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206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55
一种电接线盒(1),包括:金属基板(24);继电器(25),该继电器(25)安装在所述金属基板(24)的表面上,并且布置成比所述金属基板(24)更靠下;上盖(4),该上盖(4)遮盖所述金属基板(24)并且布置成比所述金属基板(24)更靠上;孔(17),该孔(17)在所述上盖的平行于所述金属基板(24)布置的顶壁(7)的表面上开口;以及导热管(18),该导热管(18)与所述孔(17)的内缘延续并且贯穿所述金属基板(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作为运动物体的车辆等上的电接线盒
技术介绍
在作为运动物体的车辆上,安装各种电子装置,诸如前照灯、尾灯、起动电动机和空调电动机。接线块布置在车辆的适当位置处,用于将电力供应到所述各种电子装置。由熔丝、继电器等构成的各种电路单元被收集在该接线块中。顺便提及,由于接线盒包括熔丝、继电器或汇流排,所以该接线盒也被称作为熔丝块、继电器盒,或者是统称为电接线盒。在该实施例中,将熔丝块、继电器盒以及接线块统称为电接线盒。传统的电接线盒包括盒主体;以及收纳在该盒主体中的电力分配单元。所述盒主体形成为扁平的盒状。所述盒主体包括相互装接以用于收纳所述电力分配单元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和上盖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通过注射成型模制而成。所述电力分配单元包括印刷布线板;安装在该印刷布线板上的多个连接器;保持安装在所述印刷布线板上的多个熔丝的熔丝保持部分;以及作为安装在所述印刷布线板上的多个电气部件的继电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导电图案根据预定图案使所述连接器的各端子与所述熔丝和所述继电器相连接。连接器经由贯通所述盒主体的外壁的通孔而暴露于该盒主体的外部。至少一个所 述连接器与装接于电源电缆的一端的一连接器装配,所述电源电缆连接于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源,诸如蓄电池或发电机。其它连接器与装接于线束的末端的各连接器装配,所述线束连接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电子装置。所述熔丝保持部分经由贯通所述盒主体的外壁的通孔而暴露于该盒主体的外部。该熔丝保持部分保持多个熔丝。所述继电器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并且被收纳在所述盒主体中。在上述传统的电接线盒中,从连接于电源的连接器供给的电力通过印刷布线板的导电图案分配,并且经过所述熔丝和继电器,然后经由线束中的电线而被供应到各种电子>J-U ρ α装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上述传统的电接线盒能够以以下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上所述下盖与上盖的叠置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并且印刷布线板位于安装在该印刷布线板上的继电器上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印刷布线板遮盖所述继电器,所以由继电器生成的热量集中在该印刷布线板上是不希望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接线盒,即使在下盖与上盖的叠置方向是沿着垂直方向并且印刷布线板位于电气部件上方时,该电接线盒也能够防止由所述电气部件生成的热量集中在该印刷布线板上。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接线盒,包括印刷布线板,该印刷布线板的表面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电气部件,该电气部件安装在该印刷布线板的所述表面上,并且布置成比所述印刷布线板更靠下;上盖,该上盖遮盖所述印刷布线板并且布置成比所述印刷布线板更靠上;孔,该孔在所述上盖的平行于所述印刷布线板布置的外壁的表面上开口 ;以及导热壁,该导热壁与所述孔的内缘延续并且贯穿所述印刷布线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导热壁设置在所述孔的内缘的整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电接线盒,还包括沿着与所述印刷布线板垂直的方向与所述上盖的下侧叠置并且装接于该上盖的下盖,所述下盖具有通孔,该通孔在与所述印刷布线板平行布置的外壁的表面上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所述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电接线盒,还包括热绝缘层,该热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上面安装有所述电气部件的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电接线盒,所述孔设置在比所述印刷布线板更靠上布置的所述上盖的外壁上,并且设置有从该孔的内缘垂直延伸并且贯通所述印刷布线板的导热壁。因此,由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的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被所述导热壁引导至所述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电接线盒,由于导热壁设置在所述孔的内缘的整周上,所以由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的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被所述导热壁确定地引导至所述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电接线盒,由于设置有贯通所属于下盖的外壁的通孔,所以进入所述盖的诸如水的液体经由该通孔而排出至该盖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电接线盒,由于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上面安装有所述电气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热绝缘层,所以防止了由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的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被传递至所述印刷布线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由于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的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被所述导热壁确定地引导至所述孔中,所以防止了该热量传递至印刷布线板。