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3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其主要包括一至少具有主动轮、从动轮及送料装置的成型机台及其上设置固定的一传动轴,传动轴前缘的接合端可以套接的方式与一螺杆固定连接,在螺杆表面依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有若干凹槽螺纹,从而形成等距的螺距面。该传动轴受动力驱动可以转动,并进而带动螺杆旋转。当钢筋经送料装置送进机台后,由螺杆上设置的凹槽螺纹将钢筋导入凹槽螺纹内,并通过受动力驱动的主动轮及从动轮的导引,加之螺杆的转动,带动钢筋绕螺杆位移弯曲前进,一圈圈的将钢筋向前递送至螺杆面的下一个凹槽螺纹内,形成具有预设螺距的螺旋箍筋,从而在螺旋箍筋制作过程中具有省时、省工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设置有若干等距凹槽螺纹的螺杆,将钢筋一圈圈导入该凹槽螺纹并向前递送至下一个凹槽螺纹最终形成具有预设螺距的螺旋箍筋结构的制造机。
技术介绍
制造螺旋箍筋结构的传统方法是,一般先通过钢筋弯折机将钢筋弯折成若干环圈重迭状态后,再通过人工方式分别从该呈若干环圈重迭状钢筋的两侧用力外拉,以使钢筋形成具有螺距的螺旋结构。但是由该方法形成的螺旋箍筋会因人工施力不同而使成型后的螺距不均,且由于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其加工速度较为缓慢,会浪费大量的制造时间,尤其稍一不慎,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不仅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更不符合经济效益。近期,虽有业者全力设计出能自动制造如弹簧般螺旋形状的螺旋箍筋结构,但其在螺距的掌控及螺旋箍筋的长度(圈数)方面,仍然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在讲求质量与效率的今天,有必要对此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成型制造具备适当螺距及预设长度(螺旋箍筋圈数)、完全不需人工操作且可大量生产的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令送进的钢筋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自动位移弯曲前进,成型出一圈圈具有预设螺距及预设长度(螺旋箍筋圈数)的螺旋箍筋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手段,本技术为一种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其主要包括有一机台,其上至少具有一受动力驱动的主动轮、从动轮及送料装置,且于其适当位置处,设置有可供传动轴穿过并固定的承置槽;一传动轴,其一端为可接入螺杆的接合端,另一端则可穿入机台上设置的承置槽,并受动力驱动而得以自行转动;一螺杆,其一端为中空的套合端,可与传动轴以适当的方式相互连接,螺杆面上依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有若干凹槽螺纹,形成具备等螺距的结构。其中,该机台承置槽的尾端设置有固定装置,可使传动轴穿入承置槽后,得以稳固的固定于机台上转动。其中,所述传动轴的接合端,可以螺接、套入并焊接固定的方式与所述螺杆的套合端结合。所述螺杆可根据欲成型的螺旋箍筋样式(螺距、圈数)而更换,如通过设置不同螺距及圈数更换螺杆,便可继续生产制造螺旋箍筋,甚为方便。由上述组合,钢筋经送料装置被输送进机台后,由螺杆上设置的凹槽螺纹将钢筋导入凹槽螺纹内,并通过机台主动轮及从动轮的导引,且加之螺杆的转动,带动钢筋绕螺杆位移弯曲前进,一圈圈向前递送至螺杆面的下一个凹槽螺纹内,进而形成具备预设螺距的螺旋箍筋结构,从而在螺旋箍筋制作过程中达到省时、省工的目的。附图说明第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剖面分解示意图;第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剖面结合示意图; 第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工作状态的前视剖面图;第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第5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工作状态的侧视示意图。