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条播育秧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5118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新式条播育秧播种器,它包括种箱、置于种箱排种口种子流向前方的外槽轮排种轮、置于外槽轮排种轮上方与外槽轮排种轮配合的滚筒式毛刷清种轮,所述播种器设有条播定位装置,所述条播定位装置处于外槽轮排种轮下方,外槽轮排种轮距其下方的所述条播定位装置有一段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种条的作用,使种子面被分割成多个等距的流动的种子条落向育秧盘而形成种子条,完成条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秧苗育秧播种机具领域。
技术介绍
在水稻机插秧苗的育秧播种中,无论是手工的田间育秧播种还是机械的育秧播种流水线的播种,大多采用撒播的形式,其播种的均匀性都不是很理想,是产生机插秧的漏插的主要因素之一,此问题通常是通过加大播种量,增大播种密度的方式来解决。但这种方式影响育秧秧苗质量。将种子以条播的形式播到育秧盘中,可将有限的种子相对集中,插秧机按条播的位置取秧,可在不增加播量的情况下减少机插秧的漏插,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目前通常采用的条播形式有多种,主要有如下几种一种是在育秧盘上放置有条状长槽或网格孔形式的定位板,播种器播到槽中或长条孔中形成预定的条播形式;另一种是在排种轮的下部安装一固定的带有一组间隔排列的纵向条形板,使播下的种子沿条形板之间间隔 的空隙播下形成条状;还有一种是排种轮的下部安装有个带有一组V形槽的板,种子在播到槽板上后,通过V形槽的结构形式自动形成条状,再通过加装振动装置振动使种子落到秧盘中。在以上的几种形式中,都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秧盘上放长孔板形式,比较繁琐,底板过于庞大,不能实现连续播种;第二种形式由于固定条形板间间隔过宽不能形成条播,条形板间间隔过窄则易架空种子形成断条而效果不好;第三种V形槽板需要有一定的长度使种子在槽中排队形成条状,板的振动频率对播种的质量影响较大,比较难于控制。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更加实用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新式条播育秧播种器,使种子更有效地以多行条状的形式播到育秧盘中。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种箱、置于种箱排种口种子流向前方的外槽轮排种轮、置于外槽轮排种轮上方与外槽轮排种轮配合的滚筒式毛刷清种轮,所述播种器设有条播定位装置,所述条播定位装置处于外槽轮排种轮下方,外槽轮排种轮距其下方的所述条播定位装置有一段空间。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条播定位装置为多个分种条组合而成,所述多个分种条被轴串接在一起形成并联状态构成,相邻分种条之间具有间隔空隙,所述间隔空隙用于种子条播定位。所述分种条的分种部的剖面形状为上部上尖下大的倒V状,下部呈长方形状结构。间隔空隙的个数与所要播种的条播的条数相配,即间隔的个数即是育秧盘中条播的条数。使在播种时,在播种器前进的同时,由外槽轮排种轮排出的种子落下后,经过条形板间隔空隙落到育秧盘上,由于间隔空隙的控制使种子以间隔的形式落到育秧盘中,同时在播种机前进的作用下,使种子在育秧盘中形成条状,完成条播。所述上尖下宽倒V形的结构形式可使种子在落下时,在到达分种条处时,由于上部的尖角结构形式使种子被分隔到两条分种条之间的间隔空隙,再由于下部的长方形结构使种子在分种条之间的间隙中只向下运动落到育秧盘中,限制了种子条的宽度,使种子成条摆放的效果更好。所述分种条的尾部带有向上的翘起部,所述分种条可绕轴转动地安装在轴上,所述连接分种条的轴与外槽轮排种轮的轴向平行,所述翘起部靠在所述外槽轮排种轮上,所述翘起部与分种条的分种部形成对外槽轮排种轮的外围包角。这样,在播种机工作时随着外槽轮排种轮的转动,分种条根据外槽轮排种轮表面凸凹的变化而产生振动,使种子在下落到两条形板间时不被架空,不出现断条,使条播更有效。所述分种条之间设有隔套,使分种条之间产生所述间隔空隙。所述翘起部与分种条的分种部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分种条侧面开有孔,用于和所述轴连接,所述孔处于分种条重心的后侧。