因此,即使在上盖和下盖的叠置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并且印刷布线板位于电气部件上方时,也防止了该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集中在印刷布线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由于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的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被所述导热壁确定地引导至所述孔,所以确定地防止了该热量传递至印刷布线板。因此,即使在上盖和下盖的叠置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并且印刷布线板位于电气部件上方时,也确定地防止了该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集中在印刷布线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由于进入所述盖的诸如水的液体经由所述通孔而排出至该盖外部,所以防止了液体附着于所述印刷布线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防止了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的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传递至印刷布线板。因此,即使在上盖和下盖的叠置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并且印刷布线板位于电气部件上方时,也进一步确定地防止了该电气部件所生成的热量集中在印刷布线板上。通过连同附图一起阅读下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接线盒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电接线盒装接于车辆的状态的说明性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I所示的电接线盒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I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附图标号I电接线盒4 上盖5 下盖7顶壁(外壁)10底壁(外壁)13 通孔17 孑L18导热管(导热壁)20热绝缘层24金属基板(引述布线板)25继电器(电气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图I至图4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接线盒。根据本实施例的图I所示的电接线盒I安装在作为运动物体的车辆上。如图I和3所示,该电接线盒I包括盒主体2;以及电力分配单元3 (示于图3)。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将上盖4与下盖5的叠置方向称作为厚度方向Z ;将与所述厚度方向Z交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以及后述多个熔丝28的布置方向称作为宽度方向X ;并且将与所述厚度方向Z和宽度方向X两者交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为长度方向Y。在本实施例的电接线盒I中,厚度方向Z基本平行于竖直方向。如图2所示,将电接线盒I安装于车辆的中央控制台的下部。顺便提及,在图2中,该厚度方向Z略微倾斜,使得该电接线盒I随着向车辆的前方延伸而逐渐向下延伸,并且使上盖4沿着与后述金属基板24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与下盖5的上侧叠置。所述盒主体2形成为扁平的盒状,并且包括构造成相互叠置的上盖4与下盖5。该上盖4与下盖5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通过已知的注射成型模制而成。上盖4包括基本平直的顶壁7,作为外壁;分别从所述顶壁7的外缘垂直延伸的四个周壁8 ;以及内壁9(示于图4)。顶壁7被布置成平行于所述电力分配单元3的后述金属基板24。所述内壁9布置在周壁8的内侧,并且从所述顶壁7垂直地延伸。内壁9有间隙地平行于所述周壁8布置,并且设置在上盖4的顶壁7的外缘的大致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接线盒,包括:印刷布线板,该印刷布线板的表面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电气部件,该电气部件安装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表面上,并且布置成比所述印刷布线板更靠下;上盖,该上盖遮盖所述印刷布线板,并且布置成比所述印刷布线板更靠上;孔,该孔在所述上盖的平行于所述印刷布线板布置的外壁的表面上开口;以及导热壁,该导热壁与所述孔的内缘延续,并且贯穿所述印刷布线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JP 2011-1371341.一种电接线盒,包括 印刷布线板,该印刷布线板的表面沿着水平方向布置; 电气部件,该电气部件安装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表面上,并且布置成比所述印刷布线板更靠下; 上盖,该上盖遮盖所述印刷布线板,并且布置成比所述印刷布线板更靠上; 孔,该孔在所述上盖的平行于所述印刷布线板布置的外壁的表面上开口 ;以及 导热壁,该导热壁与所述孔的内缘延续,并且贯穿所述印刷布线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接线盒, 其中,所述导热壁设置在所述孔的所述内缘的整周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接线盒,还包括 下盖,该下盖沿着与所述印刷布线板垂直的方向与所述上盖的下侧叠置并且装接于该上盖,所述下盖具有通孔,该通孔在与所述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康宏中山拓哉齐藤充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