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6504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和镊柄II,所述镊柄I上设置有与镊柄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镊柄II上设置有与镊柄I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所述定位柱I与定位柱II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使用时,将定位柱I和定位柱II同时伸入鼻翼软骨穹窿部进行牵拉,使两侧牵拉对称均匀,主刀医生在进行穹窿间缝合时,可随时进行牵拉方向和力度调整,容易找准对称缝合的位置,有效保证了缝合的对称性,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手术时定位用的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Interdomal suture)是两侧鼻翼软骨形成的穹隆之间的收紧技木。手术方法是在两侧穹窿距最突点近心侧约3_处做ー个“8”字縫合或者环形缝合,穿过两侧鼻翼软骨的中间脚,将两侧中间脚向中央拉拢,达到缩小鼻尖的目的。该缝合尤其适用于穹隆处鼻翼软骨薄弱或分离的病例,通过对双侧中间脚的縫合可以起到加强鼻尖强度的作用。目前,主刀医生在进行缝合时,需使用组织镊等器械向上牵拉鼻翼软骨,以暴露手术视野,现有的组织镊只能对ー个鼻翼软骨进行牵拉,医生在缝合时主要依靠经验来确定 縫合位置,不能与另ー侧进行对比,容易造成两侧的縫合位置不对称,而导致縫合后鼻尖两侧不对称的问题出现。针对上述不足,需对现有的组织镊进行改进,使其能同时牵拉两个鼻翼软骨,以便于医生在縫合时对比两侧位置,以保证縫合的対称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ー种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通过该辅助镊镊柄前端的两个对称定位柱,可使两侧鼻翼软骨同时受到同样的牵拉,便于医生确定两侧对称的縫合位置,解决使用现有器械牵拉不易保证缝合对称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和镊柄II,所述镊柄I上设置有与镊柄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镊柄II上设置有与镊柄I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所述定位柱I与定位柱II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进ー步,所述定位柱I垂直于镊柄I,定位柱II垂直于镊柄II ;进ー步,所述定位柱I和定位柱II为扁平状,定位柱I和定位柱II的宽度均为Imm ;进ー步,所述定位柱I和定位柱II上设置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和镊柄II,所述镊柄I上设置有与镊柄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镊柄II上设置有与镊柄I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所述定位柱I与定位柱II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使用时,将定位柱I和定位柱II同时分别伸入两侧鼻翼软骨穹窿处进行牵拉,使两侧牵拉对称均匀,主刀医生在进行穹窿间缝合时,可随时进行牵拉方向和カ度调整,容易找准对称縫合的位置,有效保证了縫合的対称性,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l和镊柄112,所述镊柄Il上设置有与镊柄Il成一夹角的定位柱13,镊柄112上设置有与镊柄II 2成一夹角的定位柱114,根据牵拉的需要,该夹角一般选用接近于镊柄成90度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13垂直于镊柄II,定位柱114垂 直于镊柄Π2所述定位柱13与定位柱114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当然,将镊柄前端折弯形成定位柱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通过辅助镊的张合,可调整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以适应手术需要,辅助镊也可以是一端铰接的辅助夹,将定位柱设置于辅助夹夹柄的前端,只要可以调节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距离,均是采用本技术的原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定位柱13和定位柱114为扁平状,尽可能避免牵拉时定位柱对组织造成损伤,定位柱13和定位柱114的宽度均为Imm,既可起到牵拉定位的作用,又不会遮挡缝合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定位柱13和定位柱114上设置有防滑纹5,防滑纹设置在定位柱与鼻腔组织的接触面上,避免牵拉时打滑。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g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ー种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 (I)和镊柄II (2),其特征在于所述镊柄I (I)上设置有与镊柄I (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 (3),镊柄II (2)上设置有与镊柄II (2)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 (4),所述定位柱I (3)与定位柱II (4)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3)垂直于镊柄I (I),定位柱II (4)垂直于镊柄II (2)。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3)和定位柱II⑷为扁平状,定位柱1(3)和定位柱11(4)的宽度均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I(3)和定位柱II (4)上设置有防滑纹(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和镊柄II,所述镊柄I上设置有与镊柄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镊柄II上设置有与镊柄II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所述定位柱I与定位柱II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使用时,将定位柱I和定位柱II同时伸入鼻翼软骨穹窿部进行牵拉,使两侧牵拉对称均匀,主刀医生在进行穹窿间缝合时,可随时进行牵拉方向和力度调整,容易找准对称缝合的位置,有效保证了缝合的对称性,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文档编号A61B17/24GK202619795SQ20122025574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韶亮, 赵映兰, 张一鸣, 樊东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翼软骨穹窿间缝合辅助镊,包括镊柄I(1)和镊柄II(2),其特征在于:所述镊柄I(1)上设置有与镊柄I(1)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3),镊柄II(2)上设置有与镊柄II(2)成一夹角的定位柱II(4),所述定位柱I(3)与定位柱II(4)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辅助镊的对称面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亮赵映兰张一鸣樊东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