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63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该反应器主体由下方的缺氧区、上方的好氧区和好氧区外周的沉淀区组成;缺氧区内有复合填料,一进水管连通所述缺氧区的底部;好氧区采用孔板分隔为上方添加载体的填料区,和下方的泥水混合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通过不透水隔板进行分割,在所述好氧区底部设有若干个曝气管,其上开设进气小孔;沉淀区由三部分组成,由上往下依次为清水区、接触沉淀区和污泥回流区,污泥回流区底部为污泥回流缝,和所述好氧区的底部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应器污泥回流实现无动力消耗,结构紧凑,设置的接触沉淀区也不需要反冲洗系统,且无需额外投加药剂和碳源,运行费用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工程设备,具体涉及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进步和繁荣,随之而来的还有严重的水体污染。当今世界上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大多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法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对于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其中氨氮和总氮的一级A标准分别为5mg/L和15mg/L,而二级标准的氨氮指标为25mg/L。除此之外,对于某些工业废水,如印染行业排放的废污水,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执行的是行业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其对氨氮的限制为一级15mg/L,二级25mg/L。而对某些地处太湖流域的 地区而言,如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市溧水县、高淳县,镇江市丹阳市和句容市等,执行的是《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其对处理后水中的氨氮指标的限值为5mg/L,达到了城市污水厂处理标准的一级A标准。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活性污泥法等工艺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其主体呈立体式锥形结构,平面结构可以采用圆形或矩形,其特征在于,其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下方的缺氧区(A)、上方的好氧区(B)和好氧区外周的沉淀区(C);缺氧区(A)为锥体式结构,其内有复合填料,一进水管(1)连通所述缺氧区(A)的底部;好氧区(B)采用孔板(2B)分隔为上方添加载体和复合填料的填料区,和下方的泥水混合区,缺氧区(A)和好氧区(B)之间通过不透水隔板(5)进行分割,在所述隔板(5)上设置连通管(16)连通缺氧区(A)和好氧区(B),在所述好氧区(B)底部,即所述隔板(5)上方设有若干个曝气管(10),其上开设进气小孔;沉淀区(C)由三部分组成,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福储金宇杨海华郝志胜沐涛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