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373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它通过对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弹簧线进行平直矫直而得到,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丝线具有曲率半径在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而且其结构和表面特性是不带有因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而产生的间距在2mm以下的螺旋状矫直印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挂丝线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主要是在丝线悬架方式的光传感器上使用的光传感器悬架用悬挂丝线,即涉及通过对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弹簧线进行平直矫正而得到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前,是通过使用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对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弹簧线进行平直矫正,来制造曲率半径在4000mm以上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作为光传感器用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以下简称为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然而,以前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具有如下所述的问题,在矫直加工时因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以下称为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而形成间距2mm以下的狭窄的、呈螺旋状的深矫直印痕,在受反复弯曲应力时,因为这些印痕而引起裂纹和断裂事故。另外,因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而在丝线表面上切出间距狭窄的深的螺旋状矫直印痕,使丝线外观也不好看,另外,也有不使用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而利用拉伸退火保持平直性的制造方法,但由于曲率半径达到1000mm时平直度不够。如果用于在近来追求高密度、高速化的光盘上使用的高精度光传感器上,就会出现光传感器的透镜倾斜,因此不能使用。由于这个原因,要求不带有由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等在丝线表面上切出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而且具有曲率半径在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的高度平直悬挂丝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先前技术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带有由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等形成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而且曲率半径在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及其制造方法。根据第1个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它通过对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弹簧线进行平直矫直而得到,其特征在于,上述悬挂丝线具有曲率半径可达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而且其结构和表面特性是不带有因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而产生的间距在2mm以下的螺旋状矫直印痕。采用根据上述第1个观点的悬挂丝线,由于不带有反复施加弯曲应力时、可能引起裂纹或断裂事故的因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等而形成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而且具有曲率半径可达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因此可以在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光传感器上使用。根据第2个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它由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金属弹簧线进行平直矫直而得到,其特征在于上述悬挂丝线具有曲率半径可达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而且其结构和表面特性是不带有因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而产生的间距在2mm以下的螺旋状矫直印痕,另外还具有上述金属弹簧线拉丝加工时形成的与该线长度方向平行的不可避免的浅印痕(拉丝模具痕迹)成为变形后间距为2mm~40mm的螺旋状印痕(螺旋模具痕迹)的结构和表面特性。采用上述第2个观点的悬挂丝线,拉丝模具痕迹从与丝线长度方向平行的状态成为螺旋状态,其间距比由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形成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的间距还宽,又由于印痕相当浅,因此即使反复施加弯曲应力,也不会成为产生裂纹或断裂事故的原因。根据第3个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方法,它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不使用转动式矫直叶片或矫直模具,而是在300℃~1000℃的高温气氛下,给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金属弹簧线加10g~1000g的张力,同时通过在金属弹簧线的长度方向,每隔2mm~40mm转动搓捻一转,进行平直矫直。利用上述第3个观点的制造方法,可以高效地制造上述第一个观点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特别是,具有通过控制作为本制造方法的制造条件的温度、张力和搓捻间距而能稳定地制造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所谓有利之处。根据第4个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方法,它是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不使用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而是在300℃~1000℃的高温气氛下,给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金属弹簧线加10g~1000g的张力,同时通过在金属弹簧线的长度方向,每隔2mm~40mm转动搓捻一转,从而进行平直矫直,并在矫直后将上述金属弹簧线拉丝加工时形成的与该线长度方向平行的不可避免的浅印痕(拉丝模具痕迹)变成间距为2mm~40mm的螺旋状印痕(螺旋模具痕迹)。利用上述第4个观点的制造方法,可以高效地制造出上述第2个观点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由于平直矫直后,可将在上述金属弹簧线表面上拉丝加工时形成的拉丝模具痕迹,在丝线表面上形成间距为2mm~40mm的螺旋状的矫直模具痕迹,因此除了上述第三个观点的制造方法的作用和效果之外,在利用本观点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中,由于通过确认丝线表面上的螺旋模具痕迹就知道是使用基于本观点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所以优选。根据第5个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上述300℃~1000℃高温气氛为非氧化性气体的气氛。作为上述非氧化性气体,可以使用例如氢气、氮气等。利用上述第5个观点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制造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时,可以防止因非氧化气体气氛而引起的丝线表面的氧化,所以优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外观电子显微镜照片(强调模具痕迹部分);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曲率半径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在制造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时而在丝线表面形成的模具痕迹的简图; (a)为在拉丝加工后,在金属弹簧线表面上形成有拉丝模具痕迹的状态;(b)为在矫直加工后,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模具痕迹的状态;图4为利用使用了矫直叶片的直线矫直方法制造出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外观电子显微镜照片,是表示由矫直叶片产生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的图(强调印痕部分);图5为利用使用了矫直模具的直线矫直方法制造出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外观电子显微镜照片,是表示由矫直模具产生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的图(强调矫直印痕部分);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工序的一个示例的简图。符号的说明1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1a拉丝后的金属弹簧线,6因矫直正加工而变形为螺旋状的螺旋模具痕迹,6a拉丝加工时产生的拉丝模具痕迹,21利用使用了矫直叶片的直线矫直方法制造出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27由矫直叶片产生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31利用使用了矫直模具的直线矫直方法制造出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37由矫直模具产生的间距狭窄的深螺旋状矫直印痕,110供线线轴,111电机,112圆环,113炉(电热炉),114卷取线轴,115氮气或氢气导入通道,p螺旋状模具痕迹的转动间距,r曲率半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外观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强调模具痕迹部分)。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曲率半径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在制造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时,在丝线表面形成的模具痕迹的简图;图中的(a)为在拉丝加工后,在金属弹簧线的表面上形成有拉丝模具痕迹的状态;图中的(b)为在矫直加工后,在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模具痕迹的状态。图4为利用使用了矫直叶片的直线矫直方法制造出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它通过对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弹簧线进行平直矫直而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丝线具有曲率半径在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而且其结构和表面特性是不带有因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而产生的间距在2mm以下的螺旋状矫直印痕。2.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它通过对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弹簧线进行平直矫直而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丝线具有曲率半径在4000mm以上的高平直度,而且其结构和表面特性是不带有因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动式矫直模具而产生的间距在2mm以下的螺旋状矫直印痕,此外还具有将所述金属弹簧线拉丝加工时产生的与该线长度方向平行的不可避免的浅印痕(拉丝模具痕迹)改变为间距为2mm~40mm的螺旋状印痕(螺旋模具痕迹)的结构和表面特性。3.一种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方法,它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平直的悬挂丝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不使用转动式矫直叶片或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洋一原田秀则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特殊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