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1)、氧化塔(2)、冷凝器(3)和捕集器(4),所述氧化塔(2)底部设有喷射枪(5),氧化塔(2)上部塔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溢流口(6),所述氧化塔(2)下部塔体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7),所述溢流口(6)下方塔体上设有与加热介质入口(7)通过管道(9)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8),所述气液混合泵(1)连接氧化塔(2)底部和溢流口(6),氧化塔(2)顶部依次连接冷凝器(3)和捕集器(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氧化过程中氧气充分反应,防止氧气的高温引起安全隐患,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对叔丁基苯甲酸属于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生产醇酸树脂改性剂,切削油、润滑油添加剂,聚丙烯成核剂,稳定剂。其生产工艺由甲苯烷基化得对叔丁基甲苯,在反应釜内,在高温、催化条件下以对叔丁基甲苯为原料,与持续通入的纯氧接触,氧气就与对叔丁基甲苯氧化反应生成对叔丁基苯甲酸,然后反应料液析晶既得产品。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用釜式反应器作为物料载体,自吸式搅拌的方式使物料和氧气充分混合接触,也就是说氧化的效果与搅拌混合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机械搅拌把气泡打 碎,增加比表面积,使之与对叔丁基甲苯接触催化氧化。受限于搅拌打碎气泡的大小和混合效果,部分氧气没有参与反应直接跑掉,白白浪费,不利于节约资源。而排放的氧气因为夹带温度较高的物料,直接排放还容易引起火灾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过程中氧气充分反应,防止氧气的高温排放引起安全隐患,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氧化装置。为解决是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氧化塔、冷凝器和捕集器,所述氧化塔底部设有喷射枪,氧化塔上部塔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溢流口,所述氧化塔下部塔体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所述溢流口下方塔体上设有与加热介质入口通过管道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所述气液混合泵连接氧化塔底部和溢流口,氧化塔顶部依次连接冷凝器和捕集器。原料对叔丁基甲苯在氧化塔内加热并和催化剂混合由溢流口流出进入气液混合泵的泵腔内和氧气加压混合,混合后气泡的直径很小,与对叔丁基甲苯接触比表面积大、时间长,充分氧化反应。同时少量未参加反应的氧气经喷射枪进入氧化塔内,与对叔丁基甲苯继续反应,从而提高氧化效率,减少氧化时间,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螺旋设置在氧化塔内壁上。螺旋状的管道增加加热介质与氧化塔的接触时间,加热效果更好。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捕集器同时还直接与氧化塔连接。将捕集到的未参与反应的对叔丁基甲苯重新返回氧化塔内进行进一步的氧化,增加原料的转化率,节约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氧气充分反应,氧化率高,节约能耗,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氧化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的氧化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I、氧化塔2、冷凝器3和捕集器4,所述氧化塔2底部设有喷射枪5,氧化塔2上部塔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溢流口 6,所述氧化塔2下部塔体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 7,所述溢流口 6下方塔体上设有与加热介质入口 7通过螺旋设置在氧化塔2内壁的管道9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 8,所述气液混合泵I连接氧化塔2底部和溢流口 6,氧化塔2顶部依次连接冷凝器3和捕集器4,捕集器4同时还直接连接氧化塔2。具体的反应流程是这样的在氧化塔2内加入对叔丁基甲苯和催化剂,并从加热介质入口 7导入流动的加热介质如高温蒸汽等对对叔丁基甲苯进行加热,加热介质经过管道9从加热介质出口 8流出,混合了催化剂的对叔丁基甲苯从溢流口 6进入气液混合泵1,与气液混合泵I吸入的氧气加压混合并反应得到对叔丁基苯甲酸。对于未充分反应的氧气,经由喷射枪5进入氧化塔2内,与对叔丁基甲苯充分反应。对于氧化塔2内由高温而汽·化的料液,经冷凝器3冷凝后进入捕集器4内,液化后的料液主要是对叔丁基甲苯和水,由于对叔丁基甲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在捕集器4内对叔丁基甲苯和水实现分层,对叔丁基甲苯层在水层的上部,下部水层的水由捕集器底部的水出口 10直接排出,而对叔丁基甲苯则重新进入氧化塔2内参加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在喷射枪5处拔下气液混合泵I和喷射枪5连接的管线,从管线放出料液,对料液去析晶得产品对叔丁基苯甲酸,然后再将管线与喷射枪5连接,重复前面的反应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混合泵(I)、氧化塔(2)、冷凝器(3)和捕集器(4),所述氧化塔(2)底部设有喷射枪(5),氧化塔(2)上部塔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溢流口(6),所述氧化塔(2)下部塔体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7),所述溢流口(6)下方塔体上设有与加热介质入口(7)通过管道(9)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8),所述气液混合泵(I)连接氧化塔(2 )底部和溢流口( 6 ),氧化塔(2 )顶部依次连接冷凝器(3 )和捕集器(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9)螺旋设置在氧化塔(2)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4)同时还直接与氧化塔(2)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1)、氧化塔(2)、冷凝器(3)和捕集器(4),所述氧化塔(2)底部设有喷射枪(5),氧化塔(2)上部塔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溢流口(6),所述氧化塔(2)下部塔体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7),所述溢流口(6)下方塔体上设有与加热介质入口(7)通过管道(9)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8),所述气液混合泵(1)连接氧化塔(2)底部和溢流口(6),氧化塔(2)顶部依次连接冷凝器(3)和捕集器(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氧化过程中氧气充分反应,防止氧气的高温引起安全隐患,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01J19/26GK202621181SQ20122033682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葛建军, 马瑞, 蔡达 申请人: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混合泵(1)、氧化塔(2)、冷凝器(3)和捕集器(4),所述氧化塔(2)底部设有喷射枪(5),氧化塔(2)上部塔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溢流口(6),所述氧化塔(2)下部塔体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7),所述溢流口(6)下方塔体上设有与加热介质入口(7)通过管道(9)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8),所述气液混合泵(1)连接氧化塔(2)底部和溢流口(6),氧化塔(2)顶部依次连接冷凝器(3)和捕集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军,马瑞,蔡达,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