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左、右两轮的同步刹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102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左、右两轮的同步刹车机构,在童车骨架的第一轮座轴接第一车轮与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卡掣组件;第一卡掣组件可随第一车轮转动并弹性地与第一轮座保持卡掣而刹车。在第二轮座轴接第二车轮与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第二卡掣组件随第二车轮转动并弹性地与第二轮座卡掣而保持刹车。一刹车踏板可操作地连接在第一轮座上,藉由挠性动力传输组件的连动,使可沿着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卡掣组件与第二卡掣组件同时脱离与第一轮座和第二轮座的卡掣;当踩踏刹车踏板时,可对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同时解除刹车,再踩踏时同时恢复刹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童车的刹车机构,特别涉及藉由単一踏板可同时对童车左、右两侧的车轮刹车与解除刹车者。
技术介绍
童车的刹车机构种类繁多,但最普通的刹车机构是在童车的两侧都设一刹车踏板,个别地驱动一可以卡入附设于后轮齿状卡掣部的卡掣件,以对左、右两边的后轮分别刹车与解除刹车。由于前述的刹车踏板必须左、右分开的操作,因此任何推车者都无法同时踩下两边的刹车踏板,在高速前进或陡峭的斜坡路上若突然需要紧急刹车,只能先踩其中ー侧的 刹车踏板,这很容易引起左、右两边的惯性作用失衡而造成童车侧翻。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第200620058716. 8号专利案提出ー种可同时对左、右两边后轮刹车及解除刹车的机构;然而此一刹车机构亦系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刹车踏板,用其中ー边踩踏刹车,用另一边踩踏解除刹车;然而这种操作,常常让推车者混淆记错,有时误以为自己已经踩下踏板刹车但实际上却解除刹车,万一这时已经放手,将会造成童车往低处胡乱自走的危险。此外,还有ー些市售的童车所配备的刹车踏板,需要推车者自己用脚朝上勾起才能解除刹车,但这常常会造成推车者光洁的鞋面被刮伤或弄脏,或让勾起刹车踏板的脚趾被尖鋭的踏板底缘刺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童车左、右两轮的同步刹车机构,该刹车机构使推车者随时可以一脚同时对左、右两轮刹车与解除刹车,以避免童车在急速刹车时因左右惯性失衡的侧翻危险,并可免除往上勾起刹车踏板时刺痛脚趾、弄脏或刮伤鞋面的各种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该刹车机构装设于ー童车骨架的下端,包括一第ー轮座,系连接于该童车骨架的下端,设有ー第一卡掣部,并轴接一第一车轮及一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卡掣组件;该第一卡掣组件可随该第一车轮转动,并且弾性地保持卡掣于该第一卡掣部,以使该第一车轮无法相对于该第一轮座转动而处于刹车状态;一第一传动机构系装置于该第一轮座之内利用一刹车踏板操作,用以将该第一卡掣组件推离该第一卡掣部;一第二轮座,系连接于该童车骨架另ー侧下端,设有ー第二卡掣部,并轴接一第二车轮及一可沿着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该第二卡掣组件系随该第二车轮转动,并且弾性地保持卡掣于该第二卡掣部,使该第二车轮无法相对于该第二轮座转动而处于刹车状态;一第二传动机构,系装置于该第二轮座内利用一挠性动力传输组件与第一传动机构连动,用以将该第二卡掣组件推离该第二卡掣部。该第一车轮与该第一卡掣组件之间至少设有ー第一弹簧,以保持该第一卡掣组件卡掣于该第一卡掣部,使该第一车轮无法相对于该第一轮座转动而处于刹车状态。该第二车轮与该可沿着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之间至少设有ー第二弹簧,以保持该第二卡掣组件卡掣于该第二卡掣部,使该第二车轮无法相对于该第二轮座转动而处于刹车状态。进ー步地,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ー单向棘轮,踩踏该刹车踏板时可单向地旋转ー角度;一第一驱动盘,与该单向棘轮连动,可随该单向棘轮单向地旋转一角度;一第一推顶组件,与该第一驱动盘连动,并于该第一驱动盘转动一角度时朝该第一卡掣组件的方向伸出,用以将该第一卡掣组件推离该第一卡掣部,以使该第一车轮可相对于该第一轮座转动而解除刹车状态。进ー步地,该第一驱动盘设有复数个第一斜面与该第一推顶组件可滑动地抵接,使该第一推顶组件可于该第一驱动盘转动一角度时朝该第一卡掣组件的方向伸出,而于该第一驱动盘再转动一角度时缩退。 进ー步地,该第一推顶组件设有ー第二受推斜面与该第一驱动盘的第一斜面可滑动地抵接,使该第一推顶组件可于该第一驱动盘转动一角度时朝该第一卡掣组件的方向伸出,而于该第一驱动盘再转动一角度时缩退,以使该第一卡掣组件得以重新卡掣于该第一卡掣部。