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照明器具和面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3805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使用指向性较强的点光源的面照明器具。面照明器具(3)具备面照明光源装置(6)和照明器具主体(41),面照明光源装置(6)具有多个指向性较强的点光源(36),并将点光源的光转换为面照明,其中,面照明光源装置(6)由下述部分构成:外壳(30),其具有用于将面照明光源装置安装于照明器具主体的平板部(35)和从平板部垂直地立起设置的侧板部,该外壳的与平板部对置的面是开口的;和光导通反射板,其堵塞开口,平板部(35)、侧板部(32、33)以及光导通反射板(40)由光反射率较高且透光率较低的部件形成,光导通反射板(40)形成为,随着与点光源之间的距离变远,光反射率变低,并且,透光率变高。照明器具主体(41)具备相对于天花板或壁面进行安装的安装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指向性较强的点光源的面照明器具和使用该器具的面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作为各种显示装置或照明等的光源,由于耗电量或发热较少,寿命较长,因此正逐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这样的点光源来代替白炽灯或荧光管。对于使用点光源的照明,存在多种照明。例如安装于建筑物的天花板或壁以用于室内的照明等的方形状或圆形状的照明,用于室外灯等的小灯泡型的照明,与荧光灯相同的线形状的照明等。近年,正在开发形成为白炽灯型或直线型荧光灯、甚至环状型荧光灯的形状的LED照明装置,以便能够取代现有的白炽灯或荧光灯来使用。对于使从点光源发出的光在预定面上均匀的面照明装置,存在光源与照明面的背 后相对进行配置的所谓背光型的面照明装置、和光源与照明面正交的所谓边缘照明型的面照明装置。边缘照明型面照明装置一般使用导光板,能够实现薄型化,但需要在整个照明面设置导光板,因此重量变重,制造成本也升高。另一方面,在背光型面照明装置中,也存在不需要导光板的面照明装置,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轻量化,因此,在需要轻量化的部位使用背光型面照明装置。可是,由于LED或激光二极管是指向性较强的点光源,所以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3 JP 2010-100348;2010.04.28 JP 2010-104521.一种面照明器具,其具备将指向性较强的点光源的光转换为面照明的面照明光源装置、和保持所述面照明光源装置的照明器具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照明光源装置由下述部分构成外壳,其具有平板部和从所述平板部立起设置的侧板部,所述平板部用于将所述面照明光源装置安装于所述照明器具主体,且所述外壳的与所述平板部对置的面是开口的;多个所述点光源,其配设于所述平板部;以及光导通反射板,其堵塞所述开口, 所述外壳和所述光导通反射板由光反射率较高且透光率较低的部件形成, 所述光导通反射板被分成分别与所述点光源相对应的区域,所述各区域形成为,随着与分别对应的所述点光源之间的距离变远,光反射率变低,并且,透光率变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面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照明光源装置的所述外壳和所述光导通反射板形成为环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面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和所述光导通反射板形成为圆板状。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面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备隔板,所述隔板划分所述点光源,且从所述平板部垂直地立起设置,利用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内分隔成小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小室的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荣一佐藤弘泰佐藤理人
申请(专利权)人:OPTO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