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骨板旋转折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包括两个相同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长管状结构,一侧端口为偏平矩形形状的折弯孔,在本体的中部有三个偏平矩形形状的通孔为旋转孔。能更方便,更精确地对接骨板折弯,旋转弯曲塑型,使接骨板有效旋转后在骨骼不同部位更贴服,加强骨折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更好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接骨板旋转折弯器。
技术介绍
在骨科手术中常用到接骨板来固定断骨,由于人体的骨骼因人而异,且不同部位的骨骼形状各有不同,而不同人体的不同部位使用的接骨板,为了能更好的与骨骼相贴合,需要使用接骨板塑型器,而现有的接骨板塑型器只能使接骨板折弯,在旋转塑型过程中,易使接骨板脱落,操作不方便,使接骨板的塑型效果不好,不能很好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接骨板旋转折弯器,使方案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对接骨板塑形准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包括两个相同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长管状结构,一侧端口为偏平矩形形状的折弯孔,在本体的中部有三个偏平矩形形状的通孔为旋转孔。这样的结构,需要折弯时,两个本体的折弯孔相对,把要折弯的接骨板两端分别插入折弯孔内,确定好需要折弯的部位后,双手分别握住一个本体用力折弯,使接骨板折到需要的弯曲度即可;需要旋转时,两个本体上的旋转孔相对,把要旋转的接骨板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本体上的旋转孔内,然后双手分别握住一个本体用力旋转,使接骨析旋转到需要的形状即可。所述的三个旋转孔的长度为2. 5-3cm,三个旋转孔的宽度分别为O. 4cm、0. 6cm和O. 8cm。这三个尺寸的旋转孔可满足不同接骨板的旋转。本技术所述的本体长度为30_50cm。本技术所述的本体为钢制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包括两个相同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长管状结构,一侧端口为偏平矩形形状的折弯孔,在本体的中部有三个偏平矩形形状的通孔为旋转孔。解决了现有接骨板塑形器只能折弯而旋转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方案使用方便,一人即可完成接骨板的塑形,能更方便,更精确地对接骨板折弯,旋转弯曲塑型,使接骨板有效旋转后在骨骼不同部位更贴服,回强骨折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更好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折弯孔,2-旋转孔,3-本体。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I所示,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包括两个相同形状钢制材料的本体3,所述本体3为长管状结构,一侧端口为偏平矩形形状的折弯孔1,在本体3的中部有三个偏平矩形形状的通孔为旋转孔2。三个旋转孔2的长度为2. 5-3cm,三个旋转孔2的宽度 分别为O. 4cm、0. 6cm 和 O. 8cm,本体 3 长度为 30_50cm。权利要求1.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长管状结构,ー侧端ロ为偏平矩形形状的折弯孔,在本体的中部有三个偏平矩形形状的通孔为旋转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旋转孔的长度为 2. 5_3cm0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旋转孔的宽度分别为O. 4cm、0. 6cm和O. 8c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长度为30_50cmo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为钢制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接骨板旋转折弯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包括两个相同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长管状结构,一侧端口为偏平矩形形状的折弯孔,在本体的中部有三个偏平矩形形状的通孔为旋转孔。能更方便,更精确地对接骨板折弯,旋转弯曲塑型,使接骨板有效旋转后在骨骼不同部位更贴服,加强骨折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更好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文档编号A61B17/80GK202619833SQ20122022696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庆坤, 马宗涛 申请人:刘庆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接骨板旋转折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为长管状结构,一侧端口为偏平矩形形状的折弯孔,在本体的中部有三个偏平矩形形状的通孔为旋转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坤,马宗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