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电机驱动式节流阀装置等的电感式非接触旋转角度检测装置中,将安装有固定侧导体和电路的电路基板不使用接合剂地固定在树脂盖。通过压接(压配合)将作为电路基板的TPS基板与电导体电连接,能够使电路基板与电导体用相同的成型树脂构成为一个成型体。由此,不需要准备新的金属导体(接合线),也不需要焊接或软钎焊。进而,通过用与树脂盖相同的材料覆盖TPS基板,能够省略将基板接合到盖的工序,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安装于旋转体的旋转轴的导体和安装于与该导体相对的定子的线圈导体之间的电感相应于两者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变化,非接触式地检测旋转的导体的旋转位置,从而检测旋转体的旋转位置或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检测装置。此外,涉及使用通过电机驱动的节流阀对内燃机的空气通路的开ロ面积进行电子控制的电机驱动式的节流阀装置,其为了检测节流阀的旋转角度而具备上述的旋转角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在日本特开2003-254782号公报记载有这种非接触式旋转角检测装置。此外,在日本特开2008-96231号公报中提出有使用这种旋转角度检测装置作为电机驱动式的节流阀控制装置的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25478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962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问题在现有的电感型非接触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中,将设置有固定侧导体(励磁导体和接收线圈导体)和输入输出驱动部以及控制用的电路部的长方形的电路基板通过接合固定在树脂盖(电机驱动式的节流阀控制装置中为树脂材料制造的齿轮罩)的表面。但是,为了完成盖组件,需要在树脂盖成型后接合电路基板,为了与分布在盖内的电导体电连接的接合等多道作业エ序,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不降低精度地提高组装作业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角度检测装置中,树脂盖具备安装有固定侧导体和电路的电路基板、用干与外部装置电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形成于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电路基板的电导体,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与电导体构成为由相同的树脂成型而获得的ー个成型体。优选固定于电路基板的固定侧导体与电导体构成被相同的树脂覆盖成型而获得的ー个成型体,该成型体进而被树脂盖的成型树脂外模成型。优选电路基板与电导体的电连接部被与成型体或者树脂盖相同的树脂覆盖成型。优选覆盖固定导体的树脂层的厚度,形成为比覆盖电导体的树脂层的厚度薄。优选电路基板与电导体的电连接部通过压接(压配合)连接。具体而言,一种电机驱动式的节流阀阀控制装置,包括具有上述特征的电感型非接触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对电机供给电源用的中继端子由与树脂盖的成型树脂相同的成型树脂成型,对电机供给电源用的电导体与电路基板和其他电导体一同构成为ー个成型体。优选树脂盖发挥收容将电机的旋转传导至节流阀的齿轮机构的收容体的发挥功倉^:。优选在节流阀轴或者固定于节流阀轴的节流齿轮,安装有旋转侧导体。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因为不需要将电路基板接合在树脂盖,所以能够不降低精度地削減组装エ时。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可以提高电机驱动式节流阀的控制精度,改善组装性。 附图说明图I是电机驱动式节流阀装置的整体截面图。图2是电机驱动式节流阀装置的分解正视图。图3是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旋转导体的部分截面图。图4是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旋转导体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透视正视图。图6是TPS终端的整体立体图。图7是TPS终端前端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TPS基板的整体立体图。图9是TPS基板通孔部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电机驱动式节流阀装置的电机电接合部的部分截面图。图11是TPS基板和终端的部装整体立体图。图12是插入成型件的整体立体图。图13是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14是实施例2的TPS基板和终端的部装整体立体图。图15是实施例2的插入成型件的整体立体图。图16是实施例2的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17是实施例3的TPS基板和终端的部装整体立体图。图18是实施例3的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19是实施例3的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立体图。(追加加工后)图20是TPS基板的放大立体图。