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厌氧氨氧化细菌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废水的脱氮达标排放相当困难,是世界性难题之一,而人们新近发现的厌氧氨氧化脱氮过程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前景的技术。十多年前,荷兰Delft大学在运行三级生物脱氮流化床反应器时发现了氮的未知途径消失,经深入研究发现了 anammox细菌。鉴于其在废水脱氮方面的极大应用前景,许多人尝试进行anammox细菌的厌氧氨氧化脱氮 工艺研究,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与持续改进亦是该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课题。厌氧氨氧化细菌污泥具有增殖速度慢,污泥增长少,污泥易流失,脱氮效果不易维持的特性。为适应厌氧氧化细菌污泥的特性,必须研究设计新型的生物反应器,以解决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应用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存在泥水分离效果差、污泥流失较严重的问题,导致反应器脱氮效果整体不高,污泥量维持困难,菌种培养效果差;同时在控制和保持反应器温度方面存在欠缺,通常都不进行温度的控制和维持,这既不利于反应区温度保持稳定,也使脱氮反应速率和细菌增殖都存在一定问题。现行所运行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有多种,基本都需要具备缓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外形为竖立的长方体反应器本体及外围水浴装置,反应器本体自下而上依次分为进水缓冲区、升流式反应室、一级三相分离区、二级三相分离区;进水缓冲区底部通过止回阀与进水管相连,其特征在于:一级三相分离区与二级三相分离区叠加组成的完整的三相分离体系,二级三相分离区上部两侧之间以导流管相连,其中一侧连接出水管,顶部增加挡板,并设有出气口;二级三相分离区下部端口与反应室上部端口以热熔技术相连,一级三相分离区上部以倒置的方式接于二级三相分离区下部内壁,其下部贴于反应室上部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煜,吴宇,韦峰,杨孔萍,刘成良,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