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它包括底座、安放在底座上的架体、设置于底座底部的滑行部件、及设置于架体上的顶升起重部件。滑行部件包括多个万向轮。顶升起重部件包括两个螺旋千斤顶、两个用于承载千斤顶的承载板、吊臂、及两个吊臂固定托架。承载板固定在架体上。吊臂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两个吊臂固定托架上。两个千斤顶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吊臂固定托架对应。两个千斤顶用于顶升两个吊臂固定托架,从而顶升吊臂。该吊装架可以达到轻松起重的效果,利用万向轮的作用大大提高移动柜体的速度,使得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及安装工作变得轻松快捷,省时省力。且实用性强,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减小功耗,同时对设备有良好的保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盘柜的安装和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
技术介绍
在大中型生产厂的新建及改造工程中,电气安装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电气盘柜安装工作则是电气安装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盘柜属于大件设备,成本非常高,其体积及质量都比较大,而且目前许多生产企业都选用国外进口的盘柜系统,其特点是玻璃面板居多,这类盘柜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加保护,一不小心就容易损坏面板或者里面的电气 元件,一旦损坏,修复及更换工作非常麻烦,而且可能会延误工期,从而增加了盘柜移动运输及安装作业的难度。目前,市场上只出现了一些不同种类的液压小车可以帮助盘柜的移动运输,但是还没有普及一种能够在电气室室内利用的可靠作业工具来进行盘柜的移动及安装作业。所以,常见的作业方式仍是直接靠多人来手抬肩扛,抬不动还要在地面上放置滚筒,将柜体放在上面通过滚筒的摩擦进行移动,这些方式都容易损坏柜体表面及柜内电气元件。而且由于柜体表面很光滑,基本没有能够适合人手抓牢的地方,且因其体积大质量重,一旦脱手滑落或者倾倒,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酿成惨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使得在电气室室内进行电气盘柜的移动安装作业及户外短路程的盘柜运输工作变得轻松快捷。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安放在所述底座上的架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滑行部件、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顶升起重部件;所述滑行部件包括多个万向轮,所述顶升起重部件包括两个千斤顶、两个用于承载千斤顶的承载板、吊臂、及两个吊臂固定托架,所述承载板固定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吊臂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两个吊臂固定托架上,所述两个千斤顶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吊臂固定托架对应,两个千斤顶用于顶升两个吊臂固定托架,从而顶升吊臂。上述方案中,每个吊臂固定托架包括两个立柱及可滑动托座,所述可滑动托座包括托板及设置在所述托板两端的两个滑动环,所述两个滑动环分别套设在两个立柱外,滑动环可相对于立柱滑动,所述吊臂的两端放置在托板上,两个千斤顶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托板对应,两个千斤顶分别用于顶升两个托板。上述方案中,每个吊臂固定托架还包括两个吊臂限位件,两个吊臂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吊臂一个端部的两侧,用于控制吊臂上下移动时为竖直方向。上述方案中,所述滑行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带锁卡的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I、该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制作简单,制作费用低,易于操作,可重复利用,便于推广普及;2、实用性强,应用于实际施工生产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装质量,并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強度,减小功耗,同时对设备有良好的保护;3、通过这种吊装架不仅可以利用千斤顶四两拨千斤的功能达到轻松起重的效果,而且可以利用万向轮的作用大大提高移动柜体的速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的顶升起重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所定义的纵向エ字钢梁是指主视方向为エ字形的エ字钢,横向エ字钢梁是指侧视方向为エ字形的エ字钢。如图I至图5所示,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它包括底座I、安放在底座I上的架体、设置于底座I底部的滑行部件、及设置于架体上的顶升起重部件。底座I由两根12#エ字钢组成。架体包括设置在底座I上的四个支柱4及设置在支柱4顶部的梁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梁组件由多个エ字钢梁组合而成,其包括横向エ字钢梁6、纵向エ字钢梁9、以及连接横向エ字钢梁6和纵向エ字钢梁9的连接板7组成。梁组件形成ー个闭合结构,其可使架体处于ー个整体的状态,形成稳定的连接。架体的高度为2600mm 2750mm之间。架体采用组装的型式,连接方式主要采用螺栓连接,部分部位采用焊接,目的是便于吊装架的运输及存放。滑行部件包括多个万向轮。在本实施例中,底座I的每根エ字钢底部各焊接有6个万向轮,其中2个万向轮2带锁卡,其它4个为不带锁卡万向轮3。带锁卡的万向轮2分布在エ字钢底座I的两端,目的是为了在盘柜起吊前和就位后吊装架能定位,当需要吊装架不能随意移动时按下万向轮2的锁卡后吊装架就不会轻易移动了。顶升起重部件包括两个螺旋千斤顶15、两个用于承载千斤顶15的承载板16、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及两个吊臂固定托架。承载板16固定在横向エ字钢梁6上。两个吊臂固定托架分别设置在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的两端。每个吊臂固定托架包括两个立柱11、可滑动托座12、及两个吊臂限位件13。可滑动托座12包括托板12-1及设置在托板12-1两端的两个滑动环12-2。滑动环12-2套设在立柱11タト,滑动环12-2可相对于立柱11滑动。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放置在托板12-1上。两个吊臂限位件13分别设置在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的两侧,用于控制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上下移动时为竖直方向。两个千斤顶15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托板12-1对应,两个千斤顶用于顶升两个托板,从而顶升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吊耳,用于连接电气盘拒。螺旋千斤顶可选用QL5,其最低高度为250mm,工作行程130mm,起重量5吨,当然其也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该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电气盘柜21移动运输吊装架从盘柜侧面滑行进去;2)将吊装带20的一端与盘柜顶盖上的吊耳栓好,另ー头用卡环卡在吊装架纵向エ字钢梁吊臂下方的吊耳17上,吊装带要求ー样长以保证平衡;3)在横向エ字钢梁6上方的承载板16上放置好螺旋千斤顶15,两边同时操作螺旋千斤顶15顶升纵向エ字钢梁吊臂10进行盘柜提升,待盘柜底部离地面的高度达到要求 以后(一般要超过底座安装高度),从吊装架正面支柱上的螺母穿进可调螺杆18并给其带上软橡胶垫19,旋转螺杆使软橡胶垫19顶住盘柜的四周龙骨;4)通过人力推移吊装架,将盘柜移动到待安装底座上方,调整位置之后,按下万向轮2的锁卡使吊装架固定,稍微松开一点可调螺杆,操作螺旋千斤顶15将盘柜垂直缓缓放下,调整垂直度等直至达到安装要求;5)安装完以后朝上掰开万向轮2的锁卡,解开吊装带,将吊装架从盘柜侧面移出,再进行下一个盘柜的移动安装工作,以此类推。以上所掲示的仅为本技术常见的实施案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同样适用于连体柜和其他类似电气盘柜的柜体移动运输及安装等作业。权利要求1.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安放在所述底座上的架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滑行部件、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顶升起重部件;所述滑行部件包括多个万向轮,所述顶升起重部件包括两个千斤顶、两个用于承载千斤顶的承载板、吊臂、及两个吊臂固定托架,所述承载板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气盘柜移动运输吊装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安放在所述底座上的架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滑行部件、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顶升起重部件;所述滑行部件包括多个万向轮,所述顶升起重部件包括两个千斤顶、两个用于承载千斤顶的承载板、吊臂、及两个吊臂固定托架,所述承载板固定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吊臂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两个吊臂固定托架上,所述两个千斤顶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吊臂固定托架对应,两个千斤顶用于顶升两个吊臂固定托架,从而顶升吊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忠,季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