本技术还设有扁毛刷式护种装置,所述扁毛刷式护种装置由所述扁长形毛刷和毛刷架构成,两者由一组带有调节长孔的连接板连接;所述毛刷架铰接在播种器中;所述扁长形毛刷贴在外槽轮排种轮的前面。所述护种装置能使种子保持在外槽轮式排种轮的凹槽中,直至到达落种口。所述外槽轮排种轮、毛刷式清种装置、扁毛刷式护种装置、条播定位装置都通过自身两端的轴以种箱两端侧板作为支撑而安装连接;外槽轮排种轮、毛刷式清种装置由各自外部轴段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与动力轴连接传动而带动播种器工作。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种子经种箱的排种口流出,到充种区,进入到外槽轮式排种轮的凹槽中,再随着排种轮的转动在到达与滚筒式毛刷清种轮的接触处,转动的滚筒式毛刷清种轮将排种轮的凹槽上的多余种子清除,剩余的种子随着排种轮的转动而被带向落种区,在落种阶段,随着排种轮的转动,种子连续不断地从排种轮的凹槽中脱离,形成一横向的流动的种子面,该种子面在落到活动的分种条构成的条播定位装置所在位置时,由于分种条的作用,使种子面被分割成多个等距的流动的种子条落向育秧盘而形成种子条,完成条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前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分种条和尾部翘起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分种条横截面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排种口门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双层侧板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本技术包括种箱I、置于种箱排种口 113种子流向前方的外槽轮排种轮2、置于外槽轮排种轮2上方与外槽轮排种轮2配合的滚筒式毛刷清种轮3,所述外槽轮排种轮2的下方设有条播定位装置5,外槽轮排种轮距其下方的所述条播定位装置有一段空间。所述条播定位装置为多个分种条52组合而成,所述多个分种条被轴51串接在一起形成并联状态构成,相邻分种条52之间设有隔套53使分种条5之间具有间隔空隙,所述间隔空隙用于种子条播定位。所述分种条5由前段分种部521和后段翘起部522两段构成,所述翘起部522与分种部521的形成一夹角,夹角为钝角。分种部521的顶部524为上尖下大的倒V形状,下部525呈长方形结构。所述连接分种条的轴51与外槽轮排种轮2的轴向平行,所述翘起部522靠在所述外槽轮排种轮2的外轮廓上,所述翘起522与分种条5的分种部522形成对外槽轮排种轮2的外围包角。所述分种条5侧面开有孔523,用于和所述轴51连接,所述孔523处于分种条重心的后侧,使分种条5在与轴串接后,由于重心在前,使翘起部522上翘靠在所述外槽轮排种轮2上。 所述外槽轮排种轮2由一外表面均布一组沿圆周分布的长槽的圆柱体21构成,两端连接有传动轴——外槽轮排种轮轴22。所述滚筒式毛刷清种轮3为中间带有刚性轴31的圆形毛刷,所述滚筒式毛刷清种轮轴31与外槽轮排种轮轴22平行布置,滚筒式毛刷清种轮3的外轮廓与外槽轮排种轮2的外轮廓相接近,通过调节两端轴轴承的位置来调节滚筒式毛刷清种轮3外轮廓与外槽轮排种轮2外轮廓间的距离,来调节外槽轮排种轮2的种槽的充种量,进而调节播种量。本技术还设有扁毛刷式护种装置4,所述扁毛刷式护种装置由所述扁长形毛刷和毛刷架构成,两者由一组带有调节长孔的连接板连接;所述毛刷架铰接在播种器中;所述扁长形毛刷贴在外槽轮排种轮的前面。所述外槽轮排种轮2、滚筒式毛刷清种轮3、扁毛刷式护种装置4、条播定位装置5都通过自身两端的轴以种箱侧板11作为支撑而安装连接。外槽轮排种轮2、滚筒式毛刷清种轮3由各自外部轴段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与动力的轴连接传动而带动播种器工作。本技术设有可调节开度的向前倾斜的排种口门13,所述排种口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条播育秧播种器,包括种箱、置于种箱排种口种子流向前方的外槽轮排种轮、置于外槽轮排种轮上方与外槽轮排种轮配合的滚筒式毛刷清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器设有条播定位装置,所述条播定位装置处于外槽轮排种轮下方,外槽轮排种轮距其下方的所述条播定位装置有一段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成朱德峰李革陈惠哲刘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