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61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及螺旋钢筋成形方法。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包含弯筋装置以及分别设置于对应弯筋装置入筋侧及出筋侧的钢筋推进装置及间距产生装置。弯筋装置包含第一轴心及可相对于第一轴心位移的弯折部。钢筋推进装置供推进钢筋进入弯筋装置的入筋侧。间距产生装置则以可沿间距产生方向位移的方式设置,供外推自弯筋装置输出的钢筋,以形成间距。螺旋钢筋成形方法步骤则包含:推进钢筋以产生位移、于特定位置以弯筋装置弯折钢筋、以及沿间距产生方向外推自弯筋装置输出的钢筋,以产生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以及螺旋钢筋的成形方法;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以及螺旋钢筋的成形方法,供制成土木工程使用的螺旋钢筋。
技术介绍
随着各式建筑物对结构强度要求的提高,箍筋所能提供的设计强度已为现今工程界结构设计所重视。工程师们均不断地寻求更有效率的施工方式。不论是现场施工或是采预铸施工,箍筋多为独立渐次与主筋绑合。然而为了增加施工效率以及结构强度,具间距的螺旋型箍筋渐渐受到结构设计者的重视及使用。所谓螺旋型箍筋指以弯成连续螺旋体的螺旋钢筋做为与主筋搭配的箍筋,具有固定主筋位置及提供剪力强度的功效。螺旋钢筋的断面形状可视实际设计而调整,较常见的有圆形及矩形。此外,除了做为箍筋之用外,螺旋钢筋在某些特殊的结构设计中,亦可做为提供结构强度的主结构骨架之用。传统上螺旋钢筋的制造方式多为使用弯筋器,将直线钢筋渐次弯成没有间距的钢筋螺圈。再由钢筋螺圈的头尾以机具拉开以产生间距。此一生产方式的效率及间距控制均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供有效率地制成螺旋钢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具有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供使一钢筋产生形变以形成具有间距的一螺旋钢筋,其特征在于,该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包含:一弯筋装置,包含一第一轴心、一弯折部、一入筋侧及一出筋侧,该弯折部可相对第一轴心位移;一钢筋推进装置,设置对应于弯筋装置 的入筋侧;以及一间距产生装置,以可沿一间距产生方向位移的方式设置对应于弯筋装置的出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供使一钢筋产生形变以形成具有间距的一螺旋钢筋,其特征在于,该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包含一弯筋装置,包含一第一轴心、一弯折部、一入筋侧及一出筋侧,该弯折部可相对第一轴心位移;一钢筋推进装置,设置对应于弯筋装置的入筋侧;以及一间距产生装置,以可沿一间距产生方向位移的方式设置对应于弯筋装置的出筋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弯折部可相对第一轴心旋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翻转装置,设置于弯筋装置的外侧,其中翻转装置包含一第二轴心,翻转装置采用可相对第二轴心旋转方式设置,翻转装置配合弯筋装置的位移翻转螺旋钢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装置包含一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移动地连接翻转装置,当翻转装置翻转螺旋钢筋时,定位装置抵触螺旋钢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含一定位座及一定位杆;其中定位座可移动地设置于翻转装置上,定位杆则可旋转地设置于定位座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翻转装置并列设置,当翻转装置翻转螺旋钢筋后,支撑装置支撑翻转后的螺旋钢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钢筋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樑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