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300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激光修复加工技术领域,是一种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其包括箱座、载物平台、激光头支架、左滑轨和右滑轨;在载物平台前方和右方的箱座上端面上分别有前凹槽和右凹槽,在前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前液压驱动装置,在右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右液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左滑轨、前液压杆和前液压缸使载物平台左右移动,通过右滑轨、右液压杆和右液压缸使载物平台前后移动,实现修复工件的激光热修复,具有惯性小和加工过程运动平稳的特点,避免了对修复工件造成二次损坏,消除了换向冲击,提高了修复工件的修复精度和修复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修复加工
,是一种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大量精密仪器的受损缺陷部位狭小、不规则,修复过程中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随之而来的是其修复的高成本、低效率。激光热修复技术利用高能激光束辐照待加工材料表面,通过材料的快速熔凝在基材表面形成稀释率极低的冶金结合,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同时可提高表面耐磨、耐蚀和抗氧化性能。同时激光光斑可调,熔凝宽度可以控制在1_以内,而且加工后表面光洁平整,热影响区域小,因此特别适合精密件的修复加工,该技术对工件的夹持定位和加工进给过程中的精度及稳定性的要求高。现有激光加工平台主要是在普通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多以步进电机驱动、齿轮传动,平台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加工平面,第二、三层分别为X、Y轴的驱动结构,为工作平台传递动力。加工时,由电机驱动传动机构,其精度及稳定性不高,影响工件的修复效果。另外,激光工作平台上没有设计特定夹具,以可调的机床夹具为主,根据不同的零件调整夹具的夹持方式,夹紧力多施加于工件上,易对被修复的工件造成二次损伤,而且夹具大都固定于平台上,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装置精度和稳定性不高而影响修复工件的修复效果、易对被修复的工件造成二次损伤和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包括箱座、载物平台、激光头支架、左滑轨和右滑轨;在载物平台前方和右方的箱座上端面上分别有前凹槽和右凹槽,在前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前液压驱动装置,在右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右液压驱动装置,载物平台的左侧下部安装在左滑轨上,左滑轨与前凹槽相垂直,在左滑轨的前端下部固定有左连接块,左连接块位于前凹槽内,左连接块和前液压驱动装置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载物平台的后侧下部安装在右滑轨上,右滑轨与右凹槽相垂直,在右滑轨的右端下部固定有右连接块,右连接块位于右凹槽内,右连接块和右液压驱动装置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载物平台的上端面上有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横向滑道和纵向滑道,在横向滑道上安装有一对能沿横向滑道移动的横向柔性夹持装置,在纵向滑道上安装有一对能沿纵向滑道移动的纵向柔性夹持装置;在箱座的右侧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激光头支架,在激光头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激光头,激光头位于载物平台的上方。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前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前液压缸;前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前凹槽的右部,在前液压缸内安装有向左伸出的前液压杆,左连接块和前液压杆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左连接块和前液压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右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右液压缸;右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右凹槽的前部,在右液压缸内安装有向后伸出的右液压杆,右连接块和右液压杆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右连接块和右液压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横向柔性夹持装置包括横向顶块和横向滑块;横向顶块的下端和横向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横向滑块的下部安装在横向滑道内并能沿横向滑道左右滑动;纵向柔性夹持装置包括纵向顶块和纵向滑块;纵向顶块的下端和纵向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纵向滑块的下部安装在纵向滑道内并能沿纵向滑道前后滑动。 上述横向顶块和横向滑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纵向顶块和纵向滑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左滑轨、前液压杆和前液压缸使载物平台左右移动,通过右滑轨、右液压杆和右液压缸使载物平台前后移动,实现修复工件的激光热修复,具有惯性小和加工过程运动平稳的特点,避免了对修复工件造成二次损坏,消除了换向冲击,提高了修复工件的修复精度和修复效率。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载物平台、前液压驱动装置、右液压驱动装置、横向柔性夹持装置和纵向柔性夹持装置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仰视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箱座,2为载物平台,3为激光头支架,4为左滑轨,5为右滑轨,6为左连接块,7为右连接块,8为横向滑道,9为纵向滑道,10为横向柔性夹持装置,11为纵向柔性夹持装置,12为激光头,13为前液压缸,14为前液压杆,15为右液压缸,16为右液压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I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I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I、2、3所示,该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包括箱座I、载物平台2、激光头支架3、左滑轨4和右滑轨5 ;在载物平台2前方和右方的箱座I上端面上分别有前凹槽和右凹槽,在前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前液压驱动装置,在右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右液压驱动装置,载物平台2的左侧下部安装在左滑轨4上,左滑轨4与前凹槽相垂直,在左滑轨4的前端下部固定有左连接块6,左连接块6位于前凹槽内,左连接块6和前液压驱动装置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载物平台2的后侧下部安装在右滑轨5上,右滑轨5与右凹槽相垂直,在右滑轨5的右端下部固定有右连接块7,右连接块7位于右凹槽内,右连接块7和右液压驱动装置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载物平台2的上端面上有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横向滑道8和纵向滑道9,在横向滑道8上安装有一对能沿横向滑道8移动的横向柔性夹持装置10,在纵向滑道9上安装有一对能沿纵向滑道9移动的纵向柔性夹持装置11 ;在箱座I的右侧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激光头支架3,在激光头支架3上固定安装有激光头12,激光头12位于载物平台2的上方。这样,采用双液压驱动装置实现载物平台2的进给,工作平台惯性小、结构紧凑、布局灵活,其加工过程运动平稳、加工精度高,可实现平面内任意方向的进给并有效消除换向冲击;由于载物平台2为微进给,待修复工件惯性力小,加紧工具夹持可靠、方便,避免对工件造成二次损坏,可以很好的满足受损件尤其是精密受损件的激光热修复要求。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3所示,前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前液压缸13 ;前液压缸13固定安装在前凹槽的右部,在前液压缸13内安装有向左伸出的前液压杆14,左连接块6和前液压杆14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这样,便于载物平台2在水平面内左右方向的运动。如附图1、2所示,左连接块6和前液压杆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这样,便于左连接块6和前液压杆14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如附图1、2、3所示,右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右液压缸15 ;右液压缸15固定安装在右凹槽的前部,在右液压缸15内安装有向后伸出的右液压杆16,右连接块7和右液压杆16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这样,便于载物平台2在水平面内前后方向的运动。如附图I所示,右连接块7和右液压杆1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这样,便于右连接块7和右液压杆16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如附图I所示,横向柔性夹持装置10包括横向顶块和横向滑块;横向顶块的下端和横向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横向滑块的下部安装在横向滑道8内并能沿横向滑道8左右滑动;纵向柔性夹持装置11包括纵向顶块和纵向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热修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座、载物平台、激光头支架、左滑轨和右滑轨;在载物平台前方和右方的箱座上端面上分别有前凹槽和右凹槽,在前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前液压驱动装置,在右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右液压驱动装置,载物平台的左侧下部安装在左滑轨上,左滑轨与前凹槽相垂直,在左滑轨的前端下部固定有左连接块,左连接块位于前凹槽内,左连接块和前液压驱动装置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载物平台的后侧下部安装在右滑轨上,右滑轨与右凹槽相垂直,在右滑轨的右端下部固定有右连接块,右连接块位于右凹槽内,右连接块和右液压驱动装置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载物平台的上端面上有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横向滑道和纵向滑道,在横向滑道上安装有一对能沿横向滑道移动的横向柔性夹持装置,在纵向滑道上安装有一对能沿纵向滑道移动的纵向柔性夹持装置;在箱座的右侧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激光头支架,在激光头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激光头,激光头位于载物平台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赵显钧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金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