图21是实施例4的TPS基板和终端的部装整体立体图。(背面)图22是实施例4的插入成型件的整体立体图。(正面)图23是实施例4的插入成型件的截面图。图24是实施例4的插入成型件的放大截面图。图25是实施例4的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I首先,使用图I、图2对于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的电机驱动式节流阀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I是电机驱动式节流阀装置(以下简称为ETB)的整体截面图,图2是分解正视图。在铝压铸制的节流阀组件(以下成为节流阀体)3 一同成型有吸入空气通路I (以下称为腔)和用于收纳电机2的电机外壳2A。在节流阀体3上沿着腔I的一条直径线配置有金属制的旋转轴(以下称为节流阀轴)4。节流阀轴4的两端被滚针轴承5、6或者滚珠轴承等轴承旋转支承。滚针轴承5、6被 压入固定在节流阀体3中。此外,在向设置在节流阀轴4上的缝隙部插入C型垫圈(以下称为推力保持器)7之后,压入滚针轴承5,由此限制节流阀轴4的轴方向的可动量。此外,在节流阀轴4上安装有用于使对发动机的空气量变化的节流阀8。这样,节流阀轴4旋转吋,节流阀8旋转,其結果,吸气通路的开ロ面积发生变化,由此能够调节内燃机的吸入空气量。在节流阀轴4的端部用螺母11固定节流齿轮10。节流齿轮10由金属板IOA和在该金属板IOA上树脂成型的齿轮部IOB构成。电机外壳2A与节流阀轴4并列地形成,在电机外壳2A内插入有电刷式直流型的电机2,用螺钉12固定。在电机2的旋转轴端部固定有齿数最少的金属制的齿轮(以下称为电机齿轮)13。在电机齿轮13和节流齿轮10之间,在被压入固定在节流阀体3上的金属制的轴14 (以下称为中间齿轮轴)与被可旋转地支承的齿轮(以下称为中间齿轮)15啮合。中间齿轮15由与电机齿轮13啮合的大直径齿轮15A和与节流齿轮10啮合的小直径齿轮15B构成。两个齿轮通过树脂成型一体地成型。该齿轮13、15A、15B、10构成两级的减速齿轮机构,这样,电机2的旋转经由减速机构,被传递到节流阀轴4。在节流齿轮10的背面与节流阀体3的侧面之间夹持有由螺旋弹簧形成的回位弹簧16。回位弹簧16的一侧端部卡止到形成在节流阀体3上的切ロ,另一端卡止到形成在节流齿轮10上的切ロ。对回位弹簧16在旋转方向上施加预载,使得电机2在没有通电时节流阀8維持全开位置。接着,用图3、图4对于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搭载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旋转导体的部分截面图,图4是其分解立体图。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如上所述,由安装在旋转体的旋转轴的导体和安装在与该导体相対的定子的导体构成。前者相当于图3、图4所示的圆板(以下称为转子)17,后者相当于电路基板(以下称为TPS基板)18。在转子17上,印刷有激励导体17A,转子17接合固定在由树脂成型体构成的盖上的支架(以下称为转子支架)19。此外,在转子支架19的中心部一体成型由金属制的转子支架插入器19A。在转子17的中心形成有定位用的贯通孔17B,在转子支架插入器19A上形成有与该贯通孔17B对应的定位用的突起部19B。由此,使转子17与转子支架19的中心轴一致。此外,在转子支架插入器19A的中心轴上设置有环状的窗孔19C,其被压入固定在节流阀轴4上。这样,转子17与节流阀轴4同样地旋转。以下通过图5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部件结构。图5是电感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透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08 JP 2010-0891241.一种电感型非接触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其包括 安装于旋转体的旋转轴的旋转侧导体; 安装干与该旋转侧导体相対的树脂盖部件的固定侧导体;和 利用两个导体之间的电感相应于两者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变化,检测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位置的电路; 所述电感型非接触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盖具有安装有所述固定侧导体和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基板、用干与外部装置电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形成于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所述电路基板的电导体; 所述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导体构成为由相同的树脂成型而获得的ー个成型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感型非接触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固定侧导体与电导体构成为被相同的树脂覆盖成型而获得的ー个成型体, 该成型体进而被具有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树脂盖的成型树脂外模成型。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感型非接触式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沼大辅,渡边康盛,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