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基底、第一发光层、中间层、第二发光层及阴极,中间层由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按照1∶2~1∶3的摩尔比混合而成。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色指数较为稳定。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种自发光器件,其具有低电压、高亮度、高视野角度等优点,从而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用于单色显示设备,照明光源和使用滤色器的全色显示设备等方面,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传统的发白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多层结构,即采用红、绿和蓝三个发光层堆积的方法,通过混合三种基色光获得白光。然而,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外加电压发生变化时,光谱发射峰会发生变化,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色指数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色指数稳定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基底、第一发光层、中间层、第二发光层及阴极,中间层由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按照I : 2 I : 3的摩尔比混合而成。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中间层的空穴传输材料选自4,V,4 "-三(咔唑-9-基)三苯胺及苯基吗琳中的一种,中间层的电子传输材料选自1,2,4_三唑衍生物、N-芳基苯并咪唑及4,7- 二苯基-1,10-菲罗啉中的一种。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中间层的厚度为3nm 4nm。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由主体材料、红色客体材料和绿色客体材料掺杂而成,主体材料选自9,9' -(1,3-苯基)二-9!1-咔唑州,& -二-(I-萘基)-N,N' -二苯基-(1,Γ 4f,1" :4",1"'-四联苯)_4,4" ' - 二胺基及苯基吗琳中的一种,红色客体材料选自二(苯并(f,h)_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双(2,4-二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合铱及二(2-甲基-二苯基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中的一种,绿色客体选自三(2-苯基吡啶)合铱及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中的一种。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中红色客体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O. 1% 2%,第一发光层中绿色客体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 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层由主体材料及蓝色客体材料掺杂而成,主体材料选自9,9' -(1,3_苯基)二-9H-咔唑及N-芳基苯并咪唑中的一种,蓝色客体材料为双(4,6- 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或双(4,6- 二氟苯基吡啶)_四(I-吡唑基)硼酸合铱。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层中蓝色客体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 1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空穴传输层的材料选自苯基吗琳、N, N’ - 二苯基-N,N’ -双(3-甲基苯基-联苯基)-4,4’ -二胺中的一种。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子传输层的材料选自8-羟基喹啉铝及4-联苯酚基-二(2-甲基-8-羟基喹啉)合铝(III)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显色指数稳定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个导电基底;步骤二、在导电基底上形成空穴注入层;步骤三、在空穴注入层上形成空穴传输层;步骤四、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第一发光层;步骤五、在第一发光层上形成中间层,中间层由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按照I : 2 I : 3的摩尔比混合而成;及步骤六、在中间层上依次形成第二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第一发光层及第二发光层之间设置由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混合而成的中间层,中间层能起到平衡载流子的作用,从而能消除因外加电压改变造成的单色光谱发射峰变化,保证显色指数的稳定。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I为一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0,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基底10、空穴注入层20、空穴传输层30、第一发光层40、中间层50、第二发光层60、电子传输层70、电子注入层80及阴极90。导电基底10为铟锡氧化物(ITO)玻璃。导电基底10中ITO的厚度为IOOnm 150nmo空穴注入层20形成于导电基底10—侧表面。空穴注入层20的材料选自Mo03、W03及V2O5中的一种。空穴注入层20的厚度为IOnm 15nm。空穴传输层30形成于空穴注入层20远离导电基底10的一侧表面。空穴传输层30的材料选自苯基吗琳(NPB)及N,N’ - 二苯基-N,N’ -双(3-甲基苯基-联苯基)-4,4’ - 二胺(TH))中的一种。空穴传输层30的厚度为40nm 60nm。第一发光层40形成于空穴传输层30远离空穴注入层20的一侧表面。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层40为红绿色发光层。第一发光层40由主体材料、红色客体材料和绿色客体材料掺杂而成。主体材料选自9,9' -(1,3_苯基)二-9H-咔唑(mCP)、N,N' -二 _(1_萘基)-N,N' - 二苯基-(1,广:4',1" :4",1"'-四联苯)_4,4" ' - 二胺基(4P-NPD)及苯基吗琳(NPB)中的一种。红色客体材料选自二(苯并(f,h)_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Ir(DBQ)2(acac))、双(2,4_ 二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合铱((PPQ)2IHacac))及二(2-甲基-二苯基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Ir (MDQ)2(acac))中的一种,第一发光层40中红色客体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O. 1% 2%。绿色客体材料选自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及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卩比唳)铱(Ir (ppy) 2 (acac))中的一种,第一发光层40中绿色客体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 9%。第一发光层40的厚度为IOnm 20nm。中间层50形成于第一发光层40远离空穴传输层30的一侧表面。中间层50由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按照I : 2 I : 3的摩尔比混合而成。空穴传输材料选自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及苯基吗琳(NPB)中的一种。电子传输材料选自1,2,4-三唑衍生物(如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TAZ) )、N-芳基苯并咪唑(TPBi)及4,7-二苯基-I,10-菲罗啉(BPhen)中的一种。中间层50的厚度为3nm 4nm。第二发光层60形成于中间层50远离第一发光层40的一侧表面。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层60为蓝色发光层。第二发光层60由主体材料及蓝色客体材料掺杂而成。主体材料选自9,9' -(1,3_苯基)二-9H-咔唑(mCP)及N-芳基苯并咪唑(TPBi)中的一种。蓝 色客体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或双(4,6-二氟苯基吡啶)_四(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基底、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阴极,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之间的中间层,该中间层由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按照1∶2~1∶3的摩尔比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钟铁涛,陈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