进ー步地,该第二受推斜面设有ー第二抵止部,用以使该第一推顶组件保持于伸出的状态。作为进ー步改进,该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二驱动盘,经由该挠性动カ传输组件与该第一驱动盘保持同步转动;及一第二推顶组件,与该第二驱动盘连动,当该第二驱动盘随该第一驱动盘转动一角度时朝该第二卡掣组件的方向伸出,用以将该第二卡掣组件推离该第二卡掣部,而于该第二驱动盘再转动一角度时缩退,以使该第二卡掣组件得以重新卡掣于该第二卡掣部。进ー步地,该第一驱动盘与该第二驱动盘分别设置有第一齿环、第二齿环,藉以与该挠性动カ传输组件的两端啮合,以使该第一驱动盘经由该挠性动力传输组件同步驱动该第二驱动盘。本技术的另ー种实施方式是该童车左、右两轮的同步刹车机构装设于ー童车骨架上,包括一第一轮座,连接于该童车骨架之第一侧的下端供轴接ー第一车轮;一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卡掣组件,弾性伸縮地保持与该第一轮座卡掣;一第一传动机构,装置于该第一轮座内,用以控制该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掣组件,使该第一^^掣组件与该第一轮座呈现卡擎或脱离的状态;一第二轮座,连接于该童车骨架之第二侧的下端供轴接一第二车轮;一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弾性伸縮地保持与该第二轮座卡掣;一第二传动机构,装置于该第二轮座内,用以控制该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使该第二卡掣组件与该第二轮座呈现卡擎或脱离的状态;一挠性动力传输组件,其两端同向转动并连动该第一传动机构与该第二传动机构,使该第一车轮与该第二车轮同步进行刹车或解除刹车;一刹车踏板,可操作地装置于该第一轮座上供驱动该第一传动机构,并经由该挠性动力传输组件连动该第二传动机构。进ー步地,该第一轮座与该第二轮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掣部及一第二卡掣部分别地与该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卡掣组件与该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卡掣。进ー步地,该挠性动カ传输组件于一端设有ー第一传动齿轮,于另一端设有ー第ニ传动齿轮。进ー步地,该第一传动机构与该第二传动机构系分别设有一第一驱动盘及一第二驱动盘,该第一驱动盘设有ー第一齿环与该第一传动齿轮哨接,该第二驱动盘亦设有ー第ニ齿环与该第二传动齿轮啮接,且于该第一驱动盘受该刹车踏板驱转时,得经由该挠性动力传输组件同步驱转该第二驱动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刹车踏板可操作地装设在第一轮座上,并在第一轮座之内设有ー第一卡掣部且轴接一第一车轮。于第一车轮与第一轮座之间则设有一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卡掣组件以随该第一车轮转动,并以可脱离的弹性方式保持与第一轮座的第一卡掣部卡合而使第一车轮保持于刹车状态。刹车踏板与一第一传动机构连动,在被踩踏时,可经由第一传动机构将第一卡掣组件推离第一卡掣部,藉以解除第一车轮的刹车状态;当刹车踏板再次被踩踏时,可使第一 传动机构释放第一卡掣组件,使第一卡掣组件重新卡掣于第一卡掣部,重新让第一车轮恢复于刹车状态。第二轮座设有一第二卡掣部并轴接一第二车轮,在第二车轮与第二轮座之间系设有一可沿着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随第二车轮转动,并以可脱离的弹性方式保持与第二卡掣部卡掣,使第二车轮保持于刹车的状态。在一般刹车状态下,当推车者第一次踩下刹车踏板时,可经由第一传动机构将第一卡掣组件推离第一卡掣部,同时经由挠性动力传输组件的连动作用,使第二传动机构将第二卡掣组件推离第二卡掣部,令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同时解除刹车;而当推车者再次踩下刹车踏板吋,将使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缩退,使第一卡掣组件与第二卡掣组件藉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童车左、右两轮的同步刹车机构,装设于一童车骨架的下端,其特征是包括:一第一轮座,连接于该童车骨架的下端,设有一第一卡掣部,并轴接一第一车轮及一可沿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一卡掣组件;该第一卡掣组件可随该第一车轮转动,并且弹性地保持卡掣于该第一卡掣部,以使该第一车轮无法相对于该第一轮座转动而处于刹车状态;一第一传动机构,装置于该第一轮座之内利用一刹车踏板操作,用以将该第一卡掣组件推离该第一卡掣部;一第二轮座,连接于该童车骨架另一侧下端,设有一第二卡掣部,并轴接一第二车轮及一可沿着车轮轴向滑动的第二卡掣组件;该第二卡掣组件随该第二车轮转动,并且弹性地保持卡掣于该第二卡掣部,使该第二车轮无法相对于该第二轮座转动而处于刹车状态;一第二传动机构,装置于该第二轮座内利用一挠性动力传输组件与第一传动机构连动,用以将该第二卡掣组件推离该第二卡掣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