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深腔手术引流条放置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6501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切口深腔手术引流条放置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互滑动配合的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固定钳臂前端设置有前部为钝圆头的挡块,挡块后端端面与活动钳臂前端端面的形状相同且两端面之间形成引流条夹持部,固定钳臂与活动钳臂之间设置控制引流条夹持部夹紧或分开的控制机构,使用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引流条夹持部夹紧引流条的前端,由于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夹紧后光滑狭长,易于将引流条从手术小切口送入深腔,送至指定部位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夹持部松开引流条前端,旋转一定角度后抽出,以避免摩擦力过大将引流条带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将引流条放入较深部位,尤其是微创或小切口手术中不易对患者造成创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创外科手术小切口引流条放置的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外科手术提倡微创的手术方法,即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少的优点。但同时微创手术的小切口也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小切口深腔的引流条放置十分困难。抽脂是一种美体塑形外科手术方法,抽脂手术的方式主要是一、在术区的隐蔽部 位切一或多个约Icm长小洞,然后向术区脂肪组织内注入大量肿胀液直至组织肿胀局部皮肤呈橘皮样;二、通过小洞插入脂肪抽吸管至脂肪组织层,利用高频超声振荡将脂肪组织液化,然后利用抽脂机的负压把脂肪吸出。在抽脂完成后,由于组织的破坏及渗出等原因,抽脂部位均会残留一些液体,如果不将这些液体排出体外,则术后症状将加重,也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容易引起感染或血肿、血清肿,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术后体内残余液体及渗液进行引流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抽脂术术后引流是通过将引流条放置于抽脂部位来实现的。现有技术中,引流条的放置方法是直接将引流条从导管插入口伸入体内,由于引流条较软,且术后皮肤与组织之间仍有一定的粘连,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切口深腔手术引流条放置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长度方向相互滑动配合的固定钳臂(1)和活动钳臂(2),所述固定钳臂(1)前端设置有前部为钝圆头的挡块(3),挡块(3)后端端面(3a)与活动钳臂(2)前端端面(2a)的形状相同且两端面之间形成引流条夹持部,所述固定钳臂(1)与活动钳臂(2)之间设置用于控制引流条夹持部夹紧或分开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亮赵映兰张一鸣樊东力毛彤春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