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增强可视性的显示器和电子单元。该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每个都包括发光器件,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透光区域;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控制器件,能够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发光器件的显示器和设置有该显示器的电子单元。
技术介绍
近年来,AR (增强现实)技术已被积极地研究。AR技术的特征是呈现合成的虚拟物体以作为对于真实环境(其一部分)的附加信息(电子信息)。AR技术与虚拟现实成对比。在AR技术中,关于真实环境中的具体物体的说明或相关信息,接近于作为用于说明或获得相关信息的目标的实际物体来包括并呈现。因此,作为实现AR技术所用的技术,获得关于真实环境(诸如用户观察物体的位置)的信息的技术,被认为是重要的基础技术。 与此同时,近年来,具有较大的显示器、被称为智能电话或平板的电子单元已经商业化。通过在这样的电子单元上安装的摄像器件(照相机)的拍摄,在显示器上显示真实环境的图像,并且在显示器的屏幕上叠加和显示虚拟物体。因而通过这些电子单元容易地实现AR。在AR中增强现实(呈现)的技术的示例之一,是其后表面侧可视觉识别的显示器(各像素具有透光区域)(所谓的透明显示器)。在该透明显示器中,能够通过该显示器、而不是如上所述通过摄像器件拍摄的图像来可视地识别实际的真实环境。由此,能够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关于真实环境的电子信息,从而以更高的临场感实现AR。这样的透明显示器的示例之一是使用以下透明材料(光透射材料)作为半导体材料和配线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例如,参见Doo-Hee Cho等人的“Al andSn-doped Zinc Indium Oxide Thin film Transistors for AMOLED Back-Plane”,SID2009proceedings,p. 280-283)。在该有机EL显示器中,例如,氧化物半导体(例如,添加了铝(Al)和锡(Sn)的Zn (锌)-In (铟)-O (氧))用作薄膜晶体管(TFT)中的半导体材料。作为配线材料,使用了 ITO (氧化铟锡)。
技术实现思路
这里,在如上所述将这样的透明显示器用作用于AR的显示器时,需要改善可视性从而进一步地增强临场感。期望提供能够增强可视性的显示器和电子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其每个都包括发光器件,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透光区域;以及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控制器件,能够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包括显示器的电子单元,该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其每个都包括发光器件,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透光区域;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控制器件,能够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器和电子单元中,设置了能够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的透射率控制器件。因此,实现了对光透射率的控制,使其适合于具有透光区域的像素中的发光器件中的发光状态(在发光的时候或在非发光的时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器和电子单元,设置了能够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的透射率控制器件。因此,实现了对光透射率的控制,使其适合于具有透光区域的像素中的发光器件的发光状态。因此,增强了具有各自具有透光区域的像素的显示器的可视性。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说明和以下的详细说明是示范性的,其目的是对所要求的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附图被结合进来且构造该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的示例的框图。·图2是示出了图I中示出的各像素中的子像素构造示例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各子像素的内部构造示例的电路图。图4A和图4B是分别示出了图3中示出的子像素的平面构造示例的示图,图4C是示出了比较例I的示图。图5是示出了图I中示出的显示板的截面构造示例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比较例2的显示板的截面构造示例的示意图。图7A和图7B分别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比较例2的像素中发光时的可视识别状态以及非发光时的可视识别状态的平面图。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图5中示出的透射率控制器件的光透射状态和光吸收状态的示意图。图9A到图9D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中发光时和非发光时可视识别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图9A示出了发光时的光透射状态,图9B示出了非发光时的光透射状态,图9C示出了非发光时的光吸收状态,并且图9D示出了发光时的光吸收状态。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板的截面构造示例的示意图。图IlA和图IlB分别是用于说明图10中示出的透射率控制器件的光透射状态和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图12A到图12D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中发光时和非发光时的可视识别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图12A示出了发光时的光透射状态,图12B示出了非发光时的光透射状态,图12C示出了非发光时的光反射状态,并且图12D示出了发光时的光反射状态。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板的截面构造示例的示意图。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中示出的透射率控制器件的光吸收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5是用于说明图13中示出的透射率控制器件的光透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6A和图16B分别是示出了分别根据变形例I和变形例2的各子像素的内部构造示例连同透射率控制器件的电路图。图17A和图17B分别是示出了分别根据变形例I和变形例2的显示板中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图18A和图18B分别是示出了分别根据变形例3和变形例4的各像素中的子像素构造示例的示意图。图19A到图19D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变形例3的像素中发光时和非发光时的可视识别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图19A示出了发光时的光透射状态,图19B示出了非发光时的光透射状态,图19C示出了非发光时的光吸收或光反射状态,并且图12D示出了发光时的光吸收或光反射状态。图20是示出了包括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显示器的模块的示意性构造的平面图。图21是示出了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显示器的应用例I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2A和图22B分别是示出了从前面观察时的应用例2的外观以及从后面观察时的其外观的透视图。图23是示出了应用例3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4是示出了应用例4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5A到图25G分别是应用例5的示图,即,打开状态的正视图、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关闭状态的前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顶视图以及底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如下。应注意,将以下列顺序给出描述。I.第一实施方式(使用执行光透射和光吸收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示例)2.第二实施方式(使用执行光透射和光反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示例)3.第三实施方式(使用电润湿器件的示例)4.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共用的变形例变形例I (为每个水平线设置透射率控制器件的示例)变形例2 (为每个子像素(像素)设置透射率控制器件的示例)变形例3和4 (透射率控制器件与各子像素并排设置的示例)5.模块和应用例6.其他变形例[第一实施方式][显示器I的构造]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器(显示器I)的示意性构造的框图。该显示器I包括显示板10 (显示部)和驱动电路20 (驱动部)。在显示器I中,如后面将要描述的,像素的至少一部分是透光区域(透明区域),从而允许后表面侧的可视识别(显示器用作所谓的透明显示器)。(显示板10)显示板10包括多个像素11以矩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每个都包括发光器件,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透光区域;以及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控制器件,能够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JP 2011-1369291.一种显不器,包括 多个像素,每个都包括发光器件,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透光区域;以及 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控制器件,能够控制入射光的透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透射率控制器件能够进行入射光的透射操作与入射光的吸收操作或反射操作之间的切换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透射率控制器件能够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时和非发光时的各个时候进行所述透射操作与所述吸收操作或所述反射操作之间的切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控制器件被设置为面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透射率控制器件与所述发光器件并排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对每多个像素设置所述透射率控制器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透射率控制器件被设置为被所有像素所共用。8.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井俊明,大岛宜浩,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