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包括:静电雾化部(2),用于通过向供给至雾化电极(1)的水施加高电压来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正离子发生部(3),用于产生正离子;以及控制部(16),用于对所述静电雾化部(2)和所述正离子发生部(3)的工作进行控制。控制部(16)进行控制,从而在正离子发生部(3)产生了正离子之后使静电雾化部(2)产生带电微粒子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知有如日本特许公开2006-68711号公报所公开的静电雾化装置,其中该静电雾化装置用于向已供给至雾化电极的水施加高电压,由此生成纳米大小的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静电雾化装置所产生的带电微粒子水被放出至放出空间。所放出的带电微粒子水悬浮于放出空间内,然后与悬浮于该放出空间内的臭气成分、细菌和致敏性物质等相接触,从而进行附着。或者,所放出的带电微粒子水与存在于该放出空间内的物品和该放出空间 的内侧面相接触,从而进行附着。如上所述,带电微粒子水附着至对象物,然后包括在该带电微粒子水中的自由基对对象物进行除臭和灭菌,并使致敏性物质灭活。然而,在传统的静电雾化装置中,放出并且悬浮于放出空间内的无数带电微粒子水中仅一小部分与悬浮于该放出空间内的臭气成分、细菌和致敏性物质偶然相接触、或者与存在于该放出空间内的物品和该放出空间的内侧面相接触,从而进行附着。此外,臭气成分、细菌和致敏性物质、或者存在于放出空间内的物品和放出空间的内侧面可能带正电或带负电。在这种情况下,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相对于带正电的臭气成分、细菌和致敏性物质通过电吸引力的作用而被吸附。然而,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相对于带负电的臭气成分、细菌和致敏性物质电排斥,从而无法进行附着。因此,在传统的静电雾化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放出至放出空间内的带电微粒子水中的附着至悬浮于该放出空间内的臭气成分、细菌和致敏性物质、或者存在于该放出空间内的物品和该放出空间的内侧面的带电微粒子水的百分比非常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其中该静电雾化装置可以使带电微粒子水有效地附着至悬浮于放出空间内的臭气成分、细菌和致敏性物质、或者存在于放出空间内的物品和放出空间的内侧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包括静电雾化部,用于向供给至雾化电极的水施加高电压以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正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正离子;以及控制器,用于对所述静电雾化部和所述正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产生了正离子之后使所述静电雾化部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在该结构中,由于控制器在正离子发生器产生正离子之后进行控制、以使静电雾化部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因此静电雾化装置可以使带负电的微粒子水有效地附着至先前带上正电的对象物。此外,优选地,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高电压电源,所述高电压电源用于向所述静电雾化部和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供给高电压,其中,所述静电雾化部包括水被供给至的所述雾化电极、以及被配置成与所述雾化电极相对的雾化用对向电极,所述正离子发生器包括放电用电极、以及被配置成与所述放电用电极相对的放电用对向电极,所述雾化电极和所述放电用对向电极与所述高电压电源的低电位侧相连接,以及所述雾化用对向电极和所述放电用电极与所述高电压电源的高电位侧相连接。此外,优选地,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用于启动和关闭所述静电雾化部中的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的产生;以及第二开关,用于启动和关闭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中的正离子的产生。此外,优选地,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放出空间内的诸如灰尘、过敏原或臭气等的灭活对象物质,其中,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检测传感器所检测的放出空间内的污物的程度来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正离子发生器改变正离子的产生量、并使所述静电雾化部改变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的产生量。此外,优选地,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人体检测传感器,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其中,在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产生了正离子之后使所述静电雾化部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以及在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关闭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中的正离子的产生并使所述静电雾化部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附图说明现在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示意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示意结构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示意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I示出静电雾化装置A的示意结构图。静电雾化装置A包括静电雾化部2,用于生成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正离子发生器3,用于产生正离子;高电压电源5 ;以及控制器16。静电雾化部2包括雾化电极I ;雾化用对向电极4,其被配置成与雾化电极I相对;以及水供给部件10,用于向雾化电极I的前端供给水。然后,高电压电源5向供给至雾化电极I的前端的水施加高电压。如图I所示,水供给部件10包括诸如珀耳帖(Peltier)单元11等的冷却部件。即,水供给部件10使作为冷却单元的Peltier单元11对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进行冷却,并将结露水供给至雾化电极I的前端。另外,水供给部件10不限于该结构,并且可被配置为使水容器(图中未示出)通过毛细管现象或加压、将保持在该容器内的水供给至雾化电极I的前端。或者,水供给部件10可被配置为通过利用重力使水流下或滴下来将水供给至前端。此外,如图I所示,静电雾化装置A包括具有绝缘性并且被形成为大致筒形的主壳体12。然后,主壳体12的内部由隔壁12a分割成两个区域。作为水供给部件10的Peltier单元11配置于主壳体12的内部被隔壁12a分割成的两个区域的其中一个(图I的下半部分)内。这两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图I的上半部分)是静电雾化室。如图I所示,Peltier单元11包括被配置成彼此相对的一对Peltier电路板11a、Ila以及安装成一行的多个热电元件lib。这多个热电元件Ilb被夹持于Peltier电路板I la、I Ia之间,并且相邻的热电元件I Ib经由两侧的电路板彼此电连接Jeltier单元11被配置成当经由Peltier输入引线(未示出)对热电元件Ilb进行通电时,热从一个Peltier电路板Ila向着另一个Peltier电路板Ila移动。此外,如图I所示,静电雾化装置A包括冷却单元13和放热单元14。冷却单元13连接至位于一侧(图I的上侧)的Peltier电路板Ila的外侧。然后,放热单元14连接至 位于另一侧(图I的下侧)的Peltier电路板Ila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散热片作为放热单元14。雾化电极I在其后端部连接至Peltier单元11的冷却单元13侧的状态下,贯通在主壳体12的隔壁12a中所设置的孔12b,并且突出到静电雾化室内。雾化用对向电极4被形成为环形,并且设置在筒状的主壳体12的前端开口部中。然后,如图I所示,雾化电极I与高电压电源5的低电位侧相连接,并且雾化用对向电极4与高电压电源5的高电位侧相连接。高电压电源5的所述低电位侧接地。具有上述结构的静电雾化部2设置有第一开关6。在使第一开关6接通的情况下,在雾化电极I和雾化用对向电极4之间施加高电压。然后,静电雾化部2被配置为通过使供给至雾化电极I的前端部的水发生静电雾化,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具体地,使Peltier单元11通电,然后使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30 JP 2010-1051361.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包括 静电雾化部,用于向供给至雾化电极的水施加高电压以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 正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正离子;以及 控制器,用于对所述静电雾化部和所述正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产生了正离子之后使所述静电雾化部产生带负电的带电微粒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中,还包括高电压电源,所述高电压电源用于向所述静电雾化部和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供给高电压, 其中,所述静电雾化部包括水被供给至的所述雾化电极、以及被配置成与所述雾化电极相对的雾化用对向电极, 所述正离子发生器包括放电用电极、以及被配置成与所述放电用电极相对的放电用对向电极, 所述雾化电极和所述放电用对向电极与所述高电压电源的低电位侧相连接,以及 所述雾化用对向电极和所述放电用电极与所述高电压电源的高电位侧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田洋,浅野幸康,町昌治,大江纯平,小村泰浩,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