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软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54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定阀片和动阀片,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定阀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一通孔与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互相连通并与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入口相连通,第四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连通,第六通孔与出水口相连通,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邻,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邻,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相邻;动阀片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有益效果:实用,流量大,节盐环保,延长阀体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软水阀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应用中,经常要用到多功能控制阀,特别是在软化水领域中,常用多功能软水阀来实现五种功能软化、反冲洗、吸盐逆流再生或吸盐顺流再生、原水补水或软水补水、正洗等功能。由于平面密封多路阀结构简洁,可靠性高,近年来日渐成为多功能控制阀领域的主要阀种之一。首先,由于平面阀的结构限制的原因,吸盐逆流再生软水补水平面阀和吸盐顺流再生软水补水平面阀较难设计;其次,平面阀的等分数越大,阀体内部流道越小,水流受阻,影响平面阀的供水量;第三,现有软水补水两片阀,难以实现 在动阀片转动一圈之中按次序实现软化、反冲洗、顺流或逆流吸盐再生、正洗、软水补水的五大功能,如果不能按次序实现,就导致软水阀为了实现一个再生流程动阀片要来回转动数次,影响软水阀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软水阀,以克服现有逆流软水阀中平面等分数较大导致流量较小、软水补水软水阀中五大功能次序不理想造成的阀体寿命较短以及在不需要排污的工位上排污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控制所述动阀片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所述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邻,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邻,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相邻,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定阀片与所述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通。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为阀杆,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所述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所述排污口。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所述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控制所述动阀片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所述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邻,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邻,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相邻,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定阀片与所述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相连通。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为阀杆,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所述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所述排污口。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所述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控制所述动阀片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所述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邻,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相邻,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邻,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定阀片与所述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六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控制所述动阀片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所述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邻,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邻,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相邻,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控制所述动阀片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ロ、排污ロ、滤芯第一接ロ、滤芯第二接口和吸盐ロ,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ロ,其特征在干,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滤芯第一接ロ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所述滤芯第二接ロ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出水ロ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邻,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邻,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相邻,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ロ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软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与所述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软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为阀杆,所述排污ロ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所述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所述排污ロ。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软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所述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排污ロ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排污ロ相连通。5.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控制所述动阀片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ロ、排污ロ、滤芯第一接ロ、滤芯第二接口和吸盐ロ,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ロ,其特征在干,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滤芯第一接ロ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所述滤芯第二接ロ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射流器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出水ロ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邻,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邻,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相邻,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邻,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ロ相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软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与所述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导通盲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相连通。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功能软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为阀杆,所述排污ロ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所述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所述排污ロ。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功能软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所述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排污ロ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排污ロ相连通。9.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霄宗胡继宗涂泽红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