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和照明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2339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7:53
照明装置和照明器具,照明装置具有筒状的筐体、筒状的罩、反射体、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罩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和侧壁部,在第二开口部与筐体的一端连接。反射体收纳于罩内。反射体将罩内分隔为包含第一开口部的第一空间和包含第二开口部的第二空间。反射体具有面对第一空间的第一反射面和面对第二空间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发光部配置在第一空间内,第二发光部配置在第二空间内。筐体的中心轴与罩的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主照明用的LED和间接照明用的LED的照明装置和照明器具
技术介绍
作为具备主照明用的LED和间接照明用的LED的照明器具,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140817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主照明用的LED和常夜灯用的LED的天花板灯。主照明用的LED朝向主照射方向(灯轴方向)配置在罩内。常夜灯用的LED相对于主照射方向朝向约90度方向、即罩的侧面方向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照明装置具有:筒状的筐体;罩,具有透光性,是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和侧壁部的筒体,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筐体的一端连接;反射体,具有遮光性,是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反射部的筒体,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罩的所述第一开口部而容纳于所述罩内,该反射体将所述罩内分隔为包含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第一空间和包含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第二空间,在所述反射部中具有面对所述第一空间的第一反射面和面对所述第二空间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发光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以及第二发光部,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筐体的中心轴、所述罩的中心轴和所述反射体的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上。依照以上的构成,能够增长从作为间接照明用的发光部的第二发光部到罩的光路。在照明装置中,能够降低罩上出现的亮点的亮度,实现不炫目的间接照明。优选为,还在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出射光的光路上具备光路变换部件。优选为,所述光路变换部件是具有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置的光入射面和与所述侧壁部对置的光出射面的导光部件。优选为,所述导光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二发光部之上。优选为,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罩的所述第一开口部对置而配置于所述第二端部。优选为,所述第二发光部与所述罩的所述第一开口部对置而配置于所述罩的所述第二开口部。优选为,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配置在所述罩的所述中心轴上。优选为,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配置在同一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发光部由所述第二发光部包围。优选为,所述第二发光部与所述第一发光部背向而配置。优选为,所述第二反射面为扩散反射面,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出射光由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然后向与所述罩的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照射。优选为,还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具备散热部件,该散热部件传递由所述第一发光部产生的热。优选为,所述散热部件为柱状,配置在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筐体之间。优选为,所述第二发光部包围所述散热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开口部。优选为,所述罩的内径和外径从所述第二开口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扩宽。优选为,所述反射体的内径和外径从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扩宽。照明器具具备:上述的照明装置;以及控制部,用于切换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的点亮而将其点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用于将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安装至照明器具而使用的说明图。图3是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从图5所示的照明装置卸下罩和反射体的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照明器具的电路单元的功能的框图。符号说明:1、100、200、300、400照明装置;4筐体;5外围器;10罩;1a侧壁部;10b盖部;21安装基板(第一基板);22、222第一发光部;30反射体;41、141安装基板(第二基板);42、142、242第二发光部;70、504电路单元(控制部);32a扩散反射面;133散热部件;221安装基板(基板);433导光部件;433a光入射面;433c光出射面;500照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前,说明关联技术中的课题。在日本特开2013-140817号公报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中,常夜灯用的LED朝向照射方向、即罩的侧面方向而配置。一般来说,LED具有指向性。因此,在从LED出射的光中,如果从LED到罩的距离短,则在罩上出现亮度高的亮点。间接照明是作为常夜灯或空间效果而使用的。人如果看到亮点,则有时候由于眩光而感到不快。另外,亮点损害照明器具的美观。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装置。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在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之中,在表示本技术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所以,在以下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和连接方式、工序、工序的顺序等为一个示例,并不限定本技术。另外,各图为示意图,未必严格地图示。在各图中,关于实质上相同的构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4来说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图1是照明装置I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照明装置I安装至照明器具3的使用例的图。图3是照明装置I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照明装置I的截面图。照明装置I由筒状的筐体4和罩10构成,在内部具有反射体30、第一发光部22和第二发光部42。罩10具有透光性,是具有第一开口部101、第二开口部102和侧壁部1a的筒体,在第二开口部102中与筐体4的一端连接。反射体30具有遮光性,是具有第一端部301、第二端部302和反射部32的筒体,将第一端部301朝向罩10的第一开口部101容纳于罩10内。反射体30将罩10内分隔为包含第一开口部101的第一空间11和包含第二开口部102的第二空间12。反射部32具有面对第一空间11的第一反射面321和面对第二空间12的第二反射面322。第一发光部22配置于第一空间11内,第二发光部42配置于第二空间12内。筐体4的中心轴J、罩10的中心轴J和反射体30的中心轴J处于同一直线上。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I安装至照明器具3而使用。例如,照明器具3埋入天花板2而设置。照明器具3包含器具主体3a、灯座3b和多个板簧状的钩挂部件3c。器具主体3a具有从其开口部朝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d。在照明器具3中,器具主体3a和灯座3b埋入天花板2的埋入孔。照明器具3在使器具主体3a的凸缘部3d抵接于天花板2的下表面2a的状态下,使钩挂部件3c钩挂至天花板2的埋入孔,固定至天花板2。照明装置I通过使灯头90螺接至灯座3b,从而安装至照明器具3。将照明装置I的灯头90装配至照明器具3的灯座3b后,罩10的一部分在器具主体3a的外部露出。照明装置I以从天花板2的下表面2a突出的状态使用。如图4所示,在照明装置I中,主照明用的第一发光部22和间接照明用的第二发光部42分别容纳于由反射体30分隔的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各自的内部。照明装置I通过使第一发光部22点亮而用于主照明用途,通过使第二发光部42点亮而用于间接照明用途。通过使这两个发光部交互地切换而点亮,照明装置I能够用于主照明用途、间接照明用途。在图2中,从第一发光部22出射的光主要沿着作为照明装置I中的罩10的中心轴J的方向的LI方向照射,从第二发光部42出射的光主要沿着作为中心轴J的横向的L2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具备:筒状的筐体;罩,具有透光性,是具有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和侧壁部的筒体,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筐体的一端连接;反射体,具有遮光性,是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反射部的筒体,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罩的所述第一开口部而容纳于所述罩内,该反射体将所述罩内分隔为包含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第一空间和包含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第二空间,在所述反射部中具有面对所述第一空间的第一反射面和面对所述第二空间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发光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以及第二发光部,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筐体的中心轴、所述罩的中心轴和所述反射体的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莲尾真松田次弘菅原康辅森泽达己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