附图编号说明5机台51承置槽52固定装置53主动轮54从动轮55送料装置551送料轮6传动轴61接合端7螺杆71套合端72凹槽螺纹8钢筋承放座81钢筋9螺旋箍筋P螺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图2分别为此实施例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和剖面结合示意图,由图可知,本技术主要是由一机台5、一传动轴6及一螺杆7构成。其中,该机台5至少应装有一受动力驱动的主动轮53、从动轮54(图中未示,在图3、图4中清晰可见)及送料装置55(图中未示,在图3、图4中清晰可见),该送料装置55内部设有多个送料轮551(图中未示,在图3、图4中清晰可见),在机台5的适当位置,设置有一可供传动轴6穿过并固定的承置槽51,承置槽51的尾端设置有固定装置52,该固定装置52可使传动轴6穿入承置槽51后,稳固的固定于机台5上。该传动轴6的一端为可连入螺杆7的接合端61,另一端则可穿设入机台5上的承置槽51,传动轴6受动力驱动可自行转动。该螺杆7的一端为中空的套合端71,套合端71可通过螺固、套入并焊接的方式与传动轴6的接合端61相互连接,螺杆7面上依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有若干凹槽螺纹72,形成具备等螺距P的结构。图3及图4分别为此实施例工作状态的前视剖面图及立体示意图。由前述组合可知,通过钢筋承放座8输送钢筋81经送料装置55送入机台5后,钢筋81先经由送料轮551压置定型,后被导入螺杆7上设置的凹槽螺纹72内,并通过机台5主动轮53及从动轮54的导引,借由螺杆7的转动,带动钢筋81绕螺杆7位移弯曲前进,一圈圈向前递送至螺杆7上的下一个凹槽螺纹72内,形成如图4所示的具备预设螺距P的螺旋箍筋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原理更加清晰,如图5所示的工作状态侧视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输送的钢筋81通过送料装置55进入机台5后,顺势被导引至螺杆7上设置的第一轨凹槽螺纹72内,通过机台5主动轮53及从动轮54的导引,并借由螺杆7的转动,带动钢筋81绕螺杆7位移弯曲前进,一圈圈向前递送至螺杆7面上的下一个凹槽螺纹72内,从而能够达到自动成型、具备适当螺距P及预设长度(螺旋箍筋圈数)、完全不需人工操作并可大量生产的目的。其中,螺杆7可根据欲成型的螺旋箍筋9样式(螺距、圈数)而更换,如通过设置不同螺距及圈数更换螺杆7,便可继续生产制造螺旋箍筋9,甚为方便。上述已对本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不能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都仍属于本技术专利所涵盖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其主要是在一机台上设置有一受动力驱动而得以自行转动的传动轴及一可将成型螺旋箍筋向前递送的螺杆,其特征在于,    在该机台上至少装设有一受动力驱动的主动轮、从动轮及送料装置,且于其适当位置处,设置有可供传动轴穿过并固定的承置槽;    该传动轴其一端为可连接入螺杆的接合端,另一端则可穿入机台上设置的承置槽,其受动力驱动而得以自行转动;    该螺杆,其一端为中空的套合端,可与传动轴的接合端以适当的方式相互连接,螺杆面上依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有若干凹槽螺纹,形成具有等螺距的结构;    由上述组合,钢筋经送料装置被输送进机台后,由螺杆上设置的凹槽螺纹将钢筋导入凹槽螺纹内,并通过机台主动轮及从动轮的导引,且加之螺杆的转动,带动钢筋绕螺杆位移弯曲前进,一圈圈向前递送至螺杆面的下一个凹槽螺纹内,进而形成具有预设螺距的螺旋箍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其主要是在一机台上设置有一受动力驱动而得以自行转动的传动轴及一可将成型螺旋箍筋向前递送的螺杆,其特征在于,在该机台上至少装设有一受动力驱动的主动轮、从动轮及送料装置,且于其适当位置处,设置有可供传动轴穿过并固定的承置槽;该传动轴其一端为可连接入螺杆的接合端,另一端则可穿入机台上设置的承置槽,其受动力驱动而得以自行转动;该螺杆,其一端为中空的套合端,可与传动轴的接合端以适当的方式相互连接,螺杆面上依预设间距等距设置有若干凹槽螺纹,形成具有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樑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