壁的中部相对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竖向的弹豆槽(18、19)与所述阀芯外壳(1)下端部周壁的下端两侧所设左、右定位缺口(14、15)均分别上下相对,所述旋转座(3)周壁的一侧处设有一竖向的突起部分(36),所述旋转座(3)周壁的一侧处所设的竖向的突起部分(36)上设有一径向的盲孔(37),所述径向的盲孔(37)内埋入有一呈圆柱形状的弹簧(38),所述弹簧(38)的外端部处设有一弹头(39),所述弹头(39)的左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弹头(39)的右端部且为弹头(39)的呈圆锥形状的左端部的右端面的中部处向右延伸的且与所述弹簧(38)的内径相配的圆柱体,所述弹头(39)的右端部的圆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中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祁尔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