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置于该滤壳内的滤芯,在滤壳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口,在滤壳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口,滤芯包括形成于滤壳内的净水室和置于该净水室内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净水室的壁上设置有与原水总进口连通的原水进口、与净水总出口连通的净水出口和与排污总出口连通的排污出口,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一端的孔口封闭,另一端孔口与净水出口连通;所述排污出口所在的所述净水室的内壁面为内凹圆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冲洗效果好,能有效的增加总净水量。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净水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及使用该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浄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超滤滤芯分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内压式超滤滤芯有可冲洗结构,可以反复冲洗,使用寿命长;但是内压式超滤滤芯容易胀裂,饮水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外压式超滤滤芯没有膜丝断裂的危险,但不具备可冲洗结构,或者需要加反冲阀,加电控才可以冲洗,而超滤膜工作时只需要水压力足够即可,加电显得很累赘。我国水质较欧美日韩等国家差,水中杂质比日本等国家多30%左右,而超滤膜有 易污染特性,在较差的水质环境下使用寿命急剧的減少。超滤滤芯标准过水量为2t(目前的技木),目前实验和实际使用一般为1.5t左右,在自来水质恶劣的情况下不到U。目前,可冲洗滤芯能有效的增加总净水量,延长滤芯寿命,避免频繁更换滤芯,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但目前超滤膜滤芯在冲洗的过程中有死角,不能达到好的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冲洗效果好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以增加总净水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使用上述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浄水器。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置于该滤壳内的滤芯,所述滤壳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滤壳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ロ,在滤壳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口,所述滤芯包括形成于所述滤壳内的浄水室和置于该净水室内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所述净水室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总进ロ连通的原水进ロ、与所述净水总出口连通的浄水出口和与所述排污总出口连通的排污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一端的孔ロ封闭,另一端孔ロ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所述排污出口所在的所述净水室的内壁面为内凹圆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滤壳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内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由所述滤壳内壁、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围成所述净水室,且在所述第一封头上设置有所述原水进ロ,在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有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排污出口,所述第二封头的内壁面为内凹圆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污出ロ设于所述内凹圆弧面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沿轴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水进口和所述排污出口偏心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由环氧树脂固化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封头与所述滤壳出水端的端盖之间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与所述第二封头之间形成浄水腔,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净水总出口与所述净水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壳包括两端开ロ的防胀筒体、分别套接在该筒体两端外部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在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所述原水总进ロ,在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排污总出ロ处安装有机械式冲洗开关。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浄水器,其包括至少ー个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由于排污出ロ所在的所述净水室的内壁面为内凹圆弧面,使得出水端冲洗无死角,达到更好的冲洗效 果,污染物冲洗过后,超滤膜的制水能力得以恢复,故这样的设计能让超滤膜滤芯产生较好的冲洗效果,因为排污效果好,通过不断清洗超滤滤芯,可以使超滤滤芯过水总量逼近2t,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对于净水机的推广能起到积极作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00-滤壳,110-筒体,120-第一端盖,121-原水总进ロ,130-第二端盖,131-净水总出ロ,132-排污总出ロ,200-滤芯,210-第一封头,211-原水进ロ,220-第二封头,221-净水出ロ,222-排污出ロ,223-第二封头的内壁面,230-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40-净水室,300-隔板,310-净水腔,400-冲洗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200组件,參见图I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100和置于滤壳100内的滤芯 200。所述滤壳100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滤壳100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ロ 121,在滤壳100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 131和排污总出口 132。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滤壳100包括两端开ロ的防胀筒体110、分别套接在该筒体110两端外部的第一端盖120和第二端盖130,在所述第一端盖120上设置有所述原水总进ロ 121,在所述第二端盖130上设置有净水总出ロ 131和排污总出ロ 132。所述滤芯200包括形成于所述滤壳100内的净水室240和置于该净水室240内的多根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30,所述净水室240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总进ロ 121连通的原水进ロ 211、与所述净水总出口 221连通的净水出口 221和与所述排污总出口 132连通的排污出口 222,且所述排污出ロ 222所在的所述净水室240的内壁面为内凹圆弧面,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30 —端的孔ロ封闭,另一端孔ロ与所述净水出ロ 221连通。自来水从原水总进ロ 121、原水进ロ 211进入净水室240内,在自来水的压力作用下,水分子透过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30,并由膜丝的内管流向出水端,杂质则被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30阻挡在净水室240内部。当冲洗时,冲洗开关400打开,由于排污出口阻カ少,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30阻カ大,大部分水流通过排污出口冲出,带走制水留下的杂质,达到冲洗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30的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由于排污出ロ 222所在的所述净水室240的内壁面为内凹圆弧面,使得出水端冲洗无死角,达到更好的冲洗效果,污染物冲洗过后,超滤膜的制水能力得以恢复,故这样的设计能让超滤膜滤芯200产生较好的冲洗效果,因为排污效果好,通过不断清洗超滤滤芯200,可以使超滤滤芯200过水总量逼近2t,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对于净水机的推广能起到积极作用。优选的,在所述滤壳100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内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封头210和第二封头220,由所述滤壳100内壁、所述第一封头210和所述第二封头220围成所述净水室240,且在所述第一封头210上设置有所述原水进ロ 211,在所述第二封头220上设置有所述净水出口 221和所述排污出口 222,所述第二封头220的内壁面223为内凹圆弧面。优选的,所述排污出ロ设于所述内凹圆弧面的底部,使得冲洗更加彻底。优选的,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30沿轴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封头210和所述第二封头220上。优选的,所述原水进ロ 211和所述排污出ロ 222偏心设置,以达到充分冲洗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头210和所述第二封头220由环氧树脂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置于该滤壳内的滤芯,所述滤壳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滤壳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口,在滤壳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口,所述滤芯包括形成于所述滤壳内的净水室和置于该净水室内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所述净水室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总进口连通的原水进口、与所述净水总出口连通的净水出口和与所述排污总出口连通的排污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一端的孔口封闭,另一端孔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出口所在的所述净水室的内壁面为内凹圆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情,王彤,杨勇,李松,刘赢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