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涉及一种植物病原分离培养的快速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在病原物的形态、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以及病原物的遗传变异等多种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得到病原的纯培养物,因此,需对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在对病原进行分离培养时,第一步是对病原组织进行表面消毒,第二步是将经表面消毒的病原组织进行分离培养。目前,公知的植物病原分离培养的表面消毒方法采用较多的是组织分离法,就是将病原组织切成小块,采用适当的消毒液(剂)(如升汞溶液、漂白粉、次氯酸钠、酒精或其它表面消毒剂),杀死或减少病原组织表面的腐生菌,经过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清洗后,再进行第二步,即将经过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清洗后的病原组织移在适合的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其表 面消毒方法首先切取大小为4-5mm的小块组织;其次将切好的病块组织小块,用镊子捡取浸在消毒液中,进行表面消毒一定时间;第三再用镊子取出,浸入第一皿灭菌水,然后用镊子取出浸入第二皿灭菌水,重复这一动作三至四次或者多余四次,去除残留的消毒剂,每一个植物病组织如果取若干个小块,则需要重复做同样的捡取动作若干倍,操作十分繁琐,效率较低,实验人员易产生疲劳。另外,不同的消 ...
【技术保护点】
植物病原分离的快速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针头的注射器、连接管(6)、消毒管(8)和消毒管盖(9),在无针头的注射器的针头座(4)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连接管(6)的右端头(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无针头的注射器的针头座(4)与连接管(6)的右端头(5)螺纹连接,在连接管(6)的左端头(7)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消毒管(8)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消毒管(8)的外壁与连接管(6)的左端头(7)螺纹连接,消毒管(8)的两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消毒管盖(9)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消毒管(8)的两端内分别通过螺纹连有消毒管盖(9),消毒管盖(9)的盖面设置有孔(10),孔(10)的面积小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富有,程在全,李维蛟,黄兴奇,郭怡卿,张敦宇,李定琴,钟巧芳,付坚,王玲仙,王波,柯学,余腾琼,李娥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