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包括侧开口结构的外壳,滑动插装在所述外壳内的上开口内盒,设置在外壳底壁上的内盒限位机构和侧壁上的定位连接卡子;在所述内盒前壁外表面设置有荧光棒,在外壳后壁上设置有触点开关和用于启、闭内盒的锁扣;所述触点开关串联于设置在内盒内的照明灯电源电路中;在外壳后端设置有驱动内盒伸出外壳的弹簧;在外壳底壁与内盒底壁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采用弹簧作为动力,将弹簧力变成所述内盒的向外伸出的开启力,只需要轻轻一点,即可实现开启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置物盒,尤其是涉及车载多功能置物盒。
技术介绍
汽车、火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多设置有置物盒,以方便乘员放置手机、票具等物品,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但是,目前用于汽车、火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的置物盒结构多为固定式或翻转式,使用过程中存在开启取放物品及关闭操作不便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取放物品方便的车载多功能置物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包括侧开口结构的外壳,滑动插装在所述外壳内的上开口内盒,设置在外壳底壁上的内盒限位机构和侧壁上的定位连接卡子;在所述内盒前壁外表面设置有荧光棒,在外壳后壁上设置有触点开关和用于启、闭内盒的锁扣;所述触点开关串联于设置在内盒内的照明灯电源电路中;在外壳后端设置有驱动内盒伸出外壳的弹簧;在外壳底壁与内盒底壁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在所述内盒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导轨,在外壳两侧壁对应于所述导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阻尼机构由开设在外壳底壁上的齿槽和与之相啮合的齿轮组成,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内盒的底壁;所述内盒限位机构由开设在外壳底壁上表面靠近出口处的限位凹槽,和设置在内盒底壁后端下表面向下的突出的限位凸台构成。本技术优点在于采用弹簧作为动力,将弹簧力变成所述内盒的向外伸出的开启力,只需要轻轻一点,即可实现开启操作;为改善内盒伸出和缩回运动的平顺性,增加了阻尼机构,使内盒启、闭更加平顺均匀;设置在外壳后壁上的触点开关串联于内盒内照明灯的电源电路中的,确保了在开启状态下内盒的照明,使得在黑暗环境中也可以方便地取物;而设置在内盒前壁外表面的荧光棒,方便了黑暗环境下的操作提示。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包括侧开口结构的外壳1,滑动插装在所述外壳I内的上开口内盒2,设置在外壳I底壁上的内盒限位机构和侧壁上用于将外壳I固定在内饰系统上(如车门护板、仪表板等)的定位连接卡子3 ;在所述内盒2前壁外表面设置有突光棒4,内盒2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导轨9,在外壳I两侧壁对应于所述导轨9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与导轨9滑动配合的导槽;在外壳I后壁上设置有触点开关5和用于启、闭内盒2的锁扣6 ;所述触点开关5串联于设置在内盒2内的照明灯7电源电路中;在外壳I后端设直有驱动内盒2伸出外壳I的卷力弹黃8 ;在外壳I底壁与内盒2底壁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由开设在外壳I底壁上的齿槽10和与之相啮合的齿轮11组成,所述齿轮11通过转轴安装在内盒2底壁上;内盒限位机构由开设在外壳I底壁上表面靠近出口处的限位凹槽12,和设置在内盒2底壁后端下表面向下的突出的限位凸台13构成。本技术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基本运动轨迹内盒2在外壳I内抽拉,由导轨9确保运动轨迹,避免内盒卡住。关闭时,手按内盒2,内盒2沿导轨9方向向里进入外壳I内,到达关闭位置时,锁扣6锁止住内盒,同时触点开关5断开照明灯7的电源,照明灯7关闭。开启时,手按内盒2,锁扣6 解除锁止,在卷力弹簧8弹力作用下,内盒2沿导轨9向外滑出,到达一定位置,内盒2底壁后端下表面的限位凸台13进入到外壳I底壁上表面的限位凹槽12内不再滑出,停止在开启状态,此时触点开关5接通电源,照明灯7亮起。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阻尼机构始终发挥作用,使运动平顺、均匀;荧光棒4提供夜间提醒,方便操作提示。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包括侧开口结构的外壳(1),滑动插装在所述外壳(I)内的上开口内盒(2),设置在外壳(I)底壁上的内盒限位机构和侧壁上的定位连接卡子(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盒(2)前壁外表面设置有荧光棒(4),在外壳(I)后壁上设置有触点开关(5)和用于启、闭内盒(2)的锁扣(6);所述触点开关(5)串联于设置在内盒(2)内的照明灯(7)电源电路中;在外壳(I)后端设置有驱动内盒(2)伸出外壳(I)的弹簧(8);在外壳(I)底壁与内盒(2)底壁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盒(2)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导轨(9),在外壳(I)两侧壁对应于所述导轨(9)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导轨(9)滑动配合的导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由开设在外壳(I)底壁上的齿槽(10)和与之相啮合的齿轮(11)组成,所述齿轮(11)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内盒(2)的底壁;所述内盒限位机构由开设在外壳(I)底壁上表面靠近出口处的限位凹槽(12),和设置在内盒(2)底壁后端下表面向下的突出的限位凸台(13)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包括侧开口结构的外壳,滑动插装在所述外壳内的上开口内盒,设置在外壳底壁上的内盒限位机构和侧壁上的定位连接卡子;在所述内盒前壁外表面设置有荧光棒,在外壳后壁上设置有触点开关和用于启、闭内盒的锁扣;所述触点开关串联于设置在内盒内的照明灯电源电路中;在外壳后端设置有驱动内盒伸出外壳的弹簧;在外壳底壁与内盒底壁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本技术优点在于采用弹簧作为动力,将弹簧力变成所述内盒的向外伸出的开启力,只需要轻轻一点,即可实现开启操作。文档编号B60R7/04GK202624078SQ2012202463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普春杰, 周喻, 杨河洲, 李永卫, 闫美平 申请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多功能置物盒,包括侧开口结构的外壳(1),滑动插装在所述外壳(1)内的上开口内盒(2),设置在外壳(1)底壁上的内盒限位机构和侧壁上的定位连接卡子(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盒(2)前壁外表面设置有荧光棒(4),在外壳(1)后壁上设置有触点开关(5)和用于启、闭内盒(2)的锁扣(6);所述触点开关(5)串联于设置在内盒(2)内的照明灯(7)电源电路中;在外壳(1)后端设置有驱动内盒(2)伸出外壳(1)的弹簧(8);在外壳(1)底壁与内盒(2)底壁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春杰,周喻,杨河洲,李永卫